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廣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西考生上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86至186分,位次為199048至14830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86至186區間才能上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一、廣西考多少分能上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廣西考生上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9048名;
2、2021年廣西考生上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3、2020年廣西考生上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4、2022年廣西考生上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8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8309名;
5、2021年廣西考生上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6、2020年廣西考生上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二、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廣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262 | 199048 | 省政府 |
2022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186 | 148309 | 省政府 |
2、2021年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2021 | 廣西 | 文科 | ? | - | - | 省政府 |
3、2020年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 | - | 省政府 |
2020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一本a與二本a的不同
一本和二本的不同:
學校類型、資源不同,一本大學基本都是985、211、省重點大學,而且師資力量也比二本大學好。
錄取時間不同,一本錄取完才會開始錄取二本。
一本大學比二本大學同學的起點要高,很多大企業招的都是一本大學的同學,二本大學同學可能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a類和b類的不同:
等級不同:在同一批次院校之間,總體上A類優于B類。
招生生源不同:本a是面向全國生源進行招生的院校,在全國都有較好的生源。本B通常都是省屬的歷年生源比較好的在某個學科有強人之處的學校。
性質不同:一般情況下,本a指的是公辦類大學,學費較低,是大部分家庭所能承受的,而本b一般為民辦類學校,學費偏高。
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種新的投檔錄取模式,即一個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
錄取時,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對同一科類分數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進行一次性投檔,即所有考生排一個隊列,高分者優先投檔。每個考生投檔時,根據考生所填報的院校順序,投檔到排序在前且有計劃余額的院校。
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與單個志愿的投檔規則不一樣,目前各省大都是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投檔,即誰的分數高,在平行志愿投檔時就占有優勢,優先投檔。
投檔時,計算機投檔系統將嚴格按照考生的特征成績分數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從高到低順序逐個檢索、投檔。
三、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是2003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前身為1952年創立的內蒙古工業學校和內蒙古水利學校。學院是國家優秀骨干高職院校,自治區優質?聘叩嚷殬I院校(自治區排名第一),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全國首批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全國職業院校校長培育基地,學院是第六屆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主席團成員,教育部職業院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成員單位。2019年成為自治區唯一入選全國56所“*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立項建設單位。 學院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高職園區,新校區占地837畝,建筑面積29.17萬平方米,辦學規模1萬人。學院擁有一支專兼結合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207人,碩士及以上學歷和學位259人,自治區“教學名師”13人、“教壇新秀”12人、自治區“優秀教學團隊”15個,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80%以上。 學院設有機電工程系、電氣工程系、能源與材料工程系、水利與土木工程系、車輛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經濟與管理工程系共7個教學系,開設48個專業,形成了與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冶金、智能制造等支柱產業高度匹配的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和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個“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及熱能動力工程技術、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大數據技術、汽車電子技術、大數據與會計、旅游管理等6個骨干專業群,其中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等5個專業為國家骨干專業。 學院擁有雄厚的實踐教學基礎,建有4個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5個具有教學和生產雙重功能的“校中廠”實習實訓基地,10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181個模擬、仿真實訓室,302個校外實訓基地,教學儀器設備17815臺(套),總值3.38億元。學院設有國家級職業技能鑒定所,是全國最早實行畢業生雙證書制的高職院校之一,也是全國首批百所職業院校推進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國家級試點工作的高職院校。2019年學院獲批教育部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目前已建有15個證書考核站點。 學院于2009年成立校企合作發展理事會,2013年成立“內蒙古機電職業教育集團”,充分發揮“政、行、企、!备鞣絻瀯荩⻊战洕鐣l展的能力不斷增強,集團辦學的集聚效應逐步顯現,2020年機電職業教育集團成功入選全國第一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學院先后與烏海市、霍林郭勒市等6個地方政府開展“政園行企校”深度合作,與16家企業共建“高鋁資源學院”、“華數學院”、“達內學院”、“利豐學院”等特色產業學院,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專業建設、課程改革、“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以及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成效顯著,形成“雙主體”育人模式,畢業生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校企共建智能制造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為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升級提供技術支撐,成為教育部首批工業機器人領域職業教育項目;成立技能大師工作室,搭建高技能人才交流平臺,開展技術交流、技術服務等,推動實踐教學改革、促進技術成果轉化;校企合作共建中國焊接協會機器人焊接培訓基地,開展技術研究和咨詢、技能培訓和鑒定等,被認定為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學院與集團內24所中職學校合作,實施“3+3”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搭建人才培養立交橋,推進自治區中高職教育有效銜接。2020年學院牽頭成立了自治區首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校企合作促進會,探索職教集團實體化運行模式,為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搭建了有力的支撐平臺。 學院始終堅持“立足內蒙古,輻射全國,主動服務自治區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的人才需求,培養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的辦學定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育人環境,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2017年以來,學生共獲得國際級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國家級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7項、二等獎18項、三等獎32項,自治區級職業技能大賽各類獎項100余項;獲得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特等獎 1 項、一等獎 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0項,自治區級創新創業大賽各類獎項215項。2020年,能源與材料工程系機械制造與自動化(3D打印方向)1901班王曉波同學獲全國首屆職業技能大賽增材制造項目第四名,并獲得全國“技術能手”、“西部技能之星”榮譽稱號。 學院積極拓展對外交流與合作,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政府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國際學院簽署合作意向書,與美國波士頓教育國際學院簽訂合作協議并掛牌設立“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波士頓教育基地”。服務國家“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與中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我院成立了“中航國際—內蒙機電非洲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在肯尼亞掛牌成立了“東非職業教育聯合培訓基地”,先后為肯尼亞、加納、贊比亞、剛果、烏干達、馬拉維等7個非洲國家提供職業教育技術支持與服務。 學院辦學成績顯著,先后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職業院!皩嵙暪芾50強”、全國職業院!爱a教融合50強”、全國機械行業“十三五”思想政治工作50強等;馬克思主義教研部直屬黨支部獲評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建成自治區首個國家級“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頂崗實習管理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獲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給水系統投運》教學團隊獲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入選首批全國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典型案例、第二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以及國家級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育項目等。 學院經過近七十年的辦學積淀,薪火相傳,匠心育人,傳承了“篤學勵志、精技強能”的校訓,形成了內機電人“艱苦奮斗、勇于攀登、搶抓機遇、永不言棄”的精神,打造了一批能源、冶金、智能制造、水利類特色專業,造就了一批高質量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培養了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學院豐厚的辦學底蘊,雄厚的辦學實力,鮮明的辦學特色,科學的辦學理念,顯著的辦學成效,為培育新時期裝備制造、能源、冶金、水利等行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正昂首闊步、信心滿懷朝著創建*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目標邁進! (數據截止至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