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貴州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在貴州招生錄取數據顯示,貴州考生上重慶城市科技學院的分數在331至437分,位次為160632至2986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貴州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31至437區間才能上重慶城市科技學院。
一、貴州考多少分能上重慶城市科技學院
1、2022年貴州考生上重慶城市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0400名;
2、2021年貴州考生上重慶城市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9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9236名;
3、2021年貴州考生上重慶城市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0632名;
4、2020年貴州考生上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6864名;
5、2020年貴州考生上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3315名;
6、2022年貴州考生上重慶城市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524名;
7、2021年貴州考生上重慶城市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2706名;
8、2020年貴州考生上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864名;
二、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在貴州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381 | 110400 | 市教委 |
2022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491 | 32524 | 市教委 |
2、2021年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396 | 99236 | 市教委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331 | 160632 | 市教委 |
2021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499 | 31651 | 市教委 |
2021 | 貴州 | 文科 | ? | 431 | 72706 | 市教委 |
3、2020年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416 | 96864 | 市教委 |
2020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71 | 143315 | 市教委 |
2020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492 | 29864 | 市教委 |
2020 | 貴州 | 文科 | ? | 437 | 66744 | 市教委 |
預科生肯定能被錄取嗎
被預科錄取了,上大學的幾率理論上是100%,只要在未來一年預科班學習上不要掛科,基本上能轉入正常的大學本科學習。預科沒被錄取只能重新復讀。
攻讀預科就是為了進入理想大學,但預科學習也存在風險,如果學完預科后,沒有達到學校的要求,有可能不被學校錄取,更有可能導致升學失敗。所以建議大家在選擇預科之前一定要辨別仔細,三思而行。
哪些口腔醫學二本大學適合撿漏
口腔醫學類適合撿漏的二本:川北醫學院
該校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前身為西南區川北醫士學校,目前擁有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300余畝。學校目前擁有1個國家臨床重點?、1個國家中醫藥重點?16個省醫學重點學科。
口腔醫學類分低的二本:齊魯醫藥學院
齊魯醫藥學院位于山東淄博,創建于1995年。它在2008年升格為本科院校,學院現有本科生1.3萬余人,擁有324間實驗室,還建有動物實驗中心。這所二本大學的師資實力不錯,專任教師有1024人,其中具備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有672人。
三、重慶城市科技學院最新介紹
重慶城市科技學院是全日制民辦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校始建于2005年,其前身是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2020年12月經教育部批準轉設為重慶城市科技學院。 學校有永川和巴南(在建)兩個校區,分別位于永川著名風景區茶山竹海之麓和巴南區高職城,現有在校生27000余人。學校設有建筑管理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電氣信息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藝術學院、人文學院7個二級學院和思想政治理論課部。設有本科專業43個、?茖I4個,其中:重慶市“一流”建設專業2個(土木工程、工程造價),重慶市特色專業5個(建筑學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工程造價、軟件工程),申報國家“雙萬計劃”建設專業1個(土木工程),形成了“以工學、管理學為主,工、管、經、文、法、藝、教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布局。 學校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辦學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養“基礎實、能力強、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已為社會輸送5萬余名畢業生。2011年,學校獲批重慶市學士學位授予單位;成為教育部“中國應用技術大學改革試點戰略研究項目參研高校”;中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理事單位獲批首批重慶市轉型發展試點單位;榮獲2017年度“重慶市民辦教育先進單位”和“重慶市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文化建設獎”;2018年獲批重慶市第六批依法治校示范校、獲批重慶市第二批智慧校園建設示范校,經濟管理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獲批教育部全國黨建樣板支部培育單位;2019年獲批教師系列職稱評審權;連續多年獲評新華網“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電氣信息學院教工黨支部獲批教育部全國黨建樣板支部培育單位。 新時代新征程,學校秉持“厚德、博學、求是、創新”的校訓,堅持走“內涵發展、創新發展”道路,以質量立校,特色興校,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