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種力量叫感動,有一種精神叫奉獻,有一種英雄叫榜樣,10月21日晚8時,陜北礦業神南產業發展公司救護中心組織黨員觀看了《榜樣4》,這檔由*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專題節目延續了前三期的風格,圍繞人物故事,呈現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著堅守,彰顯共產黨人信仰堅定、心系群眾、勇于擔當、創新奉獻的精神風貌,用平凡故事為我們講述一個個深刻道理,“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初心臺上的面孔在變,宣誓者的故事在變,不變的始終是使命和擔當。他們可以說是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的生動教材,是指引全體黨員前進和奮斗的“方向盤”。榜樣中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但在不同的故事下卻深藏著相同的底色。
“韌如蒲葦”的初心是永不褪色的政治底色
《榜樣4》中提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初心”。初心是一個人出發時的初志、初衷,黃文秀同志是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生,可以說她的前程似錦,可是畢業后卻毅然放棄大城市優越的環境回到家鄉工作,并主動申請到偏遠地區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立志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從城到鄉的“逆行”,正如所說:“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她明知大雨可能造就山洪,為了群眾的安危她還是毅然選擇回去,最后被山洪奪取了寶貴生命,黃文秀同志的這種忠于黨、真心為民的政治品格非常值得我學習。而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基層黨員,我們要牢牢把握理想信念的總開關,做到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以自己的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
“舍我其誰”的擔當是濃郁淳厚的精神底色
《榜樣4》時任河南濮陽西辛莊黨支部書記李連成帶領全村勤勞致富的故事,他在村況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可以說是臨危受命,擔當起基層黨組織書記一職。李連成在出任村書記時曾說:“當干部,就要帶頭,帶吃苦的頭,帶吃虧的頭”。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短短幾年,曾經不景氣的西辛莊在李連成帶領下由貧窮走向富裕,該村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村、河南省生態示范村、中州新村。這件事告訴新時代的我們,要學會甘于吃虧做新時代的“孺子牛”,尤其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承擔更多、更重、更艱苦一些的工作任務。從表面上看,是花了更多的時間,吃了苦頭、受了委屈,貌似是吃了虧,但實踐證明,能在艱苦的地方吃點苦,吃點虧,是難得的歷練,增長了才干,磨礪了意志,收獲了閱歷,因此,黨員干部一定要學會 “吃虧”精神。
“深藏功名”的低調是淡泊名利的人生底色
在浮躁的社會環境中,要保持長期低調做人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總是有一些人忍受不了默默無聞,定時“刷存在感”,證明自己的存在。榜樣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從不“刷存在感”、卻更深入人心的靈魂。塵封勛章,深藏功名的張富清老人的一生是豐富多彩的,是充滿奉獻力量的、是凝聚黨員使命意義的:榮獲西北野戰軍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團一等功一次,兩次榮獲“戰斗英雄”稱號……這樣赫赫戰功的英雄卻默默無聞64年,沒有對任何人吐露過自己的功勛。一段時間的堅守,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將奉獻精神貫穿一生時間著實不易,這也是一名優秀共產黨人一生的不懈追求。名利面前、大是大非面前,張富清老英雄用他的言行,為我們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淡薄名利、無私奉獻的初心本色,俗話說:“一瓶子水不響,半瓶子水亂晃”,在我們身邊就有一些人剛剛取得了一點成績,就漫天宣揚,生怕別人不知道,生怕組織埋沒了他的功勞,甚至把取得的一點成績當成向組織伸手的資本,要權、要名、要利。唯有真正經歷過生死考驗的英雄,才能把生死置之度外,不為名利所誘惑,不為功名所束縛,才能將榮譽看得如此云淡風輕。這也不正是我們礦山救護隊員嗎,一群“橘紅色的逆行者”,在礦難發生時別人往外跑而我們往里沖,你如果問我們不害怕嗎?我們的回答肯定是怕,可是為什么還要沖向前呢,因為里面的曠工需要我們救援,國家的財產需要我們的保護,這是我們的職責,也是我們的使命。
這群身邊榜樣,不忘入黨初心,牢記對黨的誓言,履行黨員義務,彰顯黨員擔當,堅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黨員故事。作為一名年輕黨員,我將帶著榜樣的精神之光,汲取榜樣的精神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行動去書寫自己的故事,不求感動他人,只愿無悔初心、無愧時代。
2
10月22日,我收看了《榜樣4》專題教育片,感到深深地震撼,長久地受益。《榜樣》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主題,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的事跡,來詮釋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干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風采,以“向榜樣看齊、做合格黨員”為主線,弘揚他們的精神力量感召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榜樣》中每一個鏡頭、每一個場景、每一個故事,都彰顯著黨員的力量,展示著黨員的魅力,傳遞著黨員的正能量,讓人深深地感動、折服,并受到精神的洗禮。如雷鋒、焦裕祿、孔繁森、沈浩等,一批批楷模,一批批豐碑,無不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干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風采,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榜樣》中囊括今年七一表彰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事跡,都在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書寫了大大的中國共產黨員,不愧于黨,不愧于人民,不愧于祖國。以《榜樣》為示范,讓《榜樣》轉化為精神,引領精神,必將激發廣大共產黨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榜樣是精神,更是力量,是一股催人奮進的力量。羅官章、支月英等人的平凡事跡,讓我感動。他們質樸的敘述,讓我深受鼓舞和激勵。他們都是真實的人物,他們就在我們身邊,他們不是高山不可仰止的神話,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卻值得讓我們為之醒悟和反思。和他們相比我們做的遠遠不夠,我們要努力、要奮進!
看《榜樣》、學榜樣,就要向榜樣看齊,以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做身邊人的好榜樣。作為一名人民檢察官,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向榜樣學習,在自己的崗位上履職盡責、扎實工作,不忘初心、繼續前行。要講政治,敢擔當,用工作業績彰顯一名共產黨員的風采和本色。為人民檢察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
3
10月21日晚,我觀看了《榜樣4》專題節目。該節目聚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通過典型事跡再現、嘉賓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集中彰顯優秀共產黨員堅定信仰、擔當作為、服務群眾、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深刻詮釋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著堅守,既讓我們受榜樣的激勵而努力向他們看齊,同時又要我們借鑒他們的做法,傳承和發揚優秀共產黨員的精神品質和高尚情操。
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老英雄張富清;樂于吃虧敢于吃虧的濮陽縣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不獲全勝絕不收工,在抗洪中犧牲的黃文秀;20年攜帶郵件劃出20萬公里“的大湖鴻雁唐真亞;“寧肯一人臟,換得萬家凈”的北京市東城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十所糞便清運工李萌;舉家“落戶”山村的“羊書記”,一身迷彩自掏腰包修路致富的隋耀達;堅持自主創新、協同創新、開放創新,實現人類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表面巡視探測,率先在月背刻上中國足跡的嫦娥四號工程黨組織。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崇高追求與信仰,他們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韶華,甚至生命,去帶給更多的人民群眾幸福,這是每一位共產黨員的初心,這些榜樣不僅有這樣的初心,并且一直堅持住初心,見賢思齊,努力創造新時代光輝業績。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日常工作中,我所需要做的就是立足于本職崗位,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礎上,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堅持“質量意識在心中,產品質量在手中”的工作理念,不忘不讓一塊不合格品從我手中流出的初心,認真檢驗每一塊過線鋼板,讓自己的工作經得住領導的檢驗驗,經得住客戶的檢驗,經得住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