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貴州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在貴州招生錄取數據顯示,貴州考生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的分數在365至484分,位次為126880至3272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貴州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65至484區間才能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
一、貴州考多少分能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
1、2022年貴州考生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6880名;
2、2021年貴州考生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0311名;
3、2020年貴州考生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1891名;
4、2022年貴州考生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4292名;
5、2021年貴州考生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725名;
6、2020年貴州考生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4108名;
二、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在貴州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365 | 126880 | 省教育廳 |
2022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471 | 44292 | 省教育廳 |
2、2021年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375 | 120311 | 省教育廳 |
2021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497 | 32725 | 省教育廳 |
3、2020年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392 | 121891 | 省教育廳 |
2020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484 | 34108 | 省教育廳 |
高考志愿不服從調劑的后果
1、高考平行志愿模式下,如果你被A大學提檔,而你填報的專業又非常熱門,你的分數達不到專業的錄取分數,沒有填報專業服從調劑,你就會被學校退檔。
退檔的后果就是你在這個批次填報的其它BCD等學校都不能投檔錄取你了,你只能填報征集志愿或進入下一批次投檔錄取。
2、由于考生高考志愿填報的專業不平衡,招考辦允許學校按照一定比例投檔考生,一般的投檔比例在1:1.1--1.2之間。所以肯定會有低分考生由于專業填報過高,不能被填報的專業錄取。如果這部分考生沒有填報志愿專業服從調劑,就會被學校退檔。被退檔的考生只能填報征集志愿或進入下一批次投檔錄取。
3、避免高考志愿投檔后被退檔的方法就是選擇學校時要按照往年學校和專業的錄取平均分,這是比較穩妥的一種填報方法。
300到400分能報哪些公辦二本大學
院校名 | 院校最低分 | 文理科 | 批次名稱 |
廣西外國語學院 | 393 | 理科 | 二本 |
河北外國語學院 | 393 | 理科 | 二本 |
湖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 | 393 | 理科 | 二本 |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 393 | 理科 | 二本 |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 393 | 理科 | 二本 |
新疆工程學院 | 392 | 理科 | 二本 |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 | 392 | 理科 | 二本 |
湖南工業大學科技學院 | 392 | 理科 | 二本 |
煙臺南山學院 | 418 | 文科 | 二本 |
長春光華學院 | 416 | 文科 | 二本 |
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 | 416 | 文科 | 二本 |
青島黃海學院 | 416 | 文科 | 二本 |
云南大學滇池學院 | 415 | 文科 | 二本 |
三、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最新介紹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是1999年8月經省政府批準,2004年11月被教育部確認的一所綜合性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2010年被授予“全國先進獨立學院”稱號,2013年被評為全國校園環境滿意度50強高校。5月,省政府批復同意蘭溪市政府與浙江師范大學全面合作共建行知學院。2017年10月,學院正式落戶蘭溪,學院發展翻開新篇章。自2013年起,學院進入全國高水平獨立學院序列,畢業生對母校滿意度連續六年位列全省獨立學院第一。學院坐落于素有“三江之匯,七省通衢”和“小上海”之美譽的蘭溪市,現有在校生8500余人。校園占地800畝,南鄰G60高速,東西相連有揚子江海綿體和蘭湖省級旅游度假區。學院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整體風格為徽派建筑與現代設計相融合,具有設施一流的圖書館、運動場館、學術交流中心等,新校園館閣巍峨,設施先進,風光如畫。學院擁有商學院、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理學院、工學院6個二級學院和1個基礎部,涉及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7個學科門類21個在招本科專業。產業經濟學、化學和生物學3個學科與浙江師范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積極培育建設材料與化工、電子信息、漢語國際教育、農業等4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學院擁有浙江省一流學科2個(網絡空間安全、生態學),省級重點建設專業1個(應用化學),省級特色專業4個(旅游管理、工商管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4個(網絡空間安全、漢語言文學、應用化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浙江省首個本科招生的特色專業1個(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構建了一支德才兼備、特色鮮明、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兼職教師550余人,高級職稱比例達42%,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10余人。其中有國際著名密碼學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省“151人才工程”、省高校領軍人才等優秀人才。同時,聘請了國內外著名大學、企事業單位專家學者270余人為兼職教授和創業導師。學院依托母體優勢與區域優勢,堅持“行以求知,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著力構建融知識、能力、素養于一體,具有高度適應性、靈活性、開放性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實施教學質量工程,現有各級各類教學研究和建設項目840余項,其中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3項,省級教改項目41項。 學院積極推進一流精品課程建設,主持各級各類課程建設項目310余門,其中省級課程36門;出版教材33部,其中國家級1部,省級5部,新形態教材5部;教學成果獎授予60項,其中榮獲國家級二等獎2項,省一等獎4項、省二等獎2項;擁有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浙江省高等學校省級產教融合示范基地、浙江省網絡空間安全實訓基地、浙江省政治教育示范基地等各級各類實踐教育基地165個;擁有各類校內實驗(實訓)室157個,其中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2項,省提升地方高校辦學水平專項1個;省級重點建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學院積極開展科學研究,近年來省級以上科研獲獎13項,其中浙江省首次設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當年度全省唯一獎1項;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200余項,其中國家級課題25項,省部級項目72項;橫向款目到款經費達4300余萬元;出版專著216部;發表學術論文1352篇,其中SCI、EI源刊論文254篇,CSSCI源刊論文157篇;授權專利195項,其中發明專利93項,實用新型專利95項,外觀專利7項。學院致力于培養寬口徑、實基礎、厚素養、強能力、善創新,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本科應用型人才。積極探索優勢專業跨學科復合培養,涉及6個專業,開設83個教學班。著力產學研合作教育,與230余家企事業單位建立合作關系,開設人才培養特色班52個,共建創新創業團隊21個、產學研中心15個,開設行知論壇145講,成功舉辦14屆浙江省中小企業峰會。學院積極開展社會服務工作,全面對接蘭溪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與蘭溪市政府共建蘭溪發展研究院、蘭溪大學科技園、蘭溪地方文化研究中心。積極推進開放辦學,加強國際交流,現與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烏克蘭等國家和地區的2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利用國際優質教學資源培養學生。近年來,學院學子在各級各類大學生學科競賽中獲得全國“挑戰杯”金獎等國家級獎項429項(一等獎以上61項);省級獎項1598余項(一等獎以上270項),實現了多項突破。學院連續五年入選全國“民辦及獨立學院”大學生競賽排行榜前20。涌現出全國三好學生、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共青團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最美浙江人等一大批優秀學子。學院人才培養創新舉措被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等中央級媒體密集報道。學院秉承“知行合一,自強不息”的行知精神,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重點,面向浙江,輻射長三角,努力建成一所特色鮮明的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截止2021年9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