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上海師范大學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上海師范大學的分數在537至570分,位次為69224至716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37至570區間才能上上海師范大學。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上海師范大學
1、2022年廣東考生上上海師范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369名;
2、2021年廣東考生上上海師范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719名;
3、2022年廣東考生上上海師范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9224名;
4、2021年廣東考生上上海師范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5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3131名;
5、2020年廣東考生上上海師范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7198名;
6、2020年廣東考生上上海師范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168名;
二、上海師范大學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上海師范大學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59 | 9369 | 市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51 | 69224 | 市政府 |
2、2021年上海師范大學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75 | 8719 | 市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56 | 63131 | 市政府 |
3、2020年上海師范大學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本科 | 537 | 67198 | 市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本科 | 570 | 7168 | 市政府 |
軍校體檢什么時候開始
以學校的通知為準。
軍校體檢是在高考后,畢竟只有高考成績出來了,各院校才開始招生,由于軍校多是提前批次,所以高考結束之后有一次體檢面向報考了提前批次志愿并且達到學校提檔線的考生,內容還包含政治審查、面試等環節。
如果這個沒通過,你將失去提前批次志愿錄取機會,但不影響其他批次志愿錄取。入校之后還有一次復檢,檢查比較全面和嚴格,如果復檢沒過,按退學處理,只能復讀。
對于軍校體檢什么時候開始這個問題,當下并沒有準確的答案,一般來講高考軍校體檢以《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為標準。軍校體檢日期并無規定,以報考院校的通知為準。凡報考軍隊院校的考生,除參加全國高考外,還必須參加軍隊院校組織的面試檢測。
面試檢測主要是檢查考生的外貌、體型、報考的動機等。檢驗考生的反應能力、心理素質、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等,看其是否符合所報考專業的要求。凡未參加面試檢測的考生,均不能被軍隊院校錄取。檢測工作一般由招生院校具體實施。
450分能報哪些二本軍校
1、450分能報西安通信學院
這個學校偏文科,適合女生報考,男生錄取最低分數450分左右,女生要接近500分。
2、450分能報蘭州交通大學
這所學校主要是為了培養空軍的后備軍官,也就是畢業之后至少是軍官級別,同樣最低錄取分數在462分,蘭州交通大學地處西北,不過在這里讀軍校還是很不錯的。
3、450分能報武警警官學院
它是一所軍事學院,不同于別的公安類警校,它是由武警總部直屬的重點發展院校,同時也是四川省唯一一個軍事學院,坐落于美麗的成都,只要400分多一點都可以報。
三、上海師范大學最新介紹
上海師范大學是上海市重點建設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見長并具教師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 學校創建于1954年,1956年成為本科院校,198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6年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7年入選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實施院校。2019年,學校成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學科)建設試點單位。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教學成果豐碩。現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設有19個學院,擁有在讀全日制本科學生20000多人,研究生8000多人,留學生1100多人,成人本、專科學生6000多人。學校現設89個本科專業;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33個,9個博士后流動站。學校現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11個學科進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學科;4個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1個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8個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建設項目;18個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設項目。5個學科進入ESI前1%學科。 學校擁有一批實力較強的實驗室和科研基地。現有1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1個國家重點培養人才基地;1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國際教育研究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備案的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上海市重點智庫;1個上海高校智庫;3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個上海市國際聯合實驗室; 2個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1個上海市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12個上海市人文社科研究和決策咨詢基地;4個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1個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基地。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類機構“教師教育中心”落戶學校,進一步提升學校教師教育的全球影響力。學校主辦或承辦25種學術期刊,其中《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是全國三大社會科學文摘期刊之一。 學校科研實力雄厚。“十三五”以來,學校共獲得國家級項目520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22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2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4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1項(子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3項(含子課題20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8項(含3項合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3項(含2項合作);各類省部級項目522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優秀成果獎勵73項。 學校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優秀拔尖人才輩出。現有教職員工2980人,具有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227人,其中國家級人才56人次,省部級人才327人次。此外,學校還組建了一支600余人的兼職教師隊伍。 學校辦學資源豐富。現有徐匯和奉賢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53萬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68萬多平方米。兩個中心圖書館藏書332.3萬冊;有100多個電子文獻數據庫和8個具有館藏特色的自建數據庫;館藏古籍近12萬冊,善本古籍1350多種,于2009年被授予“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建在學校的上海高校瓷器藝術博物館是上海市十大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館之一。 學校重視國際化辦學,對外交流合作廣泛。被列入來華留學生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是上海市外國留學生預科基地。學校與全球六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個高校和組織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與美國、英國、德國、荷蘭、俄羅斯、法國等六個國家的7所高校合作舉辦10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日本福山大學和非洲博茨瓦納大學建有兩所孔子學院。 建校以來,學校始終秉承情系教育的理念,在“厚德、博學、求是、篤行”校訓的引領下,傳承弘揚“師道永恒”的師大精神,涌現了一大批名師大家。同時,學校培養的畢業生,活躍在基礎教育的一線,其中有上海市教育功臣、中小學特級校長和特級教師,他們以高尚的師德和卓然的成績,不斷拓展深化著師大教師教育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血脈。(以上數據統計截止時間: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