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分數在399至411分,位次為266535至8531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99至411區間才能上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2022年廣東考生上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9255名;
2、2021年廣東考生上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3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8444名;
3、2021年廣東考生上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歷史(歷史+(化學或生物學))最低分需要43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6900名;
4、2022年廣東考生上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6535名;
5、2022年廣東考生上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4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8248名;
6、2022年廣東考生上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4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7807名;
7、2022年廣東考生上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最低分需要4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6337名;
8、2021年廣東考生上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39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3987名;
二、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10 | 128646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29 | 109255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化學或生物學) | 專科 | 452 | 85316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22 | 266535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41 | 238248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專科 | 442 | 237807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專科 | 443 | 236337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專科 | 444 | 234345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專科 | 450 | 225031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專科 | 474 | 184327 | 省政府 |
2、2021年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27 | 115556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34 | 108444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化學或生物學) | 專科 | 436 | 106900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399 | 253987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專科 | 420 | 234129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專科 | 440 | 212903 | 省政府 |
3、2020年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專科 | 419 | 206405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專科 | 411 | 119046 | 省政府 |
如何輸入分數預測大學
在志愿填報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做到最自己有一個基本的認知,知道自己的成績應該選擇哪些院校和專業。如果是剛過一本線的考生,在選擇報考一本院校的時候就要慎重了,因為不同學校每年的錄取成績都會有所變化,壓線報考這種行為實在風險太大。如果一定要報考,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一定要調查仔細,對往年的分數做一個深度的分析。
在這里小編推薦你使用高考助手網志愿模擬填報網站來進行模擬填報的參考,高考助手網志愿系統根據考生添加的成績,運用大數據智能算法,檢索出所有該分數可填報的大學,并計算出錄取概率,按照沖穩保梯度,進行推薦。用戶可根據意向專業和大學等條件進行篩選查看。
填志愿滑檔了怎么辦
滑檔后可以選擇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錄取結束之后,各省(區、市)招辦將錄取未滿額的院校和余缺計劃數向社會公布,供尚未被錄取并達到分數要求的考生進行選報,征集志愿是本批次考生留在這個批次的最后一個機會。所以如果你不幸滑檔,征集志愿是很重要的補救方法。
滑檔后可以選擇復讀
鑒于第一種方法可能會去到不喜歡的專業和學校,你也可以選擇復讀一年。今年已經具有一定實力,再來一年的話,要調整心態,才能給自己更大的提升空間。
三、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最新介紹
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簡介 發布時間:2021-10-13 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是省屬醫學類專科學校,是一所以醫學教育為主的老牌高校。學校前身是創辦于1951年的江西省第五醫士學校,1953年改名為上饒衛生學校,1958年在衛校的基礎上創辦上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1959年升格為贛東北醫學院,1978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江西醫學院上饒分院,2013年設立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是贛東北地區唯一的一所醫學類院校。 七十年來,學校始終同新中國各項事業發展同呼吸、共成長,為國家衛生事業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累計為社會培養了7萬余名畢業生,他們當中一大批經繼續深造已取得碩士、博士學位,更多的畢業生已成為各級醫療衛生單位的業務骨干及基層衛生單位領導。曾擔任國家衛生部部長、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陳竺教授;國家干細胞工程技術研究的領軍者、法國醫學科學院和技術科學院“兩院”院士韓忠朝教授更是我校眾多畢業生中的佼佼者。 學校設有五系兩部。擁有直屬附屬醫院3所,直屬附屬眼科醫院1所,在11家大中型企業和全國126所二級以上醫院設有臨床實習基地。學校教師隊伍結構合理、素質精良。現有在職在編教職員工960人(含附屬醫院),其中專任教師462人(博士14人,碩士239人,正高職稱46人,副高職稱131人)。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1人。有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15人,上饒市饒城英才7人,校級學科帶頭人21人,檢驗和英語兩個教學團隊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學校面向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大專在籍學生7808人。開設有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中醫學、護理、助產、藥學、中藥學、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藥品生產技術、放射治療技術、康復治療技術、中醫康復技術、眼視光技術、醫學生物技術、衛生信息管理等17個專業,其中:臨床醫學專業還開展了全科、影像、美容、病理等專業方向辦學,臨床醫學專業為江西省高職高專25個獲省財政專項經費支持的優勢專業并入選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骨干專業;醫學影像、臨床醫學(全科醫學方向)、助產和醫學檢驗技術4個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與法國洛林大學經常性開展教學科研交流,并合作舉辦了醫學生物技術專業。 學校科研水平不斷提升。學校和附屬醫院先后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獲批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累計發表SCI收錄論文、中文核心論文等各級論文864篇,論文數量、論文平均影響因子逐年增長,獲批專利110項。 學校先后獲得“全省教學管理先進單位”、“全省高校平安校園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在全國職業院校影像技術技能大賽和檢驗技能大賽中均獲得團體一等獎、全國職業院校臨床醫學技能大賽和全國高等院校醫療美容技能大賽中分別獲得團體二等獎、全國醫學生解剖學繪圖大賽獲特等獎、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獲一等獎、“2019蔡司驗配精英挑戰賽”獲全國一等獎、全省高校輔導員技能競賽連續兩年獲得一等獎、“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入選全國200強、2018年“I'm a Surgeon—手術大師”第二季全國總決賽以廣州賽區預賽第一名的成績晉級決賽,榮膺全國白內障手術“最佳手術技巧獎”的優異成績。 學校的招生和就業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招生錄取分數線連續多年位居全省高職高專類院校前列,平均高出省控線100多分。年終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在全省高校就業評估中多次獲得優秀。2019年,學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87.27%,超出全省高職高專平均就業率81.79%五個多百分點,排名全省高校第4,位居高職高專榜首。 學校設有三江校區和書院路校區,占地814.9畝,建筑面積29.2萬平方米。學校儀器設備總值10200余萬元;館藏紙質圖書68萬冊,電子圖書120余萬冊,中外文期刊約580余種。建有先進的電子閱覽室;建設了綜合數據庫,實現了書刊文獻資源的自動化檢索和管理;學校所有教室均配備了多媒體。 近年來,學校廣泛開展對外交流活動,積極與國內外的高等院校建立形式多樣的聯系與合作。與北京漢氏集團共建上饒(國際)干細胞再生醫學產學研基地,并以此項目為開放辦學的核心平臺,引進國家干細胞工程技術中心江西分中心落戶我校。建立了“泊月科學中心”,引進了中組部青年“*”專家、西湖大學基礎醫學院鄭厚峰教授團隊;中組部“*”專家、東南大學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所所長孟繼鴻教授團隊;江西省人民醫院骨科榮譽主任、博士生導師董謝平教授3D骨科打印團隊,完成了高層次人才工作室的建設,積極組織實施“環境與健康研究平臺”、“分子生物學研究平臺”、“醫學3D打印創新研究中心”三大等校級公共科研平臺。與千千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南省海口市復興城共建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醫學生物信息產學研基地、與廣州德典集團共建“德典全科醫學班”、與浙江和康集團共建“和康班”,校院合作、校企合作已經實現規范化、深入化、常態化。 進入“十四五”,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全校師生醫護員工凝心聚力、開拓創新,全面啟動實施“十四五”發展規劃,積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出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醫學院校,實現“二次創業、再次圓夢”的發展目標,譜寫學校新的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