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云南大學滇池學院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云南大學滇池學院的分數在454至485分,位次為175538至5377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54至485區間才能上云南大學滇池學院。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云南大學滇池學院
1、2022年廣東考生上云南大學滇池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6166名;
2、2021年廣東考生上云南大學滇池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8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0387名;
3、2022年廣東考生上云南大學滇池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8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0572名;
4、2021年廣東考生上云南大學滇池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5538名;
5、2020年廣東考生上云南大學滇池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3174名;
6、2020年廣東考生上云南大學滇池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3776名;
二、云南大學滇池學院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云南大學滇池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482 | 56166 | 省教育廳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83 | 170572 | 省教育廳 |
2、2021年云南大學滇池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487 | 60387 | 省教育廳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70 | 175538 | 省教育廳 |
3、2020年云南大學滇池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本科 | 454 | 163174 | 省教育廳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本科 | 485 | 53776 | 省教育廳 |
提前批和普通批有什么區別
一、錄取時間以及錄取院校不同
提前批的錄取時間要比普通批的錄取時間要長。提前批是在正常的錄取之前被錄取的,而且提前批的錄取院校一般都是一些藝體類的院校,也就是適合特長生錄取的院校。當然,提前批也可以填正常錄取的院校。
二、志愿個數不同
一般來說,提前批只有一個志愿可以填,而普通批有十二個志愿可以填。多填一個志愿,就意味著自己多了一份希望。
三、沒有被錄取的影響不同
提前批如果沒有被錄取的話,是直接可以將學生的檔案錄入普通批的志愿的,而普通批如果沒有被錄取的話,就是滑檔,滑檔之后就有一些學校已經不招人了,也就是說滑檔之后的選擇性更少了。
中國最好100所大學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1 | 北京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4 | 復旦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中國人民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5 | 浙江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7 | 上海交通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8 | 南京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9 | 武漢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10 | 中山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11 | 吉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華中科技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天津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四川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16 | 南開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北京師范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西安交通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1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20 | 中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山東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廈門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同濟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4 | 東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東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7 | 西北工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北京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華南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1 | 大連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湖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重慶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中國農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35 | 蘭州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6 | 華中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37 | 電子科技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38 | 西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39 | 河海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40 | 武漢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1 | 西南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2 | 北京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3 | 華中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4 | 北京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5 | 西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6 | 鄭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7 | 南京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8 | 華東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9 | 蘇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0 | 南京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2 | 東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3 | 南京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4 | 中國海洋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55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56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8 | 北京郵電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59 | 湖南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59 | 上海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1 | 暨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2 | 合肥工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4 | 南昌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5 | 陜西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6 | 華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7 | 昆明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8 | 東華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9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0 | 云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71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2 | 上海財經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3 | 福州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4 | 中國礦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4 | 中國政法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6 | 江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77 | 北京化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78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9 | 華南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80 | 燕山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81 | 河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2 | 寧波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3 | 首都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3 | 福建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5 | 浙江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6 | 深圳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7 | 浙江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8 | 江蘇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9 | 廣西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9 | 上海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1 | 長安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2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2 | 北京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4 | 揚州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5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96 | 天津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7 | 山西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8 | 齊魯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8 | 中央民族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100 | 太原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河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西南財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三、云南大學滇池學院最新介紹
云南大學滇池學院創辦于2001年,是由云南大學申辦、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獨立學院。學院現有經、法、教育、文、理、工、管、藝術等8個學科門類,56個本科專業,12個分院、1個公共教學部,全日制在校學生24000余人,為社會培養了畢業生51000余人。 ??學院現有三個校區——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校區、昆明楊林校區和昆明陽宗海校區,占地面積859099.76平方米(約1288.64畝),學院教學行政用房建筑面積244127.46平方米,學生宿舍(公寓)面積249925.28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7230.07萬元;校圖書館藏書212.24萬冊;校園網絡信息點共有2.4萬余個,遍布校園各區域,網絡出口帶寬25G;學生公寓均配備飲水機、衛生間、不間斷熱水供應系統等設施;社會化的后勤保障體系為師生提供包括醫療、餐飲、購物、銀行等服務。 ??經過20年的建設與發展,學院在黨建、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了較快發展,形成了鮮明的辦學優勢特色,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在聚志愿發布的中國獨立學院綜合實力排行榜中,由2015年的第42位,提升到2020年的第8位,成就令全體滇院人為之驕傲和自豪。學院是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會長單位。 ??黨建思政工作成效顯著。學院黨委以“圍繞育人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育人”為主線,認真履行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主體責任。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以*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推進以“八大主題月”和“一院一品一賽”為品牌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爭創一流黨建活動,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五年來,獲得全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1項,“規范化建設示范黨支部”1項,云南省“一流黨建示范院(系)黨組織”1項,云南省“一流黨建示范黨支部”4項,云南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1項,云南省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重點培育項目2項,2020年度全省教育系統黨建工作研究課題立項2項。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1項,《云南省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案例選編》1項,4篇文章刊登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1篇文章被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刊登在《云南教育工作情況(2020)》第17期,并抄送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秘書局和云南省有關領導和單位。獲教育部授予的“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稱號2個,“全國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先進集體”稱號1個;團中央授予的“全國活力團支部”稱號2個,“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1個;是全國民辦教育協會批準掛牌的“全國民辦學校首批黨建特色項目建設基地”。 ??師資隊伍力量雄厚。學院主要依托云南大學雄厚的師資力量,面向省內其它高校廣聘名師,凝聚了云南省相關學科的眾多知名學者、專家,形成了以云南大學優秀教師為主體的專兼結合、結構合理、整體效能最大化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198人,聘請校外教師370人,引進高層次人才77人,具有教授、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占35.61%,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占58.84%,“雙師型”教師占17.44%,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二級教授2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創新創業導師中有行業企業專家50余人,12人入選教育部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庫,占全省高校的1/7。學院專任教師高學歷層次人數占總人數的一半以上,教學質量得以充分保障。 ??教學科研水平穩步提升。學院圍繞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目標,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路徑,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設為抓手,不斷深化以職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推進人才的分類培養,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學院連續兩次獲教育部“新工科”項目立項,是迄今為止云南省唯一獲“新工科”項目立項的獨立學院;現有教育部質量工程項目3項,教育部產教融合協同育人項目28項,有省級質量工程建設項目87項。質量工程項目涵蓋省級立項所有類別,項目等級、數量均位列云南省同類高校之首。國家級大創項目82項,省級大創項目312項。金融學、法學、新聞學、休閑體育、工程造價5個專業進入國家“雙萬計劃”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項目;有法學、金融學、英語和新聞學4個省級特色專業;金融學、工程管理、休閑體育3個省級優勢特色民辦本科院校重點建設專業(群);漢語言文學、會計學、經濟學、法學四個專業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數據分析與應用研究”“鄉村人居環境安全策略研究”為省級科技創新團隊;“基于北斗的數字化安全管理工程研究中心”為省級工程中心。法學學科是云南省民辦高校中唯一的省級重點學科、一流學科B類高原學科、特色專業、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在教育廳組織的2020年全省本科高校專業水平評估中,我校46個專業參加評估,28個專業列云南省獨立學院、民辦高校同類專業第一,13個專業列第二,占參評專業數的89.1%。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在全省高校前列。學院緊緊圍繞“新工科”“新文科”建設,引進社會資金6000余萬元,與甲骨文公司、世紀鼎利集團、昆明樂訊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金蝶云南公司、大疆云南公司等合作共建大數據學院、“互聯網+”學院等現代產業學院以及云南省裝配式建筑應用發展研究中心、基于北斗的數字化安全管理工程研究中心、多專業仿真實踐中心、民用無人機產學研基地和駕駛證培訓中心等應用型人才培養平臺。產教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選配師資,共同組織教學,共同管理學生。目前,有7名企業精英擔任分院院長或副院長。 ??各類實驗室能滿足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其中,省級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應用技術型高校實驗實習實訓基地與技術創新服務中心1個,省級工程中心1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1個,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1個,教育廳科技創新團隊2個。建立了穩定的校外教學實習實訓基地137個。各專業實驗課開出率為100%。 ??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院畢業生研究生考取率連續十六年名列全省獨立學院第一,名列全省高校前列。先后有2900余人考取研究生,其中50%考取“985”和“211”院校;4000余名優秀畢業生考考入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其中,“十三五”期間考取2142人,平均每年考取428人,成為我校人才培養的又一大特色和亮點。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保持在50%以上,A證通過率穩步提升;助理會計師通過率50%以上;英語專業八級、四級考試通過率列全省獨立學院第一,全省高校前列;日語、泰語專業考級通過率列全省獨立學院第一,全省高校前茅。大學英語四級、六級考試和計算機二級考試通過率連續十余年名列全省獨立學院第一,全省高校前茅,2020年大學英語六級考試通過率排名云南大學、云南財經大學、昆明醫科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之后,位列全省高校第五。近五年來,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就業率連續三年100%;4名學生入選云南省大學生年度人物。 ??學生在各學科專業大賽中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千余項。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我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民辦及獨立學院競賽評估》中,連續3年入圍全國同類院校20強,也是云南省同類高校中唯一上榜的學校。在1999年以后成立的707所新建本科院校中,位列全國第67位,是云南省唯一進入全國100強的新建本科院校。 ??“雙創”教育成果領跑全省高校。學院不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學院的一張靚麗名片。“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探索與實踐”項目,獲云南省第八屆教學成果一等獎。在教育部等國家十三部委聯合舉辦的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學院共獲得國家級3金1銀8銅。金獎數與復旦大學并列在全國2688所高校的第30名,居全國同類高校第一位,云南省高校第一。3次向分管教育的國務院副總理做了工作匯報。學院創業項目獲得2018創業世界杯中國賽區金獎,并與清華大學一道代表中國赴丹麥參加全球總決賽。 ??社會認可度高、聲譽好。2015年以來,學院被教育部授予“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是云南省獲得以上榮譽的四所高校之一,是中國獨立學院和云南省民辦高校中唯一獲得以上榮譽的高校。連續12年被省教育廳評為“大學生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一等獎”,被云南省有關部門授予“云南省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示范院校”“云南省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