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廣東藥科大學中草藥栽培與鑒定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廣東藥科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廣東藥科大學的中草藥栽培與鑒定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含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不招色覺異常(含色盲、色弱)考生)專業在河北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0756名;
2、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含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不招色盲色弱)專業在河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6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9562名;
3、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在黑龍江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6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6755名;
4、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廣州校區。含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專業在浙江省份2021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8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7270名;
5、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含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專業在浙江省份2020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9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9960名;
6、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6380元/年;含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考生)專業在安徽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4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5159名;
7、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在重慶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4418名;
8、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專業在陜西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4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5028名;
9、廣東藥科大學中草藥栽培與鑒定((住宿費1200元/學年)不招色盲色弱辦學地點云浮校區)專業在廣東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2620名;
10、廣東藥科大學中草藥栽培與鑒定(不招色盲色弱辦學地點:云浮校區)專業在廣東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7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3310名;
二、廣東藥科大學中草藥栽培與鑒定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不招色盲色弱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67 | 21432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天津 | 理科 | - | 493 | 18870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語種:不限)(口試:否)(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廣州校區)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 | -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不招色覺異常(含色盲、色弱)考生)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529 | 60756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不招色盲色弱)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563 | 59562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530 | 58518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418 | 88210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23 | 40625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491 | 41686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 | -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遼寧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536 | 30019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語種不限)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533 | 29419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遼寧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532 | 31934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450 | 25139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489 | 23907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467 | 24724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410 | 40197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 | 463 | 36755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 | -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廣州校區。含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 | 2021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86 | 57270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97 | 49960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 | 2019 | 浙江 | 綜合 | 化 或 生 | 597 | 50432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廣州校區。含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 | 2022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90 | 59418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6380元/年;含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考生;廣州校區就讀)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479 | 98488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6380元/年;含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446 | 145159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6380元/年;含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考生;辦學地點廣州市)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 | -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529 | 38829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514 | 37782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 | -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514 | 52933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529 | 48129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 | -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山東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50 | 61332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0 | 山東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70 | 55095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廣州校區) | 2022 | 山東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45 | 66800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 | -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辦學地點:廣州大學城)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525 | 59448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中藥學、中藥制藥;辦學地點:廣州校區;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 | -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第二學年專業分流)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530 | 94078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含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第四學期專業分流)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512 | 93585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辦學地點:廣州校區含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第四學期專業分流) | 2019 | 廣東 | 理科 | - | 495 | 76178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制藥,第二學年專業分流,不招色盲色弱,住宿費:1130~1700元/學年,辦學地點:廣州校區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528 | 100351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海南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601 | 9674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0 | 海南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601 | 9257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海南 | 理科 | - | 616 | 8032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海南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 | -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542 | 39975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495 | 44418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517 | 44167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513 | 36246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522 | 81995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477 | 47390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467 | 46413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廣州大學城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522 | 41085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543 | 30171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434 | 66012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453 | 61140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教學地點: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大學城外環東路280號)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474 | 59485 |
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制藥)(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443 | 65028 |
廣東藥科大學中草藥栽培與鑒定專業((住宿費1200元/學年)不招色盲色弱辦學地點云浮校區)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08 | 122620 |
廣東藥科大學中草藥栽培與鑒定專業((住宿費1200元/學年)不招色盲色弱辦學地點云浮校區)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491 | 117554 |
廣東藥科大學中草藥栽培與鑒定專業(不招色盲色弱辦學地點:云浮校區) | 2019 | 廣東 | 理科 | - | 472 | 103310 |
廣東藥科大學中草藥栽培與鑒定專業不招色盲色弱,住宿費:800~1200元/學年,辦學地點:云浮校區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08 | 129440 |
三、廣東藥科大學介紹
廣東藥科大學是全國三所藥科大學之一,是華南地區最早開辦藥學系列專業的高等學府。1958年創建廣東省衛生干部進修學院,1978年升格為普通本科高校,定名為廣東醫藥學院;1994年更名為廣東藥學院;2017年經教育部批準,正式更名為“廣東藥科大學”。建校以來,學校秉承“藥學中西、醫道濟世”的校訓,弘揚“勵志篤行、融通日新”校風,現已發展成為“以藥為主,藥醫結合,藥工融合,多學科協調發展”獨具特色的高等學府。學校擁有廣州(大學城、赤崗、寶崗)、中山和云浮三大校區五個校園,占地近5300畝。設有19個學院(部)、2家直屬附屬三級甲等醫院,F有49個本科專業,是全國藥學類專業最齊全的高校之一。其中藥物制劑、中藥制藥、藥物分析在《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2019-2020)》中,排名分別居全國第8、第9、第10,省內第1、第2、第1。藥學、臨床醫學、藥物制劑、中藥學等13個專業為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藥物分析、中藥分析、衛生統計學3門課程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內科學等19門課程為省級一流本科課程,F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共2.4萬余人。學校學科特色突出,以藥學、中西醫結合為龍頭的大藥學、大健康學科群優勢明顯。臨床醫學學科2017年率先跨入ESI全球排名前1%并持續至今,化學、藥理與毒理學于2020年、農業科學于2021年分別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藥學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排名全國并列第21位;中西醫結合學科在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2018、2019連續兩年位居全國第3、前5%。建有省部級重點學科7個,包括1個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3個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1個廣東省重點培育學科,另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個。學校主動服務國家和廣東省重大發展戰略,科研實力日益雄厚。建有“國家級健康產業產學研孵化基地”、“廣東藥科大學----香港大學中山生物醫藥創新平臺”、教育部糖脂代謝病重點實驗室等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53個,建立了完備的化學藥、生物藥和中藥“三大藥”及醫藥一體的研發創新體系。其中,糖脂代謝病中西醫結合防治研究尤為突出,已形成多學科綜合一體化防控糖脂代謝病診療新模式,制定首個糖脂代謝病中西醫結合診療國際規范并在第5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發布,研制了“復方貞術調脂膠囊”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中藥。獲國家、PCT、歐美發明專利授權共437項。近年來,學校共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34項,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狀、何梁何利獎、國家專利優秀獎等;牽頭承擔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項目1項等一批國家重大項目;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1項;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2項;參與研發81個新藥產品與技術,產生效益近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