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東北大學在廣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西考生上東北大學的分數在542至599分,位次為16849至695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42至599區間才能上東北大學。
一、廣西考多少分能上東北大學
1、2022年廣西考生上東北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849名;
2、2021年廣西考生上東北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8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189名;
3、2020年廣西考生上東北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9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959名;
二、東北大學在廣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東北大學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42 | 16849 | 教育部 |
2、2021年東北大學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83 | 7189 | 教育部 |
3、2020年東北大學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99 | 6959 | 教育部 |
征集志愿分數線會不會降低
第一種情況,人數滿額,屬于考生填報志愿的問題,線上考生較多,不降分。比如陜西二本征集志愿,公布院校計劃缺額,要求達到本科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且尚未被錄取的考生均可填報。線上,未被錄取,兩個條件缺一不可。河南省也規定高考文化成績達到省本科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且當前未被錄取的考生,可補報征集志愿的本科二批院校。
第二種情況,降分只是一種可能。凡高考成績達到本科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未被錄取的考生可填報本次征集志愿。已經被錄取、自愿放棄志愿錄取的考生不得再填報征集志愿。未降分,但還有一條凡高考成績達到我區本科二批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下20分以上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可作為備檔考生填報本次征集志愿。從這個規定上看,減少一次環節,是否降分,邊錄邊看。
第三種情況,線上人數較少。降分,這個一般都在將三本和二本合并錄取的省份。因為,部分院校收費較高,更能體現考生的意愿。這個相對應該更加尊重考生意愿。湖南規定,外省農林、航海、地礦等本科院校和在湘高校若線上生源不足,按考生本次填報的征集志愿從高分到低分降分投檔,降分幅度控制在本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下20分之內。但這些高校含有獨立院校。
450分能報哪些二本軍校
1、450分能報西安通信學院
這個學校偏文科,適合女生報考,男生錄取最低分數450分左右,女生要接近500分。
2、450分能報蘭州交通大學
這所學校主要是為了培養空軍的后備軍官,也就是畢業之后至少是軍官級別,同樣最低錄取分數在462分,蘭州交通大學地處西北,不過在這里讀軍校還是很不錯的。
3、450分能報武警警官學院
它是一所軍事學院,不同于別的公安類警校,它是由武警總部直屬的重點發展院校,同時也是四川省唯一一個軍事學院,坐落于美麗的成都,只要400分多一點都可以報。
三、東北大學最新介紹
東北大學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大學。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兼任校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大學被迫流亡辦學,1949年3月,在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理學院(部分)的基礎上成立沈陽工學院。1950年8月,定名為東北工學院,1993年3月,復名為東北大學,1997年1月原沈陽黃金學院并入東北大學,1998年9月劃轉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學校是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2017年9月,進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在近百年的辦學歷程中,東北大學始終堅持與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同向同行,形成了“自強不息、知行合一”校訓精神。歷史上,東北大學師生曾是“一二·九”運動的主力和先鋒,在建設時期,學校先后研發出國內第一臺模擬電子計算機、第一臺國產CT、第一塊超級鋼以及釩鈦磁鐵礦冶煉新技術、鋼鐵工業節能理論和技術、控軋控冷技術、混合智能優化控制技術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興辦了第一個大學科學園,在技術創新、轉移和產學研合作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 東北大學坐落在東北中心城市遼寧省沈陽市,在河北省秦皇島市設有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學校占地總面積25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80萬平方米。學校現有教職工4473人,其中專任教師2792人。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海外院士4人。國家級人才項目入選者114人,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入選者5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0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4個。學校設有100多個研究機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技基地10個。設有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3個。 東北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門類。工程學學科進入ESI世界前1‰。設有76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15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5個;現有2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2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8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4個工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和1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有19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共涵蓋16個二級學科。學校充分釋放一流學科建設的帶動輻射作用,已形成高峰引領、高原支撐、卓越促進、特色牽動,可持續發展的學科建設格局。 東北大學現有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48000余人。學校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法研究、培養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以《東北大學一流本科教育建設實施方案》《東北大學本科卓越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3)》為標志人才培養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在2015-2019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評估中,學生獲獎總數排名全國第3,總評分名列全國第10。“十三五”以來,東北大學新增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9門,獲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7項。學生獲得創新創業競賽國際大獎358項,國家級獎勵1677項、優秀創新創業項目1315項,專利257項,共有74家學生創業企業落地。學生生源質量、畢業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保持較高水平。 學校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科研方向,鼓勵自由探索,推動協同創新,基礎研究水平穩步提高,技術創新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十三五”以來,學校承擔各類科技項目6650項,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214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國家科技獎勵9項,省部級一等獎61項;獲得國家專利3824項,其中發明專利3390項;被三大檢索收錄的論文共22559篇。 學校在技術創新、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方面形成了獨特的比較優勢,探索出了一條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實現了學科、人才、科研、產業良性互動發展。學校入選首批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試點示范基地及國家發改委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百佳案例。2017-2018年科技成果轉化交易額直屬高校排名第5位。學校堅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命健康和交叉科技前沿等領域,推動大學科學園建設,為東北大學服務國民經濟建設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奠定了新的重要基礎。 學校面向世界,開放辦學,先后與37個國家和地區的249所大學、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建有5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3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1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在白俄羅斯創建全球首個科技孔子學院,設有波蘭研究中心、澳大利亞研究中心、歌德語言中心、美國文化中心等跨文化學術交流平臺。持續推進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與國際化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年均聘請約600位海外知名專家來校講學或合作科研,每年派出師生約1500人次赴50余個國家和地區國開展國家公派、科研合作、聯合培養、海外實習等海外交流項目。現有在校國際學生人數845人。 學校始終堅守立德樹人初心、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以堅強有力的黨建工作引領一流大學建設,先后兩次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入選首批10所“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創建單位、首批10所“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首批10所“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試點高校和第二批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 面向未來,東北大學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繼續遵循“教育英才”的辦學宗旨,圍繞辦學目標和定位,堅定地走“創新型、特色化、開放式”發展道路,為建成“在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中起引領作用的‘*、世界一流’大學”而不懈努力。 (數據截止日: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