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廣東理工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廣東理工學院的工程造價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在黑龍江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6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1934名;
2、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18800元/年)專業在河南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2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87897名;
3、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在廣東省份2021年的歷史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4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59862名;
4、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在廣東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1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35312名;
5、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在廣東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1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47141名;
6、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在廣東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1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77530名;
7、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理工類,3年,18800元/年)專業在廣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8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7554名;
8、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28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89108名;
二、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169 | 101934 |
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18800元/年)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323 | 387897 |
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244 | 259862 |
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215 | 335312 |
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213 | 247141 |
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110 | 377530 |
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 | 2019 | 廣東 | 文科 | - | - | 246792 |
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 | 2019 | 廣東 | 理科 | - | - | 289049 |
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理工類,3年,18800元/年)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184 | 207554 |
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 | 2019 | 海南 | 理科 | - | - | - |
廣東理工學院工程造價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285 | 189108 |
三、廣東理工學院介紹
學校簡介發布日期:2019-08-13 廣東理工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前身始于1995年創辦的肇慶科技培訓學校。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立肇慶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升格本科并更名為廣東理工學院。2018年通過學士學位授予單位授權點評審。學校坐落于粵港澳大灣面積最大和最具潛力的主體城市肇慶市,經過20多年的努力,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實力不斷增強。學校現共有3個校區(高要校區、璣東校區和鼎湖校區),占地總面積1520.6畝。學校全日制在校生30500余人,教職工1700余人。學校設有經濟管理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智能制造學院等現有9個二級院系,另設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基礎課教學部。現共有33個本科專業和26個專科專業,擁有工學、管理學、經濟學等6大學科門類,形成了以工為主,經、管、文、藝術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布局。學校面向廣東省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對人才的需求,不斷調整優化專業結構,探索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重點部署并加強工科學科專業建設,重視與地方支柱產業、新興產業關聯的應用技術研究。在機器視覺與智能檢測、智能制造等方向上已取得實質性成果,建立了肇慶(高要)智能制造研究院和機器視覺與智能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科大訊飛有限公司簽約共建省內第一個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養中心,共同為人工智能產業經濟發展作貢獻。學校擁有完善的教學設施,生活設施和體育文化等設施,同時堅定不移加大校內實驗實訓條件建設的投入,建設了一批裝備先進、配套齊全、與工程實際接軌的校內實驗實訓室,為探索應用研究、教研和創新創業教育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近年來,學校多次獲得國家、省級的表彰和授予榮譽,主要有: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全國先進民間組織”,連續十年被授予“廣東高等教育院校(民辦)競爭力10強單位”稱號,先后獲得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科研單位、全國應用型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基地、國家級眾創空間試點單位、廣東省高校電子商務人才孵化基地等稱號。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中西州立大學、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等9所海外大學建立了合作辦學關系,開展學分互認校際交流項目,開辟主題各異的短期出境交流項目,開拓與海外知名大學合作的本續研項目。通過多元化的國際交流方式,為我校學生接受國際化教育、開拓視野、增進國際理解力和交流水平、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搭建國際交流平臺,將更多學生“送出去”留學,同時把國外的留學生和老師“引進來”。學校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目的,以教學工作為中心,秉承“修德、求是、篤行、創新”的校訓,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創新的體制機制,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校企合作,努力培養適應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堅持崇尚科學、打造品牌、注重內涵、服務創新的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