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銀川科技學院在廣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西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的分數在367至400分,位次為124403至3725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67至400區間才能上銀川科技學院。
一、廣西考多少分能上銀川科技學院
1、2022年廣西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4403名;
2、2021年廣西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7755名;
3、2020年廣西考生上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6961名;
4、2022年廣西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4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620名;
5、2021年廣西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252名;
6、2020年廣西考生上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705名;
二、銀川科技學院在廣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銀川科技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367 | 124403 | 省教育廳 |
2022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46 | 41620 | 省教育廳 |
2、2021年銀川科技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384 | 107755 | 省教育廳 |
2021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43 | 37252 | 省教育廳 |
3、2020年銀川科技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385 | 106961 | 省教育廳 |
2020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00 | 41705 | 省教育廳 |
平行志愿還有沒有第一志愿
平行志愿是第一志愿里有多個平行志愿,即本批次填報的志愿都看作第一志愿,但是錄取時會從前到后錄取,即靠前志愿可以填一下沖刺的學校,然后是穩妥學校,之后是保底學校。
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填報沖一沖的院校是可以的,風險就是可能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而不服從調劑就面臨退檔;因此不太適合目前考生填報了。而第一志愿直接就填報保底志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除非是那些接近分數線的考生,穩和保根本就沒什么區別的那種情況下,也可以直接填報保的志愿。
什么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指考生所選A、B、C、D等志愿,他們之間是平行關系。將達到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按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由計算機對每個考生所填報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檢索。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是志愿并列、位次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
對同一科類分數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進行一次性投檔,即所有考生排一個隊列,高分者優先投檔。每個考生投檔時,根據考生所填報的院校順序,投檔到排序在前且有計劃余額的院校。
高考剛過二本線應該怎么報考大學
剛過二本線的考生在報考志愿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考慮自己想上二本還是三本,其實在小編來看,如果不能夠保證二本學校被錄取的情況下,大家可以選擇一個比較好的三本大學,畢竟這也是一個能夠保證自己能夠上大學的機會,一些三本大學實際上和二本大學相差不大的,雖然二本大學在就業上的等方面會比三本大學更加吃香一些,但是如果你的成績在選擇二本大學上是比較困難的話,選擇三本也不免是一個比較好的出路。
對于這類高考剛過二本線的學生,我們要是想要上二本院校的話,那么我們只能考慮一些偏遠地區的二本大學中的冷門專業,這樣自己能夠被錄取的幾率也是能夠提升的,如果你不喜歡報考的專業也是沒關系的,我們可以在被錄取之后在大學期間進行轉專業,所以大家只要能夠保證被錄取,其它的專業方面在學校還是能夠調劑的。
三、銀川科技學院最新介紹
銀川科技學院(原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本科層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坐落于銀川市西夏區,位于寧夏高教園區內,地理環境優越,校園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建設”原則,經過10余年的建設與發展,目前已建設成為千畝校園、萬余名師生的應用型大學。 建校以來,學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質量優先、特色鮮明、人民滿意”的辦學理念,重視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致力于培養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技素養和人文精神以及較強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辦學目標明確、定位清晰、辦學條件達標、辦學特色鮮明、教學管理規范,為轉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建校以來,學校共培養本科畢業生近2萬人,其中寧夏生源占比60%左右,近三年畢業生年終就業率在84%左右,為優化區域高等教育布局結構、提高毛入學率和就業率,以及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做出了積極貢獻。 多年來,學校植根西北大地,以執著的教育情懷,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先后榮獲“銀川市園林式單位”、“銀川市節水型學院”、“自治區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自治區五四紅旗團委”等稱號。2011年,被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評選為“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2012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17年,被自治區列為首批整體轉型試點高校;2017年,被銀川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級文明單位”;2018年,被教育部授予“國防教育特色學院”,同年機電系第二黨支部入選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2019年,被自治區教育廳列為“依法治!、“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單位;2020年,榮獲“自治區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先進集體”;2020年,分別榮膺環球網“2020年度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榮譽稱號,央視網“2020年就業競爭力示范高校”榮譽稱號;學校連續6年被新華網教育論壇分別評為年度“社會影響力獨立學院”、“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綜合實力獨立學院”等榮譽稱號;2021年1月,教育部驗收通過信息工程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為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更新時間: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