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貴州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在貴州招生錄取數據顯示,貴州考生上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的分數在360至487分,位次為131835至3254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貴州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60至487區間才能上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
一、貴州考多少分能上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
1、2022年貴州考生上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1835名;
2、2021年貴州考生上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7219名;
3、2020年貴州考生上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8144名;
4、2022年貴州考生上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4013名;
5、2021年貴州考生上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815名;
6、2020年貴州考生上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543名;
二、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在貴州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360 | 131835 | 省教育廳 |
2022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471 | 44013 | 省教育廳 |
2、2021年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388 | 107219 | 省教育廳 |
2021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495 | 33815 | 省教育廳 |
3、2020年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405 | 108144 | 省教育廳 |
2020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487 | 32543 | 省教育廳 |
剛過線能上本科院校嗎
剛過本科線能上本科,具體操作方式也很簡單,就是在首輪志愿填報時,選擇那些近幾年每年都錄取到征集志愿環節的院校,并且服從各院校的專業調劑。當然,往年征集人數越多的院校,報它錄取的概率就越大。
剛上本科線的考生,也不見得非走本科不可,不少專科院校的特色專業就業前景比很多本科院校都好。走本科好還是走專科好,答案因人而異,不同的考生應該有不同的選擇。有的考生走本科也許更有利于今后的發展,有的考生走專科可能更適合自己。
高考先出分數線還是先填志愿
一、選出心儀的志愿專業及院校
根據興趣能力明確專業方向,志愿填報之前,考生要對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性格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一個專業的就業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興趣,就很難憑借理性和毅力學好,有時連畢業都成問題,因此考生一定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
二、仔細閱讀招生簡章
招生章程主要內容包括:高校全稱、校址、層次、辦學類型等,在有關省(區、市)分專業招生人數及有關說明,專業培養對外語(課程)的要求,經批準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等,可見招生簡章里面的信息介紹很關鍵,不可輕易忽視。
三、確定志愿專業及院校
在充分了解相關信息后,經過仔細認真的思考,也可以與其他人溝通咨詢,最后選定幾個適合自己且自身符合條件的院校及專業。
三、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最新介紹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以下簡稱“學校”)成立于2001年,是由昆明理工大學申辦、云南省國有大型企業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原云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經云南省教育廳審核、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 學校以工科為主,經、管、文、法、理、教育多學科協調發展,現設有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語言文化學院、法學院、理工學院6個二級學院和思想政治理論課、體育課2個教學部,開辦40個本科專業,在校生11630人。學校校園占地面積共922.42畝,分為高新、空港兩個校區。 學校自創辦以來,在學科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學生考研考證、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學校現設有云南省國資委干部培訓中心、國家級大學生創業園、國家級大學生科技園,相繼獲得“云南省轉型發展試點院校”、“云南省優勢特色民辦本科院校”“云南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院校”“云南省民辦示范院校”“云南省民辦首家按學分收費院校”“云南省教育廳海外留學生招生資格學校”“云南省創新創業典型示范高校”等稱號。近年來, 年又相繼獲批“云南省高校智能制造重點實驗室”“云南省高校綠色鋁模板重點實驗室” “云南省高校BIM裝配式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數字化學習應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科技創新團隊”“云南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建筑工程專業群綜合實驗示范中心”“電信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等重大建設項目及省部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20年,學校建筑工程專業課程“BIM裝配式建筑概論”獲批國家級首批“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辦學指導思想 高舉**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新時代**思想為指導,按照“立德樹人、服務社會、務實創新、追求卓越”的辦學宗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辦學方向,遵循教育發展規律,依照學院章程依法辦學,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黨建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學校黨委始終堅持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辦學方向,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為抓手,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學校師生頭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夯實黨的組織基礎。大力推進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六個三”工程,開展“四史”學習教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黨的建設引領學院發展、引領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學校“三風”建設和群團組織建設,凝聚師生力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人才培養模式 一是以專業教育為主導,強化應用、多樣培養,以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素質培養體系、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為主體構建了能滿足知識、能力、素質及人文教育等多種需要的人才培養方案、探索多證培養、卓越人才培養、創新創業培養、國際交流培養、互聯網+教育培養五位一體的多樣性人才培養體系。二是搭建了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學校投資方)、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云南滇中經濟開發區、地方機構五位一體的資源共享平臺;三是形成了課內教育、導師跟蹤、企業聯合、實踐、產業匹配五位一體的培養全鏈條;整合和優化資源,全方位提高大學生的競爭力。 專業建設 學校目前共設置40個專業,分屬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教育學7個學科門類。其中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3個、校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建設單位2個,校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1個。學校現有40個校內實踐基地,華為、思科2個網絡技術學院,學校專業中,60%以上的專業與“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的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相契合,40%以上的專業服務于云南省八大重點產業布局,30%以上的專業對應云南省五網建設工程。為相關產業的全面配套提供了較強的人才保障與支撐,專業群建設與“一帶一路”、國家中西部和云南省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及重點產業布局匹配度高。 師資隊伍 學校實行專家治校,海內外延攬名師,組建了一支由知名學者與業內精英相結合的師資隊伍。現已建成一支由1名云嶺教學名師、4名省級教學名師領銜、老中青結合、專兼職結合、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專業技術職稱結構優化的教師隊伍。目前學校共有專任教師660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任教師275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1.67%;雙師型教師達46%;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專任教師497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5.30%。學校教師隊伍具有優良的理工類高校影響力和教育教學聲譽,保障了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 學校廣泛開展與海外、省外、校企、校政、校研和校校多元化合作 , 與投資方下屬 11 家企業簽約形成產學研教育聯盟,構建了“產教融合、校企聯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學校還與校外企業建立了 80個校外實習基地。 國際交流 學校以“引進國外優質教學資源、提高學校聲譽、增強社會效益”為宗旨,開放式教育為辦學理念,堅持多元合作、多樣培養,實施應用型、國際化本科人才培養模式,與國外高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聯合開展專業聯合培養、課程嵌入、成建制式海外學習+實習、海外實習+就業、4+2本碩直通車、碩士獎學金、漢語志愿者等項目,正在逐步形成培養外向型應用型人才的專業特色。 學生管理 學校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團學工作,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打造了“津橋講壇”,“一院一品”等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堅持開展“兩大社會實踐活動”、“三大文化活動月”、“四大體育賽事”、“五大文藝匯演”、“六大教育培訓”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建設。每年開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暨團學干部培訓班”,持續開展“青年大學習”,“主題團日活動”以及大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成立涵蓋科技類、創新創業類、表演藝術類、文體活動類等6個類型社團。通過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和校園文化品牌建設,讓學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綜合素質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學生資助 學校構建了獎、助、貸、勤、免、補學生獎助體系。品學兼優學生可按照學校及相關文件申請國家、省政府、學校及社會(康旅獎助學金)等各類獎學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進校完成認定后可按照學校以及相關文件要求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省政府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按照學生戶口所在地相關政策執行)、勤工助學、書費減免、生活費補助等資助。另外,按照相關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可申請基層就業和應征入伍服兵役學費補償助學貸款代償等。每年獲獎助學生占全校學生人數的30%以上。 培養成果 建校二十年來,學校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畢業生分布于國內、國外各個領域。截止目前已有26446名學生順利畢業,畢業生在用人單位滿意度(平均)98.17%。,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8.25%。 學校連續七年榮獲“云南省高校就業創業工作目標責任考核一等獎”。學校相繼培養了榮獲第一屆“云南省創業省長獎”的劉堯;榮獲“云南民辦教育十大人物”,創辦了云南長水教育投資集團的張韶維;榮獲“云南省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被墨爾本大學錄取為研究生的吳思思;榮獲“云南省創業之星”的侯易非;創辦 M60 文化創意園,榮獲第七屆“云南青年創業省長獎”提名獎的方彬;榮獲第十二屆“云南省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的戚盛楠等優秀學生;被復旦大學錄取為法律碩士(法學)研究生,工作后擔任泰和泰(海口)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兼律所行政委副主任,復旦大學海南校友會監事,中國民主建國會海南省委法制委員會委員的符棋鋒。 學生出國深造、考研升學、公務員考試、司法考試及各類職業資格考試通過人數也不斷攀升。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未來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院校建設和學校“十四五規劃”編制為發展契機, 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堅持深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