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各教育局咨詢電話
上城區教育局:87802200
下城區教育局:85337082 85337050
江干區教育局:86974946
拱墅區教育局:88259970
西湖區教育局:87965057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社發局:86871718 86871717
杭州市教育局:87061385
杭州市教育局發布了一份文件??《杭州市教育局等6部門關于加強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監管的通知》。
文件明確,校外培訓機構的培訓費資金專戶需報教育局備案,當校外培訓機構專戶中最低余額或當日(一周)累計提取資金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相關銀行應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發出風險預警通報。
文件涉及杭州市教育局、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杭州市民政局、杭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六個相關部門,出臺文件的目的是為了依法規范杭州市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切實維護校外培訓機構和學員的合法權益,減輕學員過重的課外負擔和家庭經濟負擔,有效防范校外培訓機構卷款跑路等違法事件發生。
通知所稱校外培訓機構是指在本市范圍內從事中小學文化學科類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以下簡稱“校外培訓機構”)。
通知具體如下??
一、本通知所稱校外培訓機構是指在本市范圍內從事中小學文化學科類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以下簡稱“校外培訓機構”)。校外培訓機構應在本市范圍內選擇1家銀行,開立唯一的培訓費資金專戶(以下簡稱“專戶”),并報教育主管部門備案。
二、校外培訓機構在銀行開立專戶時,應與銀行簽訂專戶管理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校外培訓機構向學員收取的培訓費均應繳入專戶管理,銀行按照雙方簽訂的協議辦理專戶資金支付。銀行按照協議約定通過系統對接方式向教育主管部門推送專戶信息。
三、因終止辦學或合并、分立、變更舉辦者等原因需變更專戶信息的,校外培訓機構應按相關規定和程序完成賬戶變更,并在5個工作日內向教育主管部門備案。
四、校外培訓機構開立的專戶信息應在“杭州市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進行公布,公開信息應包括校外培訓機構專戶的戶名、開戶銀行等基本信息,接受社會監督。校外培訓機構應同時在辦學場所的顯著位置提前對收費項目、標準以及收退費規定、培訓合同示范文本、投訴電話等信息進行公示。
五、校外培訓機構應嚴格按照所公示的收費項目和標準進行收費,嚴格執行“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的收費要求。
六、校外培訓機構在招收學員、收取培訓費時應與學員簽訂培訓合同,并明確告知退費規定。當學員向校外培訓機構申請退費或部分退費時,校外培訓機構應當按培訓合同的退費約定立即啟動退費程序,及時完成退費,不予退還的費用應書面說明理由。
七、當校外培訓機構專戶中最低余額或當日(一周)累計提取資金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相關銀行應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發出風險預警通報:(1)新設立或設立不足一年的校外培訓機構專戶內留存最低余額不足10萬元;(2)設立一年以上的校外培訓機構專戶內留存最低余額不足30萬元;(3)新設立或設立不足一年的校外培訓機構當日累計提取資金超過30萬元或一周累計提取資金超過50萬元;(4)設立一年以上的校外培訓機構當日累計提取資金超過100萬元或一周累計提取資金超過200萬元;(5)銀行認為有必要向教育主管部門進行風險預警的其他情況。
八、教育主管部門接到預警通報后,應根據管理職責,立即進行問詢,發現異常情況的,應組織人員對該校外培訓機構的辦學經營狀況、培訓費收支和使用管理等情況,開展專項調查和風險評估,并根據調查評估情況,督促校外培訓機構在限期內及時補充辦學資金,規范辦學行為,排除辦學資金不足風險;若不能繼續辦學,依法啟動終止辦學程序,并提前告知學員和教職員工,做好終止辦學的善后事宜,最大限度做好風險防控。對經風險評估認定存在辦學資金不足甚至無法繼續辦學風險的校外培訓機構,教育主管部門應將其列入風險警示名單,及時對外發布警示信息。
九、未執行本通知規定的校外培訓機構,由教育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招生;相關部門將認定的有嚴重失信行為的校外培訓機構及相關責任人計入執業信用檔案,其失信信息納入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杭州市企業信用聯動監管平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各區、縣(市)要將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監管工作作為校外培訓機構監管、社會風險防控的重要環節和舉措,大力宣傳資金監管工作的政策要求,積極引導校外培訓機構分批參與資金監管工作。各地教育、民政等部門要將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費收入是否納入資金監管情況,列入對校外培訓機構日常監管和年審年檢的重要內容;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應對校外培訓機構收費行為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各地金融管理部門應協助開展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監管工作,配合做好與相關金融機構的協調溝通工作。
本通知自2020年11月15日起實施。國家和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