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桂林信息科技學院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在內蒙古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6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4328名;
2、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在黑龍江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8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7284名;
3、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在安徽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4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3421名;
4、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在江西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6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8107名;
5、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在湖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0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1573名;
6、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在湖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2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2811名;
7、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在廣西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6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4730名;
8、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在海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377名;
9、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在重慶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4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9816名;
10、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學地點: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桂林市花江高校科技園區東陽路三號)專業在陜西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1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4109名;
二、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 | - |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 | 362 | 54328 |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 | 388 | 67284 |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技 | - | - |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技 | 525 | 128754 |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444 | 133421 |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463 | 88107 |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404 | 111573 |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425 | 122811 |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368 | 114730 |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 2019 | 海南 | 理科 | - | 521 | 20377 |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440 | 79816 |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447 | 81588 |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教學地點: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桂林市花江高校科技園區東陽路三號)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410 | 104109 |
三、桂林信息科技學院介紹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學校前身桂林電子工業學院信息科技學院創建于2001年,2004年,教育部下文確認學校為獨立學院,2006年,學校更名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2021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轉設為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更名為“桂林信息科技學院”。學校傳承、賡續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科、專業優勢,經過20年的發展,目前已逐步形成以工為主,信息學科優勢突出,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經濟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本科院校。學校面向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在校生12500余人。現已開設信息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商學院、創意設計學院、外貿與外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數學教研部、體育教研部9個二級單位33個專業。辦學定位。立足廣西,面向全國,服務行業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建成以工為主,信息學科優勢突出,多學科協調發展,在全國同類院校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求學環境。校園環境優美,學習、生活條件完備。學校先后獲得“全國綜合實力獨立學院”“全國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突出單位”“廣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學校安全文明校園”。學生食堂和公寓被評為“廣西高校示范性標準化學生食堂”和“廣西高校示范性標準化學生公寓”。專業建設。秉承“面向行業、技術引領、能力導向、產教融合”的專業建設理念,學校始終以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大力推動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建設,構建起“大數據與網絡安全、電子信息技術、智能制造及其裝備、互聯網營銷、數字創意設計”等八大專業集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群為廣西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首期試點專業群。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市場營銷四個專業被列為廣西民辦高校重點支持建設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專業被評為自治區一流本科專業。《C語言程序設計》《云計算和服務器應用》《管理學》《逆向工程技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專題設計討論》被評為自治區一流本科課程。平臺建設。分別與TI、NI、訊方等公司合作,獲28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建立了通信等6個不同學科類別的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1個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和1個大學生愛心茶室。工程技術人才實踐教育基地被評為“自治區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被評為“廣西高校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被評為首批廣西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示范中心。加入了全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進一步助推學校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進程。人才培養。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的辦學理念,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