導讀:每一屆3?15晚會都在為維護消費者權益、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完善法律法規而努力。晚會一貫致力于推動法治建設、依法維權的價值追求,倡導在法治的陽光下,消費者更有尊嚴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經營者更誠實守信地參與競爭,監管者有法可依、執法必嚴,忠實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范文一
在今年的3.15晚會中,揭露了很多的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俗話說:國無信則不強。誠信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崇尚"誠信"的文明源源流長。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說過:“人而無信不只其可”,延伸之意就是:“信,則知其可”,孟子也說過:“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我們底為什么而活著?現在的社會到底怎么了?人,是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了,與其它的生物相比所不同的除了人類有自己獨特的,復雜的語言外,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感情了。其它動物也有感情,但那總比不上人與人之間的了!人可以有仇恨,但人可以寬容,可以理解,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可是讓我不能理解的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卻在淡薄,人的心理也有不斷扭曲的嫌疑,詐騙、坑人、造假......有個人行為,有公司行為,有單位行為,出門在外,還能相信誰?
古有“人無信不立”可見誠信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誠信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石,是國家的發展潛力是民族的道德標準。不管對于個人而言,還是企業,誠信在現代市場中意味著信譽,是企業的生命。早在十年前,3。15晚會就說到過誠信。然而,誠信在市場中并沒得到商家的重視。一些不法商家為了在經濟上的牟取暴利,不惜丟棄誠信,不惜代價。“共鑄誠信,有你有我”,這不僅是口號,我們更應該付諸實踐當中去,深切理解消費者的利益。
范文二
3、15是群眾消費日,而當天晚上的3、15晚會更是當天的一個亮點。這次曝光的商家互聯網領域居首。“第一槍”打向了外賣平臺“餓了么”。節目中指出,“餓了么”網站顯示的多家平臺實體店鋪與訂餐平臺上的照片不相符。據調查,訂餐平臺上的菜品、店面光鮮亮麗,但實體店面卻混亂狹小,餐廳的廚師甚至直接用牙咬開加工食材。
節目當中也提及成都一家叫“咕咕叫快餐”的店鋪,“每個月的網上訂餐量高達2532單。”央視報道稱,“網上登記地址為錦江區耿家巷,但實體店卻是在一河之隔的武侯區勝利新村。店家上傳的照片,門面和大堂寬敞亮麗,而商家實體店面狹小局促,店內沒有大堂,只有一間20平方米左右的制作間。”當然還包括:惡意吸費軟件的推廣渠道:道有道科技公司、重慶話語有限公司、家電方面的三利嵌入式電烤箱、燦坤愛心鐵板燒、伊萊特面包機、廚爾蛋糕機、奧特龍嵌入式電烤箱
這一系列報道讓我心驚不已,我始終不明白商家為什么要欺騙消費者,這樣他們不就成了黑店了么?為什么不好好做生意呢?不管怎樣,我們要鏟除這樣的黑店,讓消費者受益。
我們中華泱泱大國,可以舉辦奧運會,卻整治不了垃圾短信;我們可以登月探險,卻取消不了那幾個明目張膽的刷單淘寶賣家;我是一介小民,我沒有能力去辨別琳瑯滿目的商品是真是假,不清楚華麗的包裝下面到底藏了多少貓膩,不知道每一天我們的權益受到了哪些侵害。我們需要政府職能部門的呵護,你們由納稅人養活,我們需要你們為人民服務,為你們的父老鄉親兄弟姐妹,負起責任。“天天315”,不能僅僅只是一句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