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的大數據技術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在山西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3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8696名;
2、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在山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3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7430名;
3、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6410元/年)專業在河南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9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42040名;
4、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6410元/年)專業在河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2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42315名;
5、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在廣東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8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9141名;
6、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在廣東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5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71789名;
7、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文史類,3年,6410元/年)專業在廣西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1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0479名;
8、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在廣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5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83961名;
9、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0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8737名;
10、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8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98200名;
二、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 | 2020 | 山西 | 文科 | - | 130 | 78696 |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130 | 97430 |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6410元/年) | 2020 | 河南 | 文科 | - | 198 | 342040 |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6410元/年)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224 | 442315 |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388 | 139141 |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355 | 271789 |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文史類,3年,6410元/年) | 2020 | 廣西 | 文科 | - | 310 | 90479 |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255 | 183961 |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文科 | - | 305 | 128737 |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289 | 198200 |
三、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介紹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于2010年2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是一所以培養環保、節能、低碳及相關行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主要特色的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院校。學校隸屬廣東省教育廳。2021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原“廣東省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校”并入我校,開啟集團辦學新征程。學校現有南海校區和廣州校區2個校區,在校學生1.2萬余名,教職工700多名。學校環境優美,教學生活設施完善,是環保部第一批國家環境保護培訓基地、國家第二批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教育部“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廣東省高校節能示范單位、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廣東省首批十個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之一。學校圍繞生態環境保護辦學特色和服務區域產業發展要求,下設環境工程學院、環境監測學院、環境管理與大數據學院、人居環境學院、節能與安全學院、先進制造學院,食品健康學院等7個二級教學學院及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公共課教學部、體育工作部、中職教育部等6個教學機構。按照環境保護全過程管理的理念,建立起從源頭清潔生產到中間循環經濟,再到末端工程治理及其延伸專業全覆蓋的專業體系。學校始終以專業建設為引領提升辦學水平,現有省一類品牌專業2個,省二類品牌專業3個,省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3個。設有央財支持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建設項目2個,重點實訓基地1個,省級公共實訓中心2個,省環保專項資金支持重點實驗室1個,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當選為全省高職院校“資源環境與能源材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在全國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修(制)訂中擔任“環境保護類”專業的組長單位,環保行業和高職教育界影響力不斷提升。學校著力建設一支數量、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現有院士工作室3個,珠江學者崗位1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二級教授2人,博士33 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南粵優秀教師9人,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3人,全省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個人1人,國家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領軍人才、國家環境監測尖端人才1人,省級高職教育專業領軍人才培養對象3人。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厚德、精業、創新、有為”校訓,堅持“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者、一切為了學問,一切為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貫徹“與廣東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崛起共成長,為廣東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做貢獻”的辦學宗旨,以“創新強校工程”為抓手,以產教融合為育人路徑,深化校企合作,以賽促學,以賽促教,近年來在全國高職院校水環境監測技能大賽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廣泛認可。學校每年舉辦全省節能與生態環保人才專場招聘會,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穩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建校以來,學校向社會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