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央視精心巨制《紫荊花開》觀后感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中央電視臺推出反映香港回歸二十年歷程的五集大型紀錄片《紫荊花開》。本片以“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實踐為主題,闡述“一國兩制”這個偉大構想的由來,展示“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巨大成就,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
攝制組奔赴英國、北京、香港、杭州、廣州等地進行拍攝,采訪了50位香港回歸歷程的親歷者,他們當中有英國、內地、香港政界要員、香港社會精英代表、知名人士等,也有餐飲業者、漁民等基層民眾。
而片中最難得的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梁振英、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首次同時出現在一部紀錄片當中。
為展現香港回歸二十年最新影像,攝制組在香港組織了大型直升機航拍,從空中到海上對香港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攝,以新穎獨特的視角展現了一個欣欣向榮的香港。
《紫荊花開》第一集《開啟歸途》
20世紀80年代初,香港回歸問題提上日程,中英兩國間將有一場令世人矚目的外交較量,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與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的交鋒如何展開?資深外交官的相遇,將上演一場怎樣的世紀談判?用什么方式收回香港?收回后實行什么樣的政策才能使香港繼續保持繁榮?這是擺在中國領導人面前的重大課題。
《紫荊花開》第二集《神圣時刻》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發布,在外飄零百年的香港終于踏上了回家的路,香港進入回歸前13年的過渡期。1992年,末代港督彭定康就任后,隨即拋出一個與中方對抗的香港政制改革方案,進而演變成中英之間公開而嚴重的較量。
如何才能實現平穩過渡成為擺在中方面前的首要難題。為此,中國政府做出了一系列努力,有力回擊了英方的不合作態度,最終迎來了萬眾矚目的神圣時刻,1997年7月1日凌晨,五星紅旗與紫荊花旗第一次同時升起。
《紫荊花開》第三集《凝聚共識》(今晚20:00播出)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香港《基本法》開始實施,“一國兩制”在香港付諸實踐。 20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得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的普遍認同。
但同時一些人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存在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一些在經濟社會和政制發展問題上的不正確觀點影響著香港社會發展,對此必須正本清源,全面準確理解、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政策,才能推動“一國兩制”實踐沿著正確的軌道向前發展。
《紫荊花開》第四集《同舟共濟》
香港回歸祖國兩年前,美國《財富》雜志曾發表封面文章,預言“香港已死”。香港回歸第二天,亞洲各國貨幣紛紛貶值,震驚世界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回歸祖國二十年,香港經濟究竟歷經了怎樣的風雨歷程?
香港回歸十周年時,美國《財富》雜志為何又公開發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誠認錯?回歸后,生產總值平均每年3.4%高速增長的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香港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帶給香港的獨特優勢,把握機遇,發揚獅子山下的精神,前景更寬廣。
《紫荊花開》第五集《同心圓夢》
不斷豐富和發展“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賦予廣大香港同胞的光榮使命。“人心齊,泰山移。”在內地與香港相互了解的二十年中,和衷共濟的血肉親情和拳拳報國的赤子之情更加顯現。
然而,另一方面,香港青年也存在對祖國了解的盲區,對祖國的認知在香港青年的身上究竟有多重要和迫切?兩地之間又上演了多少交流互助的精彩篇章?隨著認知的加深,在香港人的心目中祖國究竟是怎樣的形象?現在的香港人對祖國的情感又是怎樣的呢?展望內地與香港的未來,充滿機遇和希望,香港和內地共圓中國夢。
五集大型紀錄片《紫荊花開》于2017年6月26日至30日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6月27日至7月1日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晚間播出,敬請收看!
篇二:央視精心巨制《紫荊花開》觀后感
《紫荊花開》由《國家記憶》團隊傾力打造。(敲黑板劃重點)
從揭秘世紀談判奏響香港回歸的序曲開始,通過回望香港回歸的歷史過程,闡述了“一國兩制”這個偉大構想的由來。
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通過一系列努力,有力回擊了英方的不合作態度,最終迎來了萬眾矚目的神圣時刻:五星紅旗與紫荊花旗第一次同時升起。
而在香港回歸祖國兩年前,美國《財富》雜志曾發表封面文章,預言“香港已死”。回歸十周年時,它又為何公開發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誠認錯?
回歸后的香港,生產總值平均每年3.4%高速增長的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香港青年對祖國了解多少?在香港人的心目中祖國究竟是怎樣的形象?
所有疑問,《紫荊花開》都將為您一一解答。通過歷史當事人親身講述、專家訪談和史料的再解讀,帶您全方位了解一個立體、生動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