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與開發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廣州中醫藥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廣州中醫藥大學的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在山西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4643名;
2、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7660元/年)(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學制四年)專業在內蒙古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265名;
3、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專業在遼寧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9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421名;
4、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語種不限)專業在上海省份2021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6381名;
5、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專業在浙江省份2019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3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8513名;
6、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7660元/年;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考生)專業在安徽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6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9679名;
7、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專業在山東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7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4826名;
8、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專業在河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8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6424名;
9、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在重慶省份2022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6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6363名;
10、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備注:不招色盲色弱)專業在四川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1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093名;
二、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7660元,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北京 | 綜合 | 化 | 547 | 16414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辦學地點:校本部) | 2019 | 北京 | 理科 | - | 573 | 11350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7660元,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辦學地點校本部) | 2022 | 北京 | 綜合 | 化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校本部) | 2021 | 天津 | 綜合 | 化 | 598 | 13066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不招色盲色弱 | 2020 | 天津 | 綜合 | 化 | 620 | 10256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天津 | 理科 | - | 560 | 10220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語種:不限)(口試:否)(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校本部) | 2022 | 天津 | 綜合 | 化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不招色覺異常(含色盲、色弱)考生)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68 | 30714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盲色弱)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608 | 26325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574 | 30420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59 | 33069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521 | 27240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60 | 21956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523 | 24643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7660元/年)(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學制四年)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 | 508 | 12265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7660元/年)(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學制四年)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 | 557 | 7286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 | 559 | 8954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校本部)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 | 509 | 11595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遼寧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96 | 11421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語種不限)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604 | 8988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辨色力等要求詳見招生章程) | 2019 | 遼寧 | 理科 | - | 584 | 13490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遼寧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86 | 12946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504 | 13962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532 | 14788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吉林 | 理科 | - | 535 | 16346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515 | 13480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536 | 9963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 | 551 | 14129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 | 516 | 25264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上海 | 綜合 | 化 | 497 | 16381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上海 | 綜合 | 化 | 504 | 14678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無色弱、色盲。辦學點:校本部。,語種:不限) | 2019 | 上海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14 | 12259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上海 | 綜合 | 化 | 501 | 17355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55 | 33778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368 | 38346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 | 2019 | 江蘇 | 理科 | - | 361 | 40175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 | 2021 | 浙江 | 綜合 | 化 | 618 | 25564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 | 2020 | 浙江 | 綜合 | 化 | 628 | 21607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634 | 18513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 | 2022 | 浙江 | 綜合 | 化 | 620 | 27986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7660元/年;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567 | 29679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7660元/年;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592 | 26316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者)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561 | 26975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7660元/年;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 | 576 | 17826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580 | 14412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545 | 15995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578 | 15935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593 | 14002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578 | 13702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山東 | 綜合 | 化 | 572 | 36202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0 | 山東 | 綜合 | 化 | 589 | 35785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571 | 34826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山東 | 綜合 | 化 | 567 | 39809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7660元/年;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87 | 35958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7660元/年;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613 | 32658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582 | 26424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7660元/年;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87 | 21982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590 | 19831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570 | 20422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81 | 20291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收費7660元/年)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597 | 16970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567 | 18164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第二學年專業分流)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47 | 72719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地方專項)(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第二學年專業分流)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42 | 78477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第二學年專業分流)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546 | 58616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第二學年專業分流)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530 | 74334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第二學年專業分流) | 2019 | 廣東 | 理科 | - | 506 | 64926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具體專業分流情況請查看學校網站)(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廣東 | 理科 | - | 505 | 65978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第二學年專業分流,不招色盲色弱,住宿費:1800元/學年,辦學地點:校本部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含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第二學年專業分流,不招色盲色弱,住宿費:1800元/學年,辦學地點:校本部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理工類,4年,7660元/年,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550 | 15838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理工類,4年,7660元/年,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593 | 8125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者)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584 | 11203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理工類,4年,7660元/年,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者)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海南 | 綜合 | 化 | 629 | 6093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0 | 海南 | 綜合 | 化 | 642 | 4615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海南 | 理科 | - | 662 | 3997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海南 | 綜合 | 化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化學 | 602 | 14174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576 | 13169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583 | 15059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61 | 16363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備注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589 | 26723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備注:不招色盲色弱)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611 | 20093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備注: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619 | 22229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備注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543 | 56864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544 | 11595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563 | 12778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545 | 14386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區,不招色盲色弱)(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585 | 11196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553 | 26940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614 | 7681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584 | 12411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527 | 20170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551 | 16212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教學地點: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外環東路232號廣州中醫藥大學校本部)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562 | 16907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522 | 22731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480 | 2691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年收費7660元) | 2020 | 青海 | 理科 | - | 454 | 4274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19 | 青海 | 理科 | - | 511 | 2256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包含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不招色盲色弱)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寧夏 | 理科 | - | 478 | 4843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語種不限) | 2020 | 寧夏 | 理科 | - | 506 | 4393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 | 2019 | 寧夏 | 理科 | - | 480 | 8255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寧夏 | 理科 | - | - | -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錄取條件見院校招生章程)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518 | 4883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錄取條件見院校招生章程) | 2020 | 新疆 | 理科 | - | 515 | 6734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 2019 | 新疆 | 理科 | - | 546 | 4964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類專業(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錄取條件見院校招生章程) | 2022 | 新疆 | 理科 | - | 450 | 10063 |
三、廣州中醫藥大學介紹
廣州中醫藥大學辦學基礎為創立于1924年的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1956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廣州中醫學院,是新中國首批四所高等中醫藥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為廣州中醫藥大學。原直屬國家衛生部,2000年轉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管理。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晉級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2020年成為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單位。學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辦學方向、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厚德博學、精誠濟世“的校訓和“崇德遠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篤學精業”的大學精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現有三元里和大學城兩個校區,占地1355畝,建筑面積78萬多平方米。專任教師1608人,其中正高職稱503人,副高職稱513人,有一批以國醫大師禤國維、周岱翰為代表的著名專家教授。設有二級學院15個;2021年招生專業共有21個,有在校學生的專業共有27個。其中,中醫學、中藥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康復治療學七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以及護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心理學、公共事業管理、生物技術、體育教育六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臨床醫學、藥學、護理學、基礎醫學7個一級學科,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科學技術哲學2個二級學科及中醫、中藥學、護理3個專業學位類別(領域)碩士學位授權;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3個一級學科及中醫1個專業學位類別(領域)博士學位授權;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6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25個;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學校是教育部確定的首批實施“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和承擔“中醫拔尖創新人才模式改革試點項目”高校,入選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重經典、強臨床”是學校本科教學最鮮明的特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國首批獲得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規模和培養質量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學校人才輩出,培養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良教授等一批杰出校友,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學校科研工作特色明顯,優勢突出。“脾虛重癥肌無力的臨床和實驗研究” 獲得1992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脾虛證辨證論治的系列研究”獲得200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其標志性成果“脾虛理論及其應用研究傳承與創新”于2017年入選《中國中醫藥重大理論傳承創新典藏》;“中西醫結合治療股骨頭壞死臨床研究”獲得200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學校作為主要成員單位參加了國家“523”防治瘧疾項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