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在廣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西考生上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的分數在369至400分,位次為118543至9649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69至400區間才能上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一、廣西考多少分能上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1、2022年廣西考生上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6138名;
2、2021年廣西考生上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6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8543名;
3、2020年廣西考生上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6495名;
二、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在廣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377 | 116138 | 省教育廳 |
2、2021年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369 | 118543 | 省教育廳 |
3、2020年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00 | 96495 | 省教育廳 |
輸入高考成績ai預測大學網站推薦
輸入分數預測大學--高考升學官網
高考升學網志愿可查詢全國3730所院校的詳細信息,歷年分數線、招生計劃、開設專業、就業情況、學費信息、創建時間、重點學科、隸屬機構、學校類型、學校規模、博士點數量等介紹,幫助考生填報志愿。
輸入分數預測大學--高考助手網
高考助手網志愿是款對于高考生實用的高考志愿填報助手,幫助高考考生填報最合適的志愿,提升被理想中的大學、專業錄取的成功率。根據考生的成績以及自身的意愿還有歷史院校專業錄取線,智能生成填報推薦,提供多種志愿方案。
高考高考助手網志愿有用嗎
高考助手網志愿網站有用。以下是高考助手網志愿的功能及特點:
1、網站收錄了海量的大學院校和專業,將其分類為院校庫、專業庫、職業庫、備選庫等;
2、網站的所有資源和數據都分類齊全,一目了然,考生可以根據分類在對應的分類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
3、每一所院校的歷年分數走勢的錄取數據信息采用折現表來展示,數據和變化情況清晰明了。
財經大學推薦院校
1.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是我國最好的財經大學,分數極高,超過了大多數985院校,雖然它只是211大學。而且上財位于上海,區位極佳,在全國的認可度和影響力都非常高。
2.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位于北京,也是頂級財經名校,與上財貿大合稱“兩財一貿”。
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貿大在財經大學屆和浙大在全國的地位差不多,前三的水平和實力。
4.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坐落于錦官城,四川成都。西財在西南地區的影響力首屈一指,也是一所頂尖的財經大學。
5.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大位于湖北武漢,與西財不分上下。
三、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最新介紹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為全日制普通本科獨立學院,合作雙方為中山市人民政府和國家重點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A類高校電子科技大學。學校建校至今已有35年的辦學歷史。前身為1986年成立的中山大學孫文學院;1995年,學校更名為中山學院,實行省市共管,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2002年至今,合作雙方共同舉辦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2017年至2020年,學校先后被遴選為“廣東省首批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省市共建”高校、廣東省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建設高校。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使命,秉承“厚德、博學、求是、創新”的校訓,發揚“敢為天下先”和“愛國奉獻”的精神,以“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文化興!睘槿蠛诵膽鹇,堅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自主創新和服務地方能力”雙輪驅動,深入推進落實“省市共建”、“應用型轉型試點建設”和“沖補強”提升計劃各項任務,以教育服務地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宗旨,集中優勢力量和資源,選準方向、抓好重點,創新機制,加快將學校建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學,F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學生人數近1.8萬人,錄取分數、投檔率位居同類院校前列。設有電子信息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材料與食品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管理學院、經貿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等11個二級學院(教學部)。 (一)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 學校積極融入到區域創新驅動戰略中,集中優勢資源,凝練特色與優勢,以目標導向推進學科建設落地生效,“計算機應用技術”為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為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為廣東省重點培育學科,省重點學科數量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在學科建設的帶動下,逐步形成了以電子類專業,工、管為主干,工、管、經、理、文、法、藝協調發展的專業布局,學,F有40個本科專業,其中,“電子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電子商務”5個專業為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工商管理、法學、電子商務、產品設計、英語、應用化學、物流管理”等17個專業為廣東省優質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軟件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4個專業通過IEET工程教育認證。 (二)不斷提升的人才培養質量 學校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凸顯“實踐+創新”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構建了包括“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多元教育”的“三階段培養、多路徑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全過程、階梯式、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及多樣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近年來,獲得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等立項,省級及以上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40項、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2個、省級在線開放課程35門、省級“質量工程”和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60余項。學校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2018年“創新強校工程”考核結果位居全省同類院校第一位。2019年,獲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學校形成和搭建了創新創業基礎教育、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創業種子基金、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等特色鮮明的教育和實踐平臺。近年立項40余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00余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全國及省級大學生各類學術、科技等競賽獎項千余項。一批學生考取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國內重點高校碩士研究生,部分學生赴海外深造。學校早在2009年就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高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是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獨立學院;2015年,又被評為首批“廣東省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2018年,再次通過復評獲得該稱號。多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穩居廣東省高等院校前列。 2012年起,學校與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已累計招收研究生243人,156人順利畢業。一批教師作為主導師在電子科技大學招收研究生。2015年3月廣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中山)落戶我校,已招收227人,畢業99人。 學校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近年來獲得全國及省級大學生學術、科技、文體等競賽獎項千余項。美育成績突出,原創舞蹈多次獲得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等獎項,并多次登上央視舞臺。 (三)高水平的自有師資隊伍 學校目前教職工1000余人,建有一支具有高職稱、高學歷、高素質的自有教師隊伍。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占40%以上,具有博士以上學歷教師占比約40%,擁有一批南粵優秀教師、中山市優秀拔尖人才和中山市優秀教師。同時,學校聘請了100余名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兼職及客座教授。近年來,學校以多種方式加強高端人才引進,成功雙聘一批國家級人才,全職引進一批博士和副高以上高層次人才。同時加強內培養,師資數量和高級職稱晉升人數均位居省內同類高校前列。 (四)積極融入地方產業的協同創新 學校瞄準國家與地方重大產業需求,積極融入以企業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省市共建以來,我校共承擔各類科研和社會服務項目1200余項(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實施“請進來,走出去”戰略,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平臺,目前建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山分實驗室、1個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大學科技園(省級)、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4個市級科研平臺,以及一批地方智庫平臺。2020年12月,我校大學科技園被省教育廳、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大學科技園”,為中山市首家大學科技園,也是省內同類院校首家大學科技園。 學校逐步構建了“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大成果”的創新格局,主動對接國家、省市布局的重大研究領域,圍繞產業需求及關鍵核心技術持續攻關,承擔產學研項目700余項,合作企業超過300家,帶動企業新增產值超過20億元,到校科研經費穩步提升。多項科研成果被評價為“國內領先”,一批項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中山市科技進步獎等科研獎勵,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我校被廣東省科技廳評定為“2019年廣東省創新券優秀服務機構”,是省內唯一入選高校。 (五)廣泛的對外交流合作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英、澳、加、意、日等國家和地區多所著名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培養國際化人才。學校注重開拓提升教師的國際化視野和與國際接軌的能力,每年派出骨干教師到國境外高校進行進修、合作研究;邀請海外專家學者到我校任教、開展學術交流。學校現有聯合培養、暑假海外學期、交換交流生項目、境外短期帶薪實踐項目等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合作項目四大類共30項。 (六)優越的求學環境 學校坐落于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市城區中心地段的蓮峰山上,校園環境清幽,書香濃郁,被譽為“城市中央的花園大學”。建有現代化的圖書館,藏書達270萬冊;擁有高水平教學實驗室近百間;建設有高標準學生公寓及食堂,所有宿舍均裝配空調;設施完善的體育館、運動場及優雅的校園景觀,為學生提供了潛心求學的良好環境。 經過35年的辦學,學校屢獲殊榮,已經成為中國獨立學院中的佼佼者。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立潮頭。學校將進一步深入推進內涵式發展,為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