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
為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切實做好全縣司法行政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6月27日下午,樂至縣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彭俊通知組織全系統干部職工集中觀看了警示教育片《碰不得的紅色警戒線》、《陽光下的黑幕》。
《碰不得的紅色警戒線》選取的是近年發生在資陽市范圍內違紀違法系列典型案例;《陽光下的黑幕》講述了省政府采購中心原主任向某、原副主任嚴某某等人嚴重違紀違法,收受賄賂,破壞政府采購“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的案例。兩部教育片分別從不同領域、不同崗位講述了部分宗旨意識不強、作風不實、為官不廉的黨員干部在錢權的利誘下不斷觸碰法律的紅色警戒線,最終身陷囹圄、身敗名裂的故事,真實再現了他們人生蛻變的軌跡,深入剖析了他們腐敗墮落的原因,給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會后,彭俊通知深刻指出,司法行政機關在社區矯正人員、法律援助、財務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腐敗的潛在風險,全體干部職工一定要引以為戒,舉一反三,切實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加強黨性修養。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為標尺,把為民作為一種責任、
把務實作為一種操守、把清廉作為一條底線,始終對黨和人民一路忠誠、一生忠誠。二是認真對照檢查。黨員領導干部要認真對照中央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部署會議上列舉的“
”問題,自查自糾,寫好對照檢查材料,深刻挖掘自身問題。三是做好交心談心。要落實層層交心談心,突出抓好班子成員與分管部門股室負責同志之間、部門股室負責同志與部門股室同志之間、支部書記與支部黨員之間3個層面的談心談話,及時發現問題、指出問題、糾正問題。四是加強監督檢查。進一步強化干部自我監督、同事相互監督、群眾廣泛監督,在監督與被監督的清正環境下,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效能和服務水平,贏得組織信任,確保群眾滿意,實現自我價值。
范文二
電影有侮辱人智商的感覺。這種感覺是:被人掰開嘴,硬灌一種據說能讓人變得深沉并能獨立思考的藥。
列幾點覺得讓我堵的地方:
1旁白過多。我被一開始的旁白吸引,覺得他在給這部電影定下基調,他要開始鋪開一個故事,讓我跟著開始的旁白思考下去。但是,這個旁白在幾乎每次我需要思考的時候,跳出來,開始平穩舒緩的講解戰爭和生命的意義。導演,你能不能用畫面,人物動作,表情,甚至對話來引導人理解你的意圖呢?你會思考戰爭,你會思考生命,是的,我覺得您在這方面是個厲害的人。但是您能不能回憶一下當時您是怎么感悟這些東西的?難道也是幾個人在你耳邊講個不停?你是不是把這個電影當作您的課堂了?
2穿插的莫名其妙。那個女人的穿插場景有點過多了,第一次,第二次我看到時,覺得很好,這個場景剛好表現那個中士思念妻子并厭惡戰爭的心情。這樣拍也可讓電影節奏緩和一點。但是后來這個女人反復出現,一出現就幾十秒,海邊,床上,秋千上。那么在后來,可不可以縮短女人出現的片段。女人一出來,觀眾就知道中士思念平靜生活的心情。導演緩和氣氛過多,就有生硬的把這些部分加入電影的感覺。
3戰爭場面邏輯不足。最后大家順河流而下的任務,未交代。給人的感覺這一連的人真辛苦,總是在最前線。最后叫維特的士兵的死,不合邏輯,被包圍就一定要犧牲?或許之前他的主動請戰已經鋪墊了他的尋死。可是問題是,那兩個最先被選中的士兵,滿臉恐懼,如何執行偵察任務?自己丟命倒是很有可能。我覺得導演拍的意圖更像是表現維特想要救那兩個人,所以他才決定請戰,帶著那兩個人一起偵察。這樣的人怎么一被包圍就尋死了?
4人物性格不足。給人感覺他們的差異不大,大家都在思考戰爭和人性。我覺得或者是導演故意模糊了人物的角色,以表現戰爭中個體的微不足道。但是,這樣影響觀眾對劇情的理解。導演沒有表現出不同人的不同個性,大家舉手投足間,都有一種路人甲乙丙丁的感覺。演員們體型相近,穿上軍裝,戴上頭盔(遮住發型和發色),臉上再蒙上炮彈爆炸濺起的灰塵,,最后看起來就造成兩三個人似乎長著同一幅面孔的情況。每個人加點性格(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性格,導演忽略這個,很遺憾。),同時讓他們在各自的出發點去認識戰爭、生命、死亡,這樣不是更有說服力?
5最后,那位叫崔恩的士兵說:“這場戰爭讓我長大了。”的這一小段,可刪。這場戰爭讓每一個參與的人都成長了,這個事實是顯然的,不需要再拍個片段單獨表現。或許導演是為了呼應開頭,崔恩很緊張的那段。但是這個片段放在最后卻弱化了影片開始十分鐘,拍土著村子時,帶給人貼近天堂貼近人類夢想的感覺。換句話說,就是整部影片力圖表現它取材自戰爭,卻思考的是生命這樣的哲學性的主題,但是卻被最后崔恩一段話,帶回到這場戰役本身。命題已經被展開,但是最后又被硬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