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華北科技學院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華北科技學院的分數在477至503分,位次為165275至31487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7至503區間才能上華北科技學院。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華北科技學院
1、2022年廣東考生上華北科技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161名;
2、2022年廣東考生上華北科技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0399名;
3、2021年廣東考生上華北科技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677名;
4、2021年廣東考生上華北科技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1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181名;
5、2022年廣東考生上華北科技學院: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49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7376名;
6、2022年廣東考生上華北科技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9895名;
7、2021年廣東考生上華北科技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4296名;
8、2020年廣東考生上華北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8167名;
二、華北科技學院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華北科技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00 | 41161 | 應管部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01 | 40399 | 應管部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13 | 31487 | 應管部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497 | 147376 | 應管部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98 | 145405 | 應管部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08 | 129895 | 應管部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26 | 103213 | 應管部 |
2、2021年華北科技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09 | 43677 | 應管部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12 | 41181 | 應管部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477 | 165275 | 應管部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00 | 134296 | 應管部 |
3、2020年華北科技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本科 | 482 | 128167 | 應管部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本科 | 503 | 40389 | 應管部 |
新高考志愿填報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立足高考成績,這是志愿填報的最重要依據,如果高考分數一塌糊涂,其他的想法都只能是胡思亂想、不切實際。2020年高考已經結束一段時間了,各地新高考成績也已經全部發榜,接下來填報志新高考愿就成為了考生的重中之重;怎樣志愿填報,最主要的依據當然是高考成績,高考分數的高低好壞,可以說直接決定著,你將能夠讀什么樣的大學和專業。
其次、遵從內心,就是在立足高考成績的前提下,依據個人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比較理想的大學和專業,力爭夢想成真。考生在正視新高考成績這個最大現實的前提下,才能充分考慮個人的興趣愛好,否則就是脫離實際、一事無成;因為我們都是社會的人,離不開社會的現實需要,只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不會與社會脫節,才能在社會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民辦二本學費多少錢
一般來說,公辦大學的學費比較低,民辦二本的學費比較高,國際合作辦學的學費最高。而藝術類專業的學費比普通專業的學費要高一些,這是公認的。
我國公立本科二本的學費基本在4000元到8000元左右(每年),算下來四年學費總共需要1.6萬到3.2萬元。
而民辦二本或者獨立院校,每年的學費就比較高了,基本在1.2萬到2.5萬之間,四年下來就是4.8萬到10萬左右。
三、華北科技學院最新介紹
華北科技學院是應急管理部直屬高校,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燃料工業部干部學校;1955年劃歸煤炭部,更名為煤炭工業部干部學校;1982年升格為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學院;1984年在燕郊興建了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分院;1993年轉制為普通高等學校,更名為華北礦業高等專科學校;2002年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華北科技學院;2011年獲得工程碩士(安全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資格。 學校把服務支撐大國應急管理事業作為第一面向,堅持立足應急管理、面向公共安全、服務經濟社會,著力打造服務應急管理事業需要的人才培養高地、科技創新高地、教育培訓高地,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留學生教育、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訓多層次、較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位于河北燕郊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毗鄰北京城市副中心,全校占地面積800畝,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學校現有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5個部委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育創新高地等。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48萬冊,電子圖書146萬種,各類中外文數據庫39個。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科研和培訓中廣泛應用,學校是中國教育科研網城市節點單位。 學校下設14個二級學院,2個系部,全日制在校生約1.7萬人。有56個本科專業,涉及工、理、文、法、經濟、管理、教育、藝術等八大學科門類。現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門精品課程,3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7個省級重點學科、重點發展學科、品牌特色專業。2019年安全工程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學校擁有一支治學嚴謹的師資隊伍。學校現有專任教師千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近50%,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占比近90%。學校柔性引進院士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5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國家安全生產應急專家8人,省教學名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4人。尹尚先教授領銜的“礦井水致災機理及預警保障系統創新團隊”獲得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滾動支持,陳學習教授領銜的礦業工程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學校的科研實力較強。近五年,學校新增科研立項800余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3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7項,科研經費總額3.83億元;獲得省部級以上(含全國性行業協會)科技成果獎62項,其中“煤礦深部開采突水動力災害預測與防治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特厚煤層大斷面煤巷推引錨固與復向支護系統研究”獲河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教師發表EI、SCI、CSSCI檢索收錄學術論文277篇;獲得發明專利135項,出版專著40余部。 學校緊密圍繞“三大高地”建設,不斷提高國際化水平,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意大利、拉脫維亞等20余個國家50余所高校(機構)通過多種形式聯合培養專業人才。學校常年聘請外籍教師和各類外國專家40余人次,累計培養留學生近千人。中國-拉脫維亞“一帶一路”學術交流中心設在學校依托中心開展師生交流和科研合作。 學校長期承擔主管部門委托的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管理等方面干部培訓業務,依托培訓優勢學校建成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執法綜合實訓華北基地(投資1億元),與京煤集團合作正在建設國家級安全生產事故預控與應急處置技術實驗實訓和科普基地(投資3億元);安全與應急類線上線下培訓課程已建成170門,正在建設57門(投資0.2億元)。依托培訓形成的事故預控、安全監管監察、應急處置等教學案例庫和“雙師型”師資、實踐基地等辦學資源,有效支撐實戰性、應用型安全與應急類本科、研究生培養。 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根本任務,學校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學校學生在歷年國家及省部級組織的各種競賽中多次獲得殊榮,特別是在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等競賽中屢創佳績。學校高度重視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努力營造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多次榮獲“文明單位”“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學校具有較高的體育競技水平,在健美操、中長跑、排球等競賽中多次獲得優異成績,廣泛開展各類群眾性體育活動。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在應急管理部的堅強領導下,學校正在全力籌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急管理大學,打造全國應急管理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教育培訓三大高地,應急管理文化中心、國際交流中心和高端智庫,為大國應急管理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做出歷史性貢獻。 (更新時間: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