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廣東高考志愿最多可以填報幾個大學及專業
本科和專科錄取批次普通類(物理、歷史)均設1個平行志愿組,分別設置45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數,每個院校專業組設6個專業志愿和1個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選項。藝體類統考設1個平行志愿組,設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設6個專業志愿和1個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選項。
考生根據教育部和省招生委員會有關規定,結合自己選考科目情況、考試成績排位、身體條件及高校招生章程有關要求,合理填報志愿。填報志愿時,須充分考慮志愿風險,因志愿填報不合理或不符合院校專業組招生要求而落選,由考生本人承擔責任。
每批次錄取結束后,視院校未完成招生計劃的情況,省招生辦公室統一組織征集志愿。
高考評卷結束后,按普通類(物理)、普通類(歷史)、藝體類(分體育類、音樂類、美術類、書法類、舞蹈類、廣播電視編導類)及考生成績總分從高到低排序,并在公布成績同時予以公布。符合政策加分的考生,排序時以統考科目成績總分加照顧加分合成分值后參與排序。
根據考生高考成績合成總分(含政策性加分)從高到低確定投檔位序。合成總分(含政策性加分)相同時,比較“3+1+2”考試科目總分(不含政策性加分)高低,高者優先。
“3+1+2”考試科目總分(不含政策性加分)仍相同時,按以下原則進行排列:第1位序,比較語文加數學兩門合計成績高低,高者優先;第2位序,比較語文和數學兩門中的單科較高成績高低,高者優先;第3位序,比較外語成績高低,高者優先;第4位序,普通類專業按選考物理、歷史分開兩類比較物理或歷史成績高低,高者優先;藝體類專業比較術科統考成績高低,高者優先;第5位序,比較兩門再選科目中的單科較高成績高低,高者優先;第6位序,比較兩門再選科目中的單科次高成績高低,高者優先;第7位序,單科成績均相同的同時投檔。
第四章 投檔原則、順序及錄取
平行志愿投檔原則為“分數優先,遵循志愿”。按考生成績排序情況從高到低檢索,排序高的優先檢索,再按考生填報的院校專業組志愿依次逐個檢索投檔;術科考生需文化課總成績(含政策性照顧加分)和術科統考成績雙上線。
平行志愿投檔分預投檔和正式投檔。預投檔只提供生源基本情況。正式投檔為高校提供考生電子檔案。
二、2021年廣東高考志愿填報時間
6月7-9日進行高考,6月26日前發布成績,預計6月27日-7月2日考生填報志愿,7月上旬至8月中旬進行錄取。
上述成績公布、志愿填報和錄取時間均為初步安排,如果有調整,省招辦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三、2021年廣東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廣東新高考填報志愿之歷史數據
廣東新高考的變化是取消文理分科了,且報考院校專業也有了更具體的選科要求限制,因此考生高中的選科組合是會影響考生高考志愿填報專業方面的選擇的。這是值得各位注意的一點;另外不變的地方在于,盡管選科組合很多,但是在劃線投檔錄取也只分物理和歷史,按物理歷史分別劃線,也就是說還是類似于往年的文理劃線投檔,對于往年填報志愿的相關歷史數據還是有參考價值。當然往年文理報考比例和如今的物理歷史比例也有所不同了,往年文理可能是3比7,現在歷史和物理的比例可能是4比6,相對來說更加平衡,而歷史選科組合考生也比之前文科考生有了更大的競爭。
廣東新高考填報志愿之院校專業組
按我們廣東高考來講,原來高考改革前填報志愿是一個院校就是一個志愿,以一所院校+多個專業這些的方式進行志愿填報。改革后,一個院校專業組即為一個獨立的志愿,一個院校專業組即為一個投檔單位。每個院校專業組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1個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選項。可以填滿所有可填志愿,也可以只選擇填報部分志愿。填報方式與之前不同,相同的就是還是平行志愿錄取規則。改革后的填報志愿方面來說,分數位次匹配選科賦予考生更大專業選擇自由度。現在考生和家長不僅要看自己的分數夠報考什么層次的院校,還要根據自己意愿的專業,將錄取分數相近的不同院校進行對比選擇。還要關注院校專業組內調劑的專業選擇自由度。填報難度和工作量也是變得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