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制度改革是指國務院針對國企的三項制度改革:勞動,人事,分配,以及人事部三項制度改革:公務員制度、事業單位人事制度、工資福利。
改革的內容是 “員工能進能出” 伴隨國企轉型,國企中的人員也經歷著轉型,分配制度改革,效率與公平的雙重挑戰,干部能上能下。
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既是集團公司深化企業改革、打造國企新樣板的重要內容,也是股份公司加快轉型升級、增強發展動力的現實需要,更是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擴展資料:
企業的三項制度改革的意義:
1、實施三項制度改革是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
三項制度改革并不是新鮮事物,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的三項制度改革就一直處于探索和實踐中。但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前的十年,國企改革以推進兼并重組和政策性破產為主要內容,實際是將重點放在部分國企結構性調整和脫困上,真正的體制機制改革不多。
雖然絕大多數國企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在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但實際上還是說得多做得少,企業管理人員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機制并未完全建立起來,企業內部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還未充分發揮作用。
2、實施三項制度改革是打造國企新樣板的工作要求。
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場深刻變革。冀中能源集團明確提出了打造國企新樣板的發展目標。國企新樣板,就是規模合理,結構優化,活力迸發,質量優良,幸福和諧。其中,規模合理,是發展實力,體現發展基礎。
結構優化,是發展體系構架,提供發展支撐。活力迸發,是發展能力,競爭優勢突出。質量優良,是發展水平,經濟效益良好。
3、實施三項制度改革是提升公司發展質量的迫切需要。
公司各單位都進行了深入挖潛,在管理創新、科技創新、技術創新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 在外部市場進入新常態的形勢下,要想保證企業效益、保障職工收入,就必須深入推進企業改革。改革的重點難點是打破傳統體制機制的束縛,最基礎的就是全面實施三項制度改革。
全面實施三項制度改革,把包括機關部室、基層單位、車間班組的每一個人的收入與勞動效率、工作業績緊緊連在一起,在薪酬分配中體現勞動價值,以此激發每名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