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貴州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黑龍江工業學院在貴州招生錄取數據顯示,貴州考生上黑龍江工業學院的分數在261至310分,位次為206299至2730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貴州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61至310區間才能上黑龍江工業學院。
一、貴州考多少分能上黑龍江工業學院
1、2022年貴州考生上黑龍江工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0499名;
2、2021年貴州考生上黑龍江工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6285名;
3、2020年貴州考生上黑龍江工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5727名;
4、2020年貴州考生上黑龍江工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6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6299名;
5、2022年貴州考生上黑龍江工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309名;
6、2021年貴州考生上黑龍江工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101名;
7、2020年貴州考生上黑龍江工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148名;
8、2020年貴州考生上黑龍江工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1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7894名;
二、黑龍江工業學院在貴州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黑龍江工業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391 | 100499 | 省政府 |
2022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501 | 27309 | 省政府 |
2、2021年黑龍江工業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379 | 116285 | 省政府 |
2021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506 | 28101 | 省政府 |
3、2020年黑龍江工業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417 | 95727 | 省政府 |
2020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261 | 206299 | 省政府 |
2020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495 | 28148 | 省政府 |
2020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310 | 127894 | 省政府 |
全國有哪些二本軍校
院校名稱 | 院校所在地 | 院校類型 | 學歷層次 |
陸軍裝甲兵學院 | 北京 | 綜合 | 二本 |
陸軍防化學院 | 北京 | 綜合 | 二本 |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 遼寧 | 綜合 | 二本 |
空軍預警學院 | 湖北 | 綜合 | 二本 |
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 | 安徽 | 綜合 | 二本 |
武警特種警察學院 | 北京 | 綜合 | 二本 |
陸軍軍事交通學院 | 天津 | 綜合 | 二本 |
陸軍步兵學院 | 江西 | 綜合 | 二本 |
海軍潛艇學院 | 山東 | 綜合 | 二本 |
陸軍特種作戰學院 | 廣西 | 綜合 | 二本 |
陸軍勤務學院 | 重慶 | 綜合 | 二本 |
高考上網填報志愿注意事項
1、忘記密碼的同學:可以通過系統修改密碼。
2、選擇要填報的批次進入填報頁面,按志愿樣表上的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填到志愿欄內,千萬不要填錯欄目。
3、填完志愿記得點擊“保存志愿”按鈕;否則,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沒有填報志愿。
4、填好志愿記得“安全退出”,每次登錄系統查詢信息完成后,或中途離開計算機時,也要按照上述程序安全退出,避免密碼或志愿被他人篡改。
三、黑龍江工業學院最新介紹
黑龍江工業學院是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綜合性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學校。學校位于中俄邊境城市——雞西。雞西地處東北亞經濟圈核心區域,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向北開放的窗口和前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中國空軍誕生地、“北大荒精神”發源地、“珍寶島精神”弘揚地,境內機場、鐵路、高速公路、高鐵(在建)構成了通暢便捷的立體化交通網絡。 學校秉承“修德修能,成人成事”的校訓,按照“素質培養、專業培養、多元培養”人才培養思路,構建了“1333”多元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校企共建多個二級學院,實現了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深度融合,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培養輸送了一大批“能就業、敢創業、可創新”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先后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院校、巾幗建功先進集體、教育支援西部地區先進單位等稱號,是全國首批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省首家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 學校坐落在中俄界湖——興凱湖畔,位于雞西市區中心,教育教學用地58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15萬平方米,教學設施齊備,實驗實訓條件優越,校內實驗實訓基地119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87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4億元,圖書館藏書100.01萬冊。開設22個本科專業(工學12個,管理學2個,文學4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各1個)。全日制在校生9852人,其中本科生8681人。有教職工649人,其中二級教授2人,教授、副教授152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人員385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級名師、教學新秀、市級學科帶頭人、專業技術拔尖人才30人,省級教學團隊3個,從國內外重點大學和科研機構聘任院士、首席教授、終身教授和客座教授為兼職教授12人,從行業企業聘請兼職教師128人。 學校科研圍繞地方轉,項目圍繞應用轉,建有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技術研發中心。牽頭制定了兩項省級標準。“十三五”以來,承擔各級各類教科研項目615項,獲各級各類獎項372項,發表論文885篇,其中被SCI、EI、EI會議、CSSCI、CPCI、CSCD等收錄95篇,出版專利編著教材135部,授權專利、著作權551項,其中,3項發明專利填補全省空白,連續三年獲得中國知識產權遠程教育平臺優秀分站稱號。放電等離子體石墨提純協同創新科研基地建設項目獲省專項資金400萬元。在石墨提純、生物制藥、生物質液化、光電信息技術、新材料開發、新能源環保、水稻自動控制、科技計劃管理系統開發等領域為域內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成立了學校科學技術協會,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 學校文化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凸顯。設有中國肅慎文化研究中心、邊疆(紅色)文化研究中心,承擔著以“北大荒文化”為代表的區域特色文化研究和挖掘、傳承任務。“十三五”期間,承擔了黑龍江歷史文化工程項目6項,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程項目5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課題2項,研究成果《興凱湖新開流肅慎文化研究》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編譯著類一等獎,是雞西建市以來社科研究取得的最高成果獎。雞西地域紅色文化成果《東安根據地研究》《東安根據地回憶錄》《雞西——中國石墨之都》等8部學術著作,被國家圖書館和部分高校圖書館永久館藏。中國肅慎文化研究中心被評為“全國社科組織先進單位”、黑龍江省特色社團,獲批中央財政專項建設課題經費100萬元。北大荒版畫研究成果豐碩,北大荒版畫研究團隊應邀參加摩洛哥文化交流、葡萄牙全球版畫展和第九屆國際版畫雙年展;學生版畫作品代表黑龍江省參加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獲一等獎2項(全省代表隊共獲一等獎3項)。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俄羅斯、韓國、日本、英國、烏克蘭等多個國家的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建立了姊妹校和首要合作伙伴等關系。與俄羅斯、韓國等高校開展“3+1+2”本碩連讀項目合作,開展常態化本科生赴俄體驗游學、語言課程游學、專業實踐游學和學習交流。出臺政策支持教師增加海外學習和體驗經歷。同時,加強省內外校地、校企、校校間的合作與交流,率先在全國建立了“校政企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聯合體”,把人力資源市場建在校園,把就業創業指導服務送到校園,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服務再造,經驗被人社部推廣。學校被命名為全省大學生就業創業成功素質訓練基地、全省大學生創業培訓示范基地。 進入新時代,黑龍江工業學院黨委帶領全校師生,在*新時代**思想引領下,積極踐行“1146”發展思路,進一步明確了立足龍江東部地區、服務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辦學定位,確定了建設一流應用技術大學的辦學目標:把學校建設成辦學定位鮮明、辦學理念先進、辦學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能力突出的“五地一庫”和“四個示范校”,即高級應用型“落地”人才輸出地、科技創新支撐地、高層次人才聚集地、科技成果轉化地、文化傳承創新承載地和地方黨委政府的新型智庫;助推龍江煤城轉型發展作用顯著的區域高水平應用型示范校、省內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示范校、創新創業教育示范校和非中心城市校政企合作機制創新示范校。 (數據截至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