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汕頭大學醫學院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醫學院的分數在511至571分,位次為119072至2323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11至571區間才能上汕頭大學醫學院。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汕頭大學醫學院
1、2022年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醫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2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444名;
2、2021年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醫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2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285名;
3、2022年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醫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8016名;
4、2022年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醫學院: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最低分需要5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942名;
5、2022年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醫學院: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最低分需要59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236名;
6、2021年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醫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9072名;
7、2021年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醫學院: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最低分需要5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3472名;
8、2020年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醫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753名;
二、汕頭大學醫學院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汕頭大學醫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25 | 24444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30 | 98016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57 | 61987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82 | 35942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98 | 23236 | 省政府 |
2、2021年汕頭大學醫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25 | 32285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11 | 119072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65 | 53472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86 | 34089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94 | 27634 | 省政府 |
3、2020年汕頭大學醫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本科 | 571 | 37753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一定需要填滿嗎
高考志愿表沒有強制規定要填滿,但為了增加錄取機會,建議考生用好志愿表,充分表達自己的報考意愿,盡量填滿每個批次的院校志愿以及每個院校志愿中可填報的相關專業志愿。
專業志愿不填滿將會增加考生不被錄取或被調劑的風險。因為目前各大院校的專業招生跟計劃人數、報考人數以及招生省份息息相關,少填一門專業都會大大提升個人錄取的不確定性。
因此,雖然報志愿的時候專業可以不用填滿,但建議考生仍要一一報滿,盡可能地降低不必要的報考風險。
會被調到沒填的專業,如果能填滿,盡量還是填滿,最起碼告訴學校你的專業傾向性。讓學校真的要調劑也會慎重考慮。
如果出現了意外情況,就容易出現滑檔或退檔。所以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前面幾個志愿上,還是要多給自己多一些選擇。
如果不想耗費大量的時間去選擇院校,也可以找類似的或者可以接受的院校找出來,填滿剩下的空白。如果用不到最多就是浪費點時間寫字,如果用到了也算是給自己的機會。一旦退檔可能面臨復讀或無法讀大學的結果,還是比較嚴重的。
專業代碼是什么意思
專業代碼就是用來指示大學專業的數字編號,全國統一。在網上填報中,為了簡便明了,以及避免一些學校的名稱太過難找等問題,各個學校會把自己的學校名稱、專業等編上相應的代碼,這樣可以在網報時更加方便。當你在網上填報志愿時,進入填報系統后在相應的位置分別填上學校代碼、專業代碼等,點擊確認后系統會顯示學校全稱、所報專業,然后點擊確認即可。
專業代碼是大學或者其他專科學校,其專業的代碼,而且大學也有自己的代碼。專業代碼通常由6位阿拉伯數字組成,前兩位代表專業所在門類,中間兩位代表專業所在學科,最后兩位代表該專業的標識符號
三、汕頭大學醫學院最新介紹
汕頭大學醫學院前身可追溯到1924年成立的潮州產科傳習所,歷經汕頭市產科學校、汕頭市立高級助產職業學校、汕頭市立高級助產技術學校、汕頭市衛生技術學校、廣東省第七衛生學校、汕頭衛生學校、汕頭醫學專科學校等數度更名、重組、升級,1983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升格為汕頭大學醫學院。 汕頭大學醫學院是全國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廣東省臨床醫學專業5+3一體化(本碩連讀)培養的唯一醫學院校,廣東省高水平重點學科建設項目高校。 辦學規模:設有8個學系,開設本科專業7個,其中1個國家特色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目前各類全日制在校生3983人,其中本科生2227人,碩士生1596人,博士生136人,留學生24人。 學科建設:現有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二級學科,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專業學位,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4個省級重點學科;臨床醫學進入ESI全球前1%。 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98人,其中正高級專業人員76人,副高級專業人員68人;具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經歷占49.51%,具有博士學位者占68.63%;共有博士、碩士生導師631人。擁有國家級人才5人,省級人才36人次;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1人獲評全國優秀教師,9人榮獲南粵優秀教師、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榮獲加拿大蓋爾德納全球衛生獎,10人次榮登“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人才培養:連續14年全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居全國前列,其中2020年總通過率居全國第11位,實踐技能通過率居全國第4位。連續九年選派全英班學生參加美國執業醫師考試(USMLE)Step-1,平均通過率超過91%。獲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大賽國家級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在“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系列競賽中獲國家級獎項4項、省級獎項68項;獲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國家級75項、省級144項。一年級學生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一次通過率均超過94%,居全國高校前列。 教學改革:在國內率先推行“系統整合”新教學模式,實施英語浸入式計劃,構建“醫者之心”體系,開設醫學教育全英班,引進并實施美國執業醫師考試。先后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6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3項;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1個。 科學研究:現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衛生廳重點實驗室2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廣東高校國際科技合作創新平臺3個。 1983年以來,承擔各類基金項目4171項,總經費3.9億元(含廣東省高水平重點學科建設項目1項),其中973項目課題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聯合基金)重點項目8項(含國際合作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團隊項目3項、廣東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項目2項。發表高質量論文3143篇,篇均影響因子3.10。310項成果獲國家、省(部)、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一、二等獎各1項,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4項、三等獎38項。 對外交流:先后與16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合作與交流關系。2009年以來,與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意大利薩薩里大學、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泰國清邁大學等合作,聯合培養博士生82人,30人已授位。 教學基地:擁有5所直屬附屬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精神衛生中心、附屬腫瘤醫院、國際眼科中心)、1所口腔門診部和3所臨床學院(深圳兒科臨床學院、羅湖臨床學院、粵北臨床學院),其中第一附屬醫院入選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登峰計劃”首批重點建設單位,是全國首批國家級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級全科醫師臨床(粵東)培訓基地。另有2所直屬化附屬醫院、4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和18個教學醫院。 文化建設:先后被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廣東省文明單位”和“廣東省先進集體”,榮獲“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先進班集體”、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高校共青團“活力團支部”等稱號,獲教育部授牌高等學校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基地。 在李嘉誠先生親自倡導和關心下開展的寧養醫療服務計劃、醫療扶貧行動,成為打造奉獻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的特色項目。在國內成立了全國首支大學生寧養義工隊,義工隊項目榮獲“首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 (更新日期:2021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