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在廣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西考生上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的分數在219至457分,位次為194456至2008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19至457區間才能上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一、廣西考多少分能上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1、2022年廣西考生上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6707名;
2、2022年廣西考生上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32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9127名;
3、2021年廣西考生上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1746名;
4、2020年廣西考生上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5893名;
5、2020年廣西考生上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2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4456名;
6、2022年廣西考生上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4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1248名;
7、2021年廣西考生上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3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9434名;
8、2020年廣西考生上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45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083名;
二、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在廣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01 | 96707 | 市政府 |
2022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324 | 159127 | 市政府 |
2022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409 | 61248 | 市政府 |
2、2021年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07 | 91746 | 市政府 |
2021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301 | 165721 | 市政府 |
2021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53 | 33222 | 市政府 |
2021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395 | 59434 | 市政府 |
3、2020年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16 | 85893 | 市政府 |
2020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219 | 194456 | 市政府 |
2020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57 | 20083 | 市政府 |
高考報考軍校有哪些條件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忠于祖國,熱愛軍隊,志愿從事國防事業,未參加過任何非法社會團體和組織;
2、道德品質優良,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未受過紀律處分,無違法違紀行為;
3、身體健康,男生要求身高165厘米以上,體重50公斤以上,但不得超過標準體重百分之25,女生要求身高162厘米以上,體重45公斤以上,但不得超過標準體重百分之15。每一眼裸眼視力在4.6以上,矯正視力在4.9以上。紅綠色盲、色弱者不可報考。無傳染性疾病等;
4年齡在二十周歲以下。
5、軍校只招收高中應屆畢業生。
6、考生必須參加面試:
面試的要求包括:發育正常,體形勻稱;面部無明顯疤痕,無文身;語言表達流利,無口吃;表情自然,舉止文明有禮,衣著整潔得當,動作協調自然;報考動機明確,愿為祖國國防事業獻身。
高考志愿如何選學校
一、學校概況不能略掉
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去了解學校的性質、層次、辦學類型、收費標準。對于設有分校及多個校區的院校,考生要關注考生在哪個校區就讀,其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的印章是否帶有分校或校區的字樣。
二、錄取原則不能馬虎
如調檔比例、退檔情況、加分政策、專業級差、身體受限、外語語種、專業報考等具體要求,每個學校的招生章程都會給出明確的調檔比例、退檔情況等錄取標準。
當你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數時,你就可以對比二者的齒輪是否吻合,用調檔分數線和自己高考分做比較,這會大大提高你的高考志愿錄取率。
三、單科成績不能忽視
有的高分考生,拿到高考成績單的時候,看見總分500多或600多,達到了理想院校的調檔線時就得意忘形,以為自己一定有希望了。哪知,最后卻還是因為沒注意《招生章程》里的單科成績,填錯了志愿,導致高分落了榜。
三、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最新介紹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是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國內第一所應用技術大學,其前身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由始建于1985年的原天津中德現代工業技術培訓中心與原天津企業管理培訓中心合并組建,是中國與德國、日本、西班牙三國政府在職業教育和培訓領域最大的合作項目。學校坐落在渤海之濱的天津海河教育園區,隸屬于天津市政府。學校是“天津市2017-2020年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高校”,被市政府確定為世界一流應用技術大學建設單位,明確建設目標“到2030年,力爭成為世界一流應用技術大學。” 2013年5月,**、*、中央**考察海河教育園區天津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與我校師生親切交流。10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訪德國參加第七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期間,將我校學生親手制作的“魯班鎖”作為國禮贈送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大大提升職業教育影響力。2008年6月、2013年6月及2017年5月,時任*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全國技能大賽期間三次視察我校。2011年4月,時任市委書記張高麗、時任教育部副部長魯昕等有關領導蒞臨學校,對新校區的規劃、設計、建設、搬遷工作給予充分肯定。2017年4月,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長陳昌智親切會見學校有關領導。2018年10月,*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出席瀾湄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揭牌儀式,對學校工作給予高度肯定。2020年4月,時任天津市市長張國清到校調研。 學校占地面積1000畝,建筑面積29.73萬平方米,教學做一體化的實驗實訓場所365個,全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兩萬余臺套、價值逾5億元人民幣,其中大量是由德國、瑞士、西班牙引進的先進生產型設備,擁有天津市工程技術中心、天津市科普基地等省部級科研平臺4個,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天津天鍛壓力機有限公司、英業達集團(天津)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等共建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協同創新中心、天津市企業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15個,與中國民航大學共建“航空宇航特色學科群”。遵循“用高端裝備、先進技術培養最優秀的人才”實踐教學的理念,圍繞制造業和制造服務業打造多類型、產教融合型“教學工廠”。 學校現有先進制造技術、自動化技術、航空航天技術與服務、交通技術與服務、軟件與通信技術、新能源、經貿管理、文化創意與技術、應用語言等9大應用型學科專業組群,現有本科專業21個,高職專業25個,已形成以工學為主,管理學、藝術學協調發展的專業布局。著力建設機械領域專業碩士學位點,與天津理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1508名,其中學歷留學生89名。非學歷教育培訓規模近三年累計8.5萬人次。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720名,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40%,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84%。每個專業組群均配備外籍專家和客座教授,現有校特聘教授12人,客座教授60余人,先后在學校工作過的百余名外籍專家中,有5名獲國家友誼獎、7名獲天津市海河友誼獎。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擁有天津市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省部級教學名師、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人選等一批高層次人才;專任教師中75%具有企業工作經歷,擁有國家級技術能手3人,省部級技術能手4人,建有天津市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7項,建成國家級精品課1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9門,策劃、設計、承辦、實施全國性技能賽項31項,先后獲得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校長獎、優秀學校獎、杰出教師獎和理論研究獎。近年來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07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15項,授權專利751項,2017-2020年派出科技特派員服務企業448人次,獲得資助經費數連續4年位居天津市各高校第一;在天津市率先建立高校社科聯組織“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成立天津中華職業教育社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工作委員會。 經過30余年辦學實踐,學校形成以國際合作、校企合作、創新創業為三大支柱的辦學特色。在中德、中日、中西政府級項目合作的基礎上,學校拓展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新加坡、韓國、柬埔寨、泰國、印尼、古巴、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合作,獲批教育部“中德(天津)職教合作示范基地”,獲批天津市外國專家局天津市引智示范基地、天津市外國留學生實習實踐基地,獲批工信部“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智能制造培訓基地試點示范”,獲“國家引進外國智力示范單位”稱號,設立天津市首個專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中西機電工程學院。學校主動對接產業發展,近年來,成功實施大火箭、空客、天津航空、博世力士樂、大眾變速器、弗蘭德、菲尼克斯、GF、麥格納、CSIP、森精機機床、NZWL、Schlote、中科曙光、海爾等重大校企合作項目,舉辦不同模式的訂單班90余期,定向培養技術技能人才3000余人。學校系統構建“政、產、學、研、資、用”六元協同的教育生態系統,獲批科技部第三批“國家級眾創空間”,教育部第三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與津南區政府合作共建“創新創業成果轉化中心”,累計注冊企業299家。 學校堅持在服務中求支持,在貢獻中求發展,主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支援建設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在柬埔寨設立瀾湄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暨柬埔寨魯班工坊,積極推進尼日利亞魯班工坊建設;服務“制造強國”戰略,依托瑞士GF、德國菲尼克斯、深圳固高科技、天鍛科技等一流企業,打造“雙創平臺”;服務精準扶貧戰略,支援貴州畢節職業教育,參與和田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對口幫扶酒泉職業技術學院、衡水職業技術學院,招收新疆雙語班學生,結對幫扶困難村。 學校秉承“崇實 求精 致良知”的校訓和“海納百川 敬業樂群”的中德精神,始終堅持聚焦工業發展需求,傳承“精益求精、誠實守信”的工匠精神,致力于培養“政治過硬、技能精湛、誠實守信、理性平和”的高級技師、一線工程師、大國工匠。當前,學校正在積極探索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全力推進世界一流應用技術大學建設。 (數據截至2020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