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71至171分,位次為356056至25400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71至171區間才能上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廣東考生上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2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3903名;
2、2021年廣東考生上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2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4009名;
3、2021年廣東考生上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4、2020年廣東考生上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6056名;
5、2020年廣東考生上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4115名;
二、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244 | 263903 | 省政府 |
2、2021年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262 | 254009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3、2020年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專科 | 211 | 356056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專科 | 171 | 254115 | 省政府 |
中國師范類大學排名前20
類型序 | 學校名稱 | 類型 | 省市 |
1 | 北京師范大學 | 師范 | 北京 |
2 | 華東師范大學 | 師范 | 上海 |
3 | 華南師范大學 | 師范 | 廣東 |
4 | 南京師范大學 | 師范 | 江蘇 |
5 | 華中師范大學 | 師范 | 湖北 |
6 | 陜西師范大學 | 師范 | 陜西 |
7 | 湖南師范大學 | 師范 | 湖南 |
8 | 東北師范大學 | 師范 | 吉林 |
9 | 浙江師范大學 | 師范 | 浙江 |
10 | 福建師范大學 | 師范 | 福建 |
11 | 上海師范大學 | 師范 | 上海 |
12 | 山東師范大學 | 師范 | 山東 |
13 | 首都師范大學 | 師范 | 北京 |
14 | 江西師范大學 | 師范 | 江西 |
15 | 河南師范大學 | 師范 | 河南 |
16 | 安徽師范大學 | 師范 | 安徽 |
17 | 四川師范大學 | 師范 | 四川 |
18 | 天津師范大學 | 師范 | 天津 |
19 | 西北師范大學 | 師范 | 甘肅 |
20 | 廣西師范大學 | 師范 | 廣西 |
二本最低分的醫科大學名單
學校名 | 學校所在地 | 2022分數 |
河北中醫學院 | 河北 | 435 |
山東協和學院 | 山東 | 435 |
湖北醫藥學院 | 湖北 | 438 |
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 | 遼寧 | 438 |
廣西醫科大學 | 廣西 | 443 |
錦州醫科大學(中外合作) | 遼寧 | 443 |
華北理工大學冀唐學院 | 河北 | 446 |
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 | 廣西 | 449 |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 安徽 | 449 |
吉林醫藥學院(中外合作) | 吉林 | 453 |
遼寧何氏醫學院 | 遼寧 | 453 |
齊魯醫藥學院 | 山東 | 455 |
內蒙古醫科大學 | 內蒙古 | 456 |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 天津 | 457 |
昆明醫科大學(中外合作) | 云南 | 458 |
貴陽康養職業大學 | 貴州 | 459 |
遼寧中醫藥大學 | 遼寧 | 460 |
貴州中醫藥大學(中外合作) | 貴州 | 462 |
浙江藥科職業大學 | 浙江 | 464 |
湖南中醫藥大學湘杏學院 | 湖南 | 464 |
長春中醫藥大學(中外合作) | 吉林 | 465 |
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 | 浙江 | 467 |
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 | 云南 | 469 |
湖北醫藥學院藥護學院 | 湖北 | 469 |
承德醫學院 | 河北 | 470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黑龍江 | 471 |
大連醫科大學中山學院 | 遼寧 | 471 |
寧夏醫科大學 | 寧夏 | 471 |
右江民族醫學院 | 廣西 | 471 |
三、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是經黑龍江省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面向全國招生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現有在校學生7000多人。 學院始建于1958年,2001年由原牡丹江林業學校、牡丹江林業師范學校、牡丹江林業干部學校、東京城林業機電學校、牡丹江林業技工學校五校合并晉升為高職院校。學院占地面積5000萬平方米,其中校園占地面積36.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7.95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優雅,素有“丹江第一園”的美譽。學院有三個校區,設有生態工程學院、家居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城市建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人文學院七個二級學院和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體育教研部、培訓部十個教學部門,是一所集林業、工程、管理、機電、財經、人文教育幾大門類,林科教育特色鮮明的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先后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標兵和省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稱號,是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和黑龍江省示范性高職院校,是黑龍江省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和第二批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也是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木工項目)集訓基地。 學院現開辦43個專業,其中家具設計與制造、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3個專業為國家第二批和省內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家具設計與制造、林業技術、測繪、財經、汽車五個專業群為高水平院校重點建設專業群。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為黑龍江省高水平骨干建設專業。學院參與了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參與了國家地道藥材團體標準的制訂工作,擁有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5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獲得黑龍江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 學院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現有專任教師326人,其中教授53人;博士、碩士和在讀學位教師145人;“雙師”素質教師222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和園林花卉技術專業教學團隊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學院堅持校企協同育人,深度推進產教融合,是黑龍江省林業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國家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團體標準參編單位,全國輕工大家居職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單位。與168家國內大中型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其中100多家企業成為學院“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基地。學院在校內建成了“開放式、共享型”實踐教學基地,目前擁有4個國家級實訓基地、5個省級實訓基地、108個現代化的實訓室和34個設施先進的一體化教室。還擁有食品檢驗檢測中心、森工無人機技術中心、數字化板式家具生產線車間等實訓場所。學院有18人擔任國家各行業指導委員會委員,5人被聘為全國林業科技特派員,32人被聘為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專家庫林業技術專家。55人被各行業聘為專家評審委員會會員。1人被聘為全國輕工行指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林業行指委林業工程類專指委秘書長,在第44、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中擔任木工項目中國專家組組長。 學院注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實施“德育創新工程”,開辦了|修德大講堂,開設“修德創新實驗班”,構建了“大思政”工作格局。同時探索“一專多能”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學院依托“黑龍江林之源高新科技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為學生創新創業搭建平臺。學生在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上捷報頻傳,僅2018年學生就參加省級及以上各類比賽62項,在這些賽事中獲得國家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省級一等獎13項、二等獎23項、三等獎28項。“魯班工匠班”2名學生入選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并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學生徐顏參加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獲得優勝獎,2019年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以“走上世界舞臺的小魯班”為題,對學院進行了連續報道。 雄厚的辦學實力、較高的教育教學質量以及畢業生廣闊的就業前景,吸引了大批學生前來就讀,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在全省高職高專院校中始終位居前列,已經形成了出口暢入口旺的良好局面。 新時代、新征程,學院將秉承“修德強技,樹木樹人”校訓,以“建設職業強校”為發展目標,以“一體強化、兩翼展開、林興特立、德基精技”為發展戰略,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重點,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立足林業、面向龍江,服務東北,輻射全國,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不斷提高辦學水平,為國家職業教育發展和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做出新的貢獻 (數據更新至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