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在廣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西考生上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的分數在238至245分,位次為210073至12549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38至245區間才能上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
一、廣西考多少分能上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
1、2022年廣西考生上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0073名;
2、2021年廣西考生上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3、2020年廣西考生上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4、2022年廣西考生上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5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9609名;
5、2021年廣西考生上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5494名;
6、2020年廣西考生上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二、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在廣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238 | 210073 | 市教委 |
2022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256 | 139609 | 市教委 |
2、2021年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 | - | 市教委 |
2021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245 | 125494 | 市教委 |
3、2020年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 | - | 市教委 |
2020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 | - | 市教委 |
醫學類二本大學排名整理
排名 | 學校名稱 | 院校類型 | 批次 |
1 | 安徽醫科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2 | 大連醫科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3 | 福建醫科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4 | 河北醫科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5 | 廣東醫學院 | 醫學類 | 二本 |
6 | 昆明醫科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7 | 廣東藥學院 | 醫學類 | 二本 |
8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9 | 山西醫科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10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11 | 廣西醫科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12 | 成都醫學院 | 醫學類 | 二本 |
13 | 徐州醫學院 | 醫學類 | 二本 |
14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15 | 遼寧醫學院 | 醫學類 | 二本 |
16 | 西安醫學院 | 醫學類 | 二本 |
17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18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19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醫學類 | 二本 |
20 | 貴陽醫學院 | 醫學類 | 二本 |
高考錄取通知書多久能到
錄取的工作是分很多個步驟的,就像考生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查到自己的錄取結果,錄取通知書也一樣,考生所在地的不同,錄取通知書到手的時間也會不同。
相對來說,提前批次的通知書會在7月10號左右就會寄出,本科和專科批次也將陸續開始發放。從7月初開始,直到8月份結束,都是大學錄取通知書派送工作的時間。
在等待錄取通知書到來的期間,一定要保證手機通話暢通,以免錯過快遞員的好消息,可以第一時間收到自己等待已久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三、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是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教育部備案,重慶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一所資源環境專業特色鮮明的高等職業學校。學校是重慶市工程師協會副會長單位、重慶環境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會單位、重慶職教協會常務理事單位、重慶市高教學會財經分會副理事長單位。 學校位于中國石刻之鄉、西部五金之都的重慶市大足區,現有占地面積約438畝,規劃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擁有包括教學樓、實驗實訓樓、圖書館、足球場、籃球場、學生公寓、食堂、超市等完善的教學、運動、生活基礎配套設施。 學校領導班子主要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教授構成,具有專家治校,教授治學的優勢。學校現有一支理論基礎扎實、具有較強教育技術和能力的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占25%;學校從企業聘請行家能手擔任雙師型教師,聘請環保行業的著名專家、學者以及行業一線工程技術人員為兼職客座教授。 學校現設有生態環境學院、智能工程學院、管理與健康學院、教育與體育學院等6個二級學院。按照環境保護全過程管理的理念,重點建設從環境保護源頭清潔生產到中間循環經濟再到末端工程治理及其延伸專業全覆蓋的專業群;重點構建“生態環境”+“大數據”+“汽車工程”+“財經商貿”+ “大健康”+“學前教育”相互融合的六大專業集群。目前開設環境工程技術、環境管理與評價、金融科技應用、學前教育、綠色低碳技術、大數據與會計、藥品經營與管理、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工程造價、大數據技術、環境藝術設計、汽車電子技術、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生態環境修復技術、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建筑室內設計、社區康復、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市政工程技術、數字媒體技術、休閑體育等26個專業。其中,環境評價與咨詢服務專業是目前我市高職院校唯一開設的專業,環境工程技術專業獲首批市級教學資源庫建設立項。 學校高度重視政校企合作,重視實訓基地建設,已與政府部門、50家企業、13家幼兒園簽訂了政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協議。雙方在專業建設、實訓基地建設、課程建設、頂崗實習、師資培訓、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等方面開展了廣泛合作并覆蓋所有專業。與北京高能時代環境公司、國家電投集團兩江遠達節能環保有限公司、重慶市九升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立信(重慶)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汽車集團、浙江同創設計公司、重慶金土地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和重慶納川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簽訂了訂單式培養合作協議;同時引進企業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斷創新機制;按照崗位需求共同制定課程標準,開發專業核心課程和教材;開展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使政校企深度融合,協同育人。 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確立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理念,秉持“手腦并用、創新世界”的校訓,加強內涵建設,凝練辦學特色,走產教融合、政校企園合作之路,推行以就業為導向、工學結合、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的培養,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把建成資源環境專業特色鮮明,有較高知名度和一定影響力的高等職業學院,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