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中華女子學院在廣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西考生上中華女子學院的分數在444至474分,位次為66110至1426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44至474區間才能上中華女子學院。
一、廣西考多少分能上中華女子學院
1、2022年廣西考生上中華女子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5872名;
2、2021年廣西考生上中華女子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5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1347名;
3、2020年廣西考生上中華女子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6110名;
4、2022年廣西考生上中華女子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566名;
5、2021年廣西考生上中華女子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261名;
6、2020年廣西考生上中華女子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7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490名;
二、中華女子學院在廣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中華女子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44 | 65872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2022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510 | 16566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2、2021年中華女子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56 | 61347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2021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512 | 14261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3、2020年中華女子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49 | 66110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2020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74 | 15490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高考志愿可以填多少個
高考一共能報6個平行志愿,可以報6個學校,每個學校專業可報6個。平行志愿有三個“一”,一個是同一批次,一個是一個投檔時間段內,再一個是可以填幾個并列的院校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是志愿并列、位次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
高考志愿可以填寫數量如下:
1、新高考地區(14個省市):
1)福建、江蘇:最多可填40個志愿;
2)廣東、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個志愿;以上5個省份都是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每個志愿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一個“是否服專業調劑”選項。
3)河北、重慶:最多可填96個志愿;
4)遼寧:最多可填112個志愿;以上3個省市都是以“專業(類)+院!睘閱挝,1個專業(類)+院校就是1個志愿,沒有專業服從調劑選項。
5)上海、海南: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最多可填24個志愿;
6)北京: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最多可填30個志愿;
7)浙江:以一所學校的一個專業(類)作為一個志愿單位,最多可填80個志愿;
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高考平行志愿是高校招生錄取投檔的一種方式。簡單來說,可以總結為分數優先、遵循志愿。即一個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
高考平行志愿錄取時,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對同一科類分數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進行一次性投檔,即所有考生排一個隊列,高分者優先投檔。每個考生投檔時,根據考生所填報的院校順序,投檔到排序在前且有計劃余額的院校。
考生所填報的平行志愿的多個院校仍有自然順序。檢索考生所填報的幾個院校志愿時,是按考生填報志愿時排列的院校自然順序依次進行的。
友情提示:若想知道更多平行志愿的內容和數據,可在訪問“高考助手網志愿”查詢更多相關信息。
三、中華女子學院最新介紹
中華女子學院(以下簡稱學校)是全國婦聯所屬、教育部批準備案的全國第一所公辦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學校,前身是1949年由蔡暢、鄧穎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輩創辦的新中國婦女職業學校。1995年,學校遷址并啟用現校名。1996年,學校開始舉辦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學校由成人高校轉制為普通高校。2019年,學校正式加掛“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牌子,學校發展邁入新的歷史階段。 學,F有教職工477人、全日制在校生5248人[1]。設有社會工作學院、法學院、管理學院、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藝術學院、文化傳播學院、女性學系、金融系、外語系、計算機系、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體育部等教學院系部。設有1個社會工作專業碩士點,24個本科專業,涵蓋法學、教育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工學7個學科門類。學前教育、法學2個專業為北京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社會工作、學前教育、女性學3個專業成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和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學前教育和女性學2個專業是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校目前正在根據婦聯改革要求對機構設置和學科專業進行調整、優化。 學校堅持*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路線方針,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始終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與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同行、與世界婦女進步事業發展同向。學校歷經多次跨越發展,確立了辦學定位:著力強化婦聯干部、婦女干部培訓主責,建好建強婦聯干部培訓基地;著力打造優勢學科,成為培養服務社會、家庭和婦女群眾的人才搖籃;著力在國際婦女發展和性別平等教育事業中彰顯*,成為中國婦女民間對外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著力發揮婦女研究智庫作用,成為**婦女理論和家庭建設研究基地。 學校自建校始一直承擔婦聯干部、婦女干部教育培訓工作。25年來共培訓各級各類婦聯干部、婦女干部377期2萬多人次。2019年以掛牌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為新的起點,聚焦培訓婦聯干部、婦女干部主責主業,強化婦女干部培訓職能,全面承擔婦聯、婦女干部培訓工作。 學校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識、國際視野和知性高雅的應用型女性人才。擁有一批國家級省部級教學團隊、教學名師。學校教師深度參與婦女兒童家庭相關法律、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婦女/性別研究形成優勢和特色。學校設有全國第一個設立的女性學專業、聯合國副秘書長任榮譽教授的全球女性發展研究院、全國唯一的中國女性圖書館及家庭建設研究院。學校是商務部發展中國家婦女人才短期培訓項目和碩士學歷學位項目實施單位、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項目實施單位,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聯合教席單位、中外女校校長論壇發起單位、世界女子教育聯盟成員、中國女子高等院校聯盟理事長單位。 著眼未來,學校將繼續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環境美!钡闹涡7铰,以全面落實培訓婦聯干部、婦女干部的主責主業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統領,深化綜合改革,破解發展難題,厚植辦學特色,在新時代黨的婦女培訓與教育事業的征程中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1] 教職工和全日制在校生的統計結果截止到2020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