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貴州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在貴州招生錄取數據顯示,貴州考生上鄭州工程技術學院的分數在403至504分,位次為89379至2330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貴州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03至504區間才能上鄭州工程技術學院。
一、貴州考多少分能上鄭州工程技術學院
1、2022年貴州考生上鄭州工程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9094名;
2、2021年貴州考生上鄭州工程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9379名;
3、2020年貴州考生上鄭州工程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3675名;
4、2022年貴州考生上鄭州工程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029名;
5、2021年貴州考生上鄭州工程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144名;
6、2020年貴州考生上鄭州工程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304名;
二、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在貴州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403 | 89094 | 省政府 |
2022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507 | 24029 | 省政府 |
2、2021年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406 | 89379 | 省政府 |
2021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508 | 27144 | 省政府 |
3、2020年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429 | 83675 | 省政府 |
2020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504 | 23304 | 省政府 |
國內哪些一本大學建筑學專業好
一本大學建筑學專業實力排名
大學排名 | 高校名稱 | 水平 |
1 | 清華大學 | 5★+ |
2 | 同濟大學 | 5★+ |
3 | 東南大學 | 5★+ |
4 | 重慶大學 | 5★ |
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5★ |
6 | 華南理工大學 | 5★ |
7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5★ |
8 | 天津大學 | 5★ |
9 | 北京建筑大學 | 5★ |
10 | 浙江大學 | 5★ |
11 | 西南交通大學 | 5★ |
12 | 北京工業大學 | 5★- |
13 | 大連理工大學 | 5★- |
14 | 沈陽建筑大學 | 5★- |
15 | 南京大學 | 5★- |
16 | 武漢大學 | 5★- |
17 | 山東建筑大學 | 5★- |
18 | 青島理工大學 | 5★- |
19 | 湖南大學 | 5★- |
20 | 中南大學 | 5★- |
高考助手網(www.gaokaohelp.com)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1.專業不明確的同學可以“沖一沖”,但已經有明確專業方向的,要慎重沖高,應以專業為導向填報志愿;
2.能接受降批次錄取的同學可以"沖一沖”,不能接受降批次錄取的不能沖;
3.院校《招生章程》中承諾提檔不退檔且專業都能接受的可以“沖一沖”,否則不能沖;
4.院校《招生章程》承諾滿足考生所報的專業的當然可以“沖”,否則不能沖。
5.院校在本省《招生計劃》所有專業都能接受的,這樣的院校可以“沖”。但招生計劃中有不能接受的專業的不能“沖”;
6院校錄取規則是“專業清”或“專業級差”的千萬不能沖,否則沖不上去就可能付出被調劑錄取的代價,甚至有可能被退檔.。
三、鄭州工程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是在原中州大學的基礎上,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建立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時任*副主席陳云同志為學校題寫校名。學校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辦學方向,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已成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河南人民滿意的高校”“新中國成立70周年河南最具國內就業競爭力的高校”“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有國內影響力的河南高校”。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位于中原腹地鄭州市的北部,坐落在美麗的黃河之濱,占地面積1484.84畝,建筑面積54.11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51億元。學校圖書館館藏紙介質圖書162萬冊,電子圖書118余萬種,擁有《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等15個中外文數據庫。 學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建立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銳意進取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184人,專任教師716人,其中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408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739人。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中原千人-基礎研究領軍人才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科研優秀教師1人,省優秀專家2人,省優秀教師11人,省模范教師1人,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30人,市級教學名師7人,獲省科技創新杰出人才、省科技創新杰出青年、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市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省教育廳青年骨干教師30余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創新型科技團隊3個,市級技術技能名師工作室1個。一大批享譽社會各界的專家、學者在校長期任教。 學校現有工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文學、教育學6個學科門類。本科專業32個,專科專業33個。建有省級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等6個,市級重點實驗室5個。有“電子信息工程”“特殊教育”和“智能科學與技術”三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校內實驗實訓場所256個,面積15.17萬平方米。有校內外本專科實習實踐實訓基地140個,3個國家級實訓基地、5個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保持良好水平。 學校積極響應擴大教育開放和“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扎實履行國際合作交流職能,深化拓展國際合作交流項目,國際化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先后與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瑞典、波蘭等高校進行多層次的合作,目前與英國奇切斯特學院及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共同舉辦了會計、營銷、視覺傳播和廣播影視制作四個專業的對外合作項目。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不斷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建有電動汽車電池網絡組合與維護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河南省大數據雙創基地、河南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中國行為法學會國家與地方治理研究會學術研究基地、中原綠色發展研究院等各級研究平臺35個;與企業聯合建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涉及食品、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鄭州市工業主導產業。 近年來,學校以“一二三四”工程為抓手,圍繞“建設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一定支撐作用、在省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應用型本科院校”這一戰略目標;促進學校由“專科學校向本科院校、綜合型院校向應用型院校”兩個轉型;實現“教學質量、管理水平、創新創業”三個躍升,確保“師資隊伍素質、教學科研水平、學生綜合能力、學校發展活力”四個“顯著增強”,全面改革整體推進,事業發展蒸蒸日上。 學校不斷拓展辦學空間,改善辦學環境。積極參與京豫、滬豫合作戰略,與北方工業大學啟動了全方位合作,與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2018年6月,在鄭州市人民政府和同濟大學的共同支持下,依托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共建的鄭州中德學院成立。2019年6月,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部校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2019年7月1日,鄭州工程技術學院與鄭州市鄭東新區博學路黨工委聯合成立了鄭州市首家黨建學院,為高校與地方黨委合作搭建了新平臺,構建了共建共享、融合發展、互聯互助的新格局。 學校有效推進“一校四區”建設,英才校區、金河校區、航海校區、龍子湖校區融智慧化、人文化、生態化為一體,占地面積2500畝的航空港新校區將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完美結合,為學校今后的發展提供更大更好的發展空間。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鄭州工程技術學院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以加快河南省五大國家發展戰略和鄭州市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為契機,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對接產業發展,以“建設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一定支撐作用,在省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為目標,全校教職工生秉承“修德、敏學、篤行、拓新”的校訓,“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齊心協力、開拓創新,為鄭州工程技術學院的美好明天努力奮斗! (注:上述數據統計時間: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