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1
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70周年華誕。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日子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懷著激動的心情走進萬達影城,觀看期待已久的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
影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的7個歷史性時刻,以及這些光輝時刻背后那些默默付出的平凡人物。
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電影的第一個故事??《前夜》1949。故事的主人公林治遠正在為開國大典的電動升旗裝置做準備。這是新中國首次使用電動裝置升旗,這也是新中國的第一面紅旗,必須確保萬無一失。然而,當時的科技十分落后,一切全靠人用頭腦和雙手做出來。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后,林治遠們并沒有放棄,而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這項工作中。而且當時物資短缺,一根電線都是很寶貴的。為了煉出不易損壞的阻斷球,大爺送來了煙斗,小丑送來了大刀,年輕人送來了半導體,孩子送來了長命鎖……終于,老天爺沒有讓努力奮斗的人失望,在臨近驗收時,他們成功了!
看完電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回首新中國70年,不知有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在此祝愿我們的偉大祖國更加繁榮昌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2
看《我和我的祖國》,看七位導演的命題作文。
最喜歡的是《前夜》,《北京你好》,其次《奪冠》。葛優的奧運門票篇是劇情最完整,最有起承轉合的。《奪冠》則最有趣味性,拍出了一個男孩面臨一邊是“家國大義”一邊是“兒女情長”的糾結。而全片所有演員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任素汐。
聽同事說陳凱歌的那章最弱,看的時候,一開始覺得還行啊,挺入戲的啊。而當偷錢發生后,我不禁嘀咕這哪個編劇啊《悲慘世界》里主教那么經典的橋段也敢借鑒。再到了后面,從神舟出現后開始迅速出戲。雖然知道是要表達扶貧扶的不僅是物質更是精神,雖然人有時候的改變確實就是一瞬間,還是覺得牽強了。感覺導演陷入了自我感動中,連帶著讓兩主角看個返回艙就能強行洗滌靈魂似的……不過這一篇拍的很好,鮮衣怒馬的少年在大漠奔騰時的景象看起來很美。
值得一提的是,《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誕生于1985年,卻在今年流行起來。紅歌大火的背后,折射著當今老百姓發自內心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3
20xx年是中國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北京奧運會更是全體國人共同的記憶符號,這場中國“做東”的全球盛宴,宣告了一個崛起大國的日益強盛,向世界展示中國力量,讓十三億中華兒女為之驕傲自豪。
寧浩以《北京你好》將普通人對20xx年的感情巧妙交織,正如他提到拍攝故事的`初衷時所說:“20xx年是我印象深刻的一年,那一年,北京奧運會讓全世界看到了祖國的富強;我們也遇到了災難,但是大家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讓我感受到了這個民族的力量。”預告中當鳥巢會場上空升起萬千煙火、人群手拿國旗共同振臂歡呼等場景一一展現,也令觀眾集體陷入“回憶殺”,引發無數人的共鳴與感慨,網友紛紛講述屬于自己的20xx年記憶。
作為20xx年國家電影局推出的頭部電影項目之一,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聚焦“小人物”倒影“大時代”,以7個故事重現歷史瞬間喚醒全民記憶。影片由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華語頂級導演齊力打造,更有一眾老中青實力演員悉數助陣,集結成“中國電影夢之隊”,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4
今天立春,我和外公在家觀看了一部電影,名叫《我和我的祖國》。
這部電影講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以來發生的事情,由《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七個小故事組成。外公說:這七個故事都是發生在新中國成長中的難忘瞬間。他還激動地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我聽了似懂非懂。雖然我還不太明白,但是從中我看到了平凡人在做不平凡的事;從中我知道了祖國的強大經歷了無數人的艱苦奮斗;從中我懂得了美好生活來之不易。今天當我們面對新型冠狀病毒這兇惡“怪獸“的時候,也正是無數平凡人萬眾一心,不怕危險,日夜奮戰在防控“怪獸”的第一線。
從電影《我和我的中國》中,我看到了無數平凡人的不懈努力使祖國由弱變強。今天,我又看到了無數平凡人為了人民的安全,甘愿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我暗暗下決心:我要刻苦學習,學好本領,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我愛你,中國!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5
個人認為七段當中最好的一段是陳凱歌導演的那一段,整個電影最漂亮的畫面也是出自那一段中幾個人在夕陽大漠下騎馬奔騰,馬蹄踏起的塵土又反射了陽光
。在看了前幾段讓人熱血沸騰的片段之后陳凱歌導演做了克制,整個片段當中沒有招展的大紅旗,沒有成群喊口號的民眾也沒有令人振奮的配樂,而是描述兩個牧區的年輕人,在我們的技術可以造出載人飛船的時代,牧區的年輕人仍然吃不飽穿不暖,基層領導李叔得了重病沒錢治病只能等死,牧區人的生活和載人飛船對比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表面上看白晝流星是飛船返回艙而實際到最后旁白告訴我們這個白晝流星其實是那個幫助了他們的李叔...
整個電影中最不流于表面的一段,也是畫面最美的一段... 我們要航天事業的同時也要打好脫貧攻堅戰,這是我們的客觀國情,有些人覺得不好是因為這一片段沒有讓你熱血沸騰,而是給你澆了一潑冷水讓你看到了你不想看到的貧窮...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6
說實話,這種名字,還是七合一拼盤,看之前是有點偏見的。覺得會像新聞聯播那樣通篇列實事講實績,于我來說就有些枯燥乏味。懷著這種心態去看的電影,實在是大大超乎預期。
影片共七個片段,其中有不少筆墨講的都是些小人物,上海弄堂里的小男孩,北京開出租的司機師傅,還有貧困地區的失足少年……這些片段里,同年的“國家大事”好像給“人物事跡”做了背景,其實不然,在我看來這就像引子,一定要用“個人”把“引子”串起來。只講干巴巴的數據會失真,愛國情緒也不需要靠這些渲染,是一個普通人為祖國感到驕傲,是一個個中國人平鋪出祖國的繁榮富強。
最后借用“我和我的祖國”歌詞來說: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當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渦,我分擔著海的憂愁分享海的歡樂。
家國從來密不可分,大海因浪花而波瀾壯闊。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7
是的,我喜歡這部電影。
但是讓我評價的話,我不喜歡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最喜歡寧浩的北京你好,最喜歡的配角雷大腦袋,最喜歡的男女主角張譯,任素汐。
演技說的話,張譯的表演我覺得炸裂,無聲的表演,從開始的眼神,到手,到張開的嘴吧,到嘴角,到最后的眼神。讓我體驗到了他的心里,張譯的表演太出彩了,任素汐,黃渤,葛大爺的表演也十分精彩,徐崢故事里的小男孩,演技也十分精彩,吊打現在的小鮮肉幾十個長安街。
劇情方面,寧浩和徐崢的的故事最為舒服,以小見大,接地氣,家長里短,懂生活。張一白的故事有些怪怪的,但是背景是那顆蘑菇蛋,在我心里無限加分,管虎與薛曉路的中規中矩,沒啥硬傷,但也沒有太多亮點,陳凱歌,就是陳凱歌,畫面美到無敵。但是,就好像,你感覺馬上就要爽了,對面卻說老板!到鐘了,但你還不能續鐘的感覺。
總體說來,我喜歡這部電影,脫離以往主旋律的說教性質,讓人看的舒服。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8
曾經在《以夢為馬》中讀到這句詩:“萬人都要將火熄滅/我一人獨將此火高高舉起”。當時我很為詩中描繪的悲愴的獨行者所感動。
有趣的是,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出現了一個完全相反的場景:有拿著銅勺的廚師,有抱著孩子的婦人…成千上萬的平凡的人啊,提著燈向前走,擋住了瑟瑟秋風,照亮了茫茫黑夜。看到這一幕,我突然想到,從那以后的每一個夜晚,在這片大地上,都不會再有人踽踽獨行了。于是禁不住鼻子一酸。
而后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影以普通人的視角,向觀眾展示了中國成立以后的許多事件,畫面鮮活而生動:有人在無盡黑夜中奔跑,有人騎馬于大漠里長嘯;有人將一生都慷慨付與邊境,有人永遠定格在年紀輕輕…于是影院里既可以聽到因為一句“咱家天線太爛了”傳來的陣陣笑聲,也可以聽到因為香港回歸“一秒都不能等了”而發出的輕輕抽泣。
普通人,赤子心,最可貴。
郭靖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曾經我也渴望飛檐走壁、行俠仗義,而如今我只希望我可以像電影中的那些人一樣,雖只是平凡生命,卻能為這片土地獻出自己竭盡全力的光芒。
如此一來,縱書生之軀,亦可有幾分俠氣。
最后說一句,我們中國真真是“牛掰格拉斯”!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9
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制片人,導演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共同傾力打造的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曝光故事《北京你好》預告,并發布故事海報及主演葛優、王東、龔蓓?的角色海報。
《北京你好》由導演寧浩執導,講述葛優飾演的出租車司機意外獲得20xx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從而發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寧浩與葛優首度合作打造獻禮喜劇,回顧20xx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激動人心的時刻,點燃國人關于20xx年的記憶。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集結7位導演,以7個故事回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普通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故事,將于20xx年10月1日國慶檔全國公映。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10
女排奪冠和北京你好是最完整、效果最好的兩個故事。白晝流星跟其他幾部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陳凱歌應該把這故事單拿出來拍部電影跟前段時間“西部變綠”那篇新聞遙相呼應。以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展現國運昌隆的祥瑞之兆。其他故事都在很努力的用微觀的視角而不是宏大的敘事展現歷史變遷,但是還是沒能像女排和奧運那兩個故事一樣完全“沉”下來。最后呈現的結果既非傳統的史書式的獻禮片,亦非有著完整起承轉合的故事,甚至不能稱其為故事。香港回歸看預告片看哭了,抱著很大的期待,最后沒想到居然是這么一個破碎的場面。這幾個故事呈現效果參差不齊的原因就在于,究竟是把歷史事件放在中心地位,還是把歷史事件中人的命運放在中心地位。兩種不同的出發點自然導致不同的結果。前者只把人物當工具,兩個人湊一塊念對白就成了,不過是把大事件放到小人物的嘴里說出來而已,還是沒擺脫傳統獻禮片的思路,但又要糊一層窗戶紙,硬要換個形式表達,最后支離破碎。后者是真的把重心沉到了小人物的命運當中,展現了國家富強之于個人命運,個人奮斗之于國家興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