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汕頭大學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的分數在526至553分,位次為88055至1256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26至553區間才能上汕頭大學。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汕頭大學
1、2022年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5510名;
2、2022年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最低分需要5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5052名;
3、2021年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5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7092名;
4、2021年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5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6495名;
5、2021年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最低分需要5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9536名;
6、2021年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5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5876名;
7、2020年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地方專項):理科最低分需要53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5006名;
8、2020年廣東考生上汕頭大學(地方專項):文科最低分需要52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614名;
二、汕頭大學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汕頭大學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27 | 23265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40 | 16692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37 | 88055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42 | 81450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54 | 65510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54 | 65052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56 | 63541 | 省政府 |
2、2021年汕頭大學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39 | 24247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59 | 14662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48 | 71616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52 | 67092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53 | 66495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59 | 59536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62 | 56875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63 | 55876 | 省政府 |
3、2020年汕頭大學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本科 | 539 | 65006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本科 | 556 | 49438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本科 | 526 | 25614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本科 | 553 | 12564 | 省政府 |
二本最好的大學有哪些
二本最好的大學有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于1999年6月由北京輕工業學院、北京商學院、機械工業管理干部學院合并組建而成。有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檢測中心、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科技部中國-加拿大聯合實驗室;農業科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
最好的二本大學有溫州醫科大學
溫州醫科大學創辦于1912年,是浙江省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在眼科疾病方面的研究與實力非常拔尖,擁有眼科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人才培養能力一流。
各省吃香的二本大學
黑龍江省二本:黑龍江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
湖南省二本:湘潭大學
吉林省二本:長春理工大學、東北電力大學
山東省二本:山東農業大學、青島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青島科技大學
福建省二本:福建師范大學、華僑大學
山西省二本:山西大學
江蘇省二本: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揚州大學
遼寧二本:中國醫科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沈陽藥科大學
河北二本:燕山大學、河北大學
廣東省二本:深圳大學、廣東外貿、廣州大學、廣東工業大學
河南省二本: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大學
云南省二本:昆明理工大學
北京二本: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首都醫科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帶大學)
陜西省二本: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延安大學
湖北二本:湖北大學
985院校排名
985院校排名 | 學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全國院校排名 |
1 | 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 |
2 | 清華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3 | 上海交通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4 | 浙江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5 | 武漢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6 | 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7 | 復旦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8 |
9 | 華中科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9 |
10 | 中國人民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0 |
11 | 天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2 | 北京師范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3 | 西安交通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14 | 吉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15 | 山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16 | 國防科技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4 |
17 | 中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18 | 南開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6 |
1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2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21 | 四川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9 |
22 | 同濟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23 | 廈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1 |
24 | 北京理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25 | 東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26 | 華南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4 |
27 | 大連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9 | 中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0 | 西北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1 | 中國農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8 |
32 | 東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33 | 湖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4 | 電子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5 | 蘭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36 | 重慶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37 | 中國海洋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8 |
38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1 |
39 | 中央民族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5 |
三、汕頭大學最新介紹
汕頭大學是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廣東省屬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廣東省、李嘉誠基金會三方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學,也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會——李嘉誠基金會持續資助的公立大學。學校占地面積1990.20畝,建筑面積57.01萬平方米。 學校建校以來一直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2011年,汕頭大學被列為廣東省自主辦學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2012年起,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李嘉誠基金會三方共建汕頭大學;2015年,汕頭大學進入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項目建設行列;2017年,汕頭大學與以色列理工學院合作創辦的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獲教育部批準正式設立,并于2017年首次招生。2018年11月,學校獲批成為廣東省首家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實驗示范校。 學校的建設與發展一直得到著名愛國人士及國際企業家李嘉誠先生的鼎力資助,李嘉誠基金會對汕頭大學的支持款超過100億港元,并在人才、資源等方面支持學校推行多項教育改革。 學校現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設置了“*”特聘教授崗位,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含一級學科點覆蓋數,我校共有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7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5個(臨床醫學、化學、海洋科學、數學、濱海智慧城市交叉學科),廣東省重點學科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8個,廣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廣東高校國際科技合作創新平臺6個,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4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廣東省衛生廳重點實驗室3個,廣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廣東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6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0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2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2個(法學、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生物技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臨床醫學、視覺傳達設計、土木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應用化學、海洋科學、會計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護理學、新聞學、產品設計),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臨床醫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工商管理、藝術設計、法學、臨床醫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廣播電視新聞學),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3個;教育部(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教育部(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5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3門,教育部(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教育部(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教育部(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教育部(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廣東省名牌專業5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臨床醫學、工商管理、護理學),廣東省重點專業7個(臨床醫學、土木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生物技術、護理學、新聞學,注:后5個為建設項目),開設“5+3”一體化培養模式的臨床醫學專業,形成了從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現有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法學院、商學院、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國際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12個學院,面向全國(含港澳臺地區)招收博士、碩士和本科生,并設研究生院和9個住宿學院(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逾17,000人,已為社會培養出各類人才逾14萬人。 學校已建成一批既能開展基礎科學研究又能直接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科研機構,主要有國家教育部智能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數字信號與圖像處理技術重點實驗室、感染病與分子免疫病理重點實驗室、結構與風洞重點實驗室、地方政府發展研究所、粵臺企業合作研究院等。圖書館全面實行電腦化管理,并致力于建設現代化的數字圖書館。現有圖書178.98萬冊,電子圖書333.78萬冊。學校校園網始建于1990年,目前校園網已延伸到校內每一棟建筑物,學生可以從宿舍直接上互聯網,全校教學科研實驗設備居國內高校的先進水平。 學校有五所附屬醫院、1個口腔門診部和4所托管醫院,共6421床位。其中第一附屬醫院入選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登峰計劃”首批重點建設單位。附屬醫院為汕頭地區提供50%以上的醫療服務,為醫學生提供良好的醫療實踐機會。 學校持續擴大國際影響力,多次入圍世界權威大學排行榜,連續六年進入泰晤士高等教育相關排名,2021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居中國內地高校并列第51位;拓展國際交流合作,目前學校已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愛爾蘭、法國、日本、俄羅斯、澳大利亞、德國等26個國家和地區100所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合作關系,同時積極邀請眾多國內外一流大學的知名學者到校訪問,為師生開設課程、講座。 學校圍繞“有志、有識、有恒、有為”的育人目標,堅持以學生為本,持續進行大學管理體制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從探索國際基準學分制、系統整合醫學教育模式、創新CDIO工程教育模式到構建OBE結果導向一體化教育模式;從開展素質拓展活動,公益課程服務學習,推廣住宿學院再到全面推行書院制;從陽光財務制度,到教師年薪制度,再到“四院兩部”大部制改革……諸多改革開國內高校先河,被李嵐清同志高度評價為“中國高校改革的試驗田”。 未來,學校將繼續圍繞高水平大學建設,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實現汕頭大學第五次黨代會確立的“三步走”戰略目標,為建設一所“文理醫工融合發展,突出學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型大學”而接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