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教育系統2020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
咨詢、監督、舉報電話及郵箱
提醒一: “學科類培訓”盲目加碼,不利于孩子全面發展。面對培訓機構的各種招生廣告和海量的培訓信息,應該冷靜思考,不能盲目相信。要以培養孩子興趣、發展孩子特長、發展素質教育為出發點,科學地為孩子選擇培訓課程,不能脫離孩子自身實際。如果對孩子“學科類培訓”盲目加碼,利用假期提前學、超綱學,不僅增加了額外課業負擔,也違背了青少年成長規律和學業發展規律,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提醒二:謹慎選擇培訓機構,仔細查看辦學資質。如果確有教育培訓需求,選擇時要認真核實培訓機構辦學資質,凡從事中小學生文化類培訓的機構必須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以及《營業執照》或《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證》。藝術類培訓的機構也必須具有《營業執照》。請仔細查看證照:是否在有效期內,是否年檢合格;收費是否備案公示;辦學場地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是否與辦學許可證上登記的信息一致;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等不規范行為等。截止1月9日,衢州市共審批出證照齊全機構99家,可登錄衢州市教育網或致電市、縣(市、區)教育局查詢。
提醒三:依法簽訂培訓合同,謹慎選擇繳費方式。家長應當主動要求和培訓機構依法簽訂培訓合同,對合同中涉及培訓項目內容、質量標準、收退費情況等要逐項認真審查,尤其要細看培訓機構提供的格式合同是否具有霸王條款。相關政策明確規定,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對以各種優惠方式誘導家長一次性繳納幾年甚至更長時限學費的,家長應高度警惕,拒絕繳納并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市場監管部門舉報,以防止潛在風險。
提醒四:主動維護合法權益,抵制非法辦學行為。在家長與從事教育培訓的市場主體發生糾紛時,建議您第一時間與該培訓機構協商解決,如不能協商解決,請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系進行調解,若調解不成功,建議家長采取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對發現未經行政部門審批、無辦學資質的非法辦學機構,或發現中小學校在職教師存在有償家教、有償補課、“課上不講課后講”和在校外培訓機構代課等違規行為,請及時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舉報投訴。
投訴電話:
衢州市教育局:3081541
柯城區教育局:3032311
衢江區教育局:3838909
龍游縣教育局:7022628
江山市教育局:4071957 4071980
常山縣教育局:5018527
開化縣教育局:6016982 601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