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貴州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招生錄取數據顯示,貴州考生上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68至379分,位次為204585至64137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貴州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68至379區間才能上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一、貴州考多少分能上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貴州考生上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9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1938名;
2、2021年貴州考生上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5831名;
3、2020年貴州考生上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4585名;
4、2022年貴州考生上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3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4137名;
5、2021年貴州考生上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3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9798名;
6、2020年貴州考生上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4864名;
二、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294 | 181938 | 省政府 |
2022 | 貴州 | 文科 | ? | 439 | 64137 | 省政府 |
2、2021年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268 | 195831 | 省政府 |
2021 | 貴州 | 文科 | ? | 436 | 69798 | 省政府 |
3、2020年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268 | 204585 | 省政府 |
2020 | 貴州 | 文科 | ? | 379 | 104864 | 省政府 |
雙一流大學和985211的區別
1、985、211側重對大學的評定,“雙一流”側重對學科的評定
無論是“985工程”的39所大學(含國防科技大學)還是“211工程”的100多所大學,都是基于對學校綜合實力的整體評價。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則是先有“一流學科建設高!泵麊(137所),再在此基礎上選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也就是說,先看一所大學有沒有若干個很強的學科(專業),再主要根據學科綜合實力來評定一所大學的強弱。
2、985是211的“升級版”(211包含985),“雙一流”則不存在交叉
如果說211是重點班,985就是重點班里的重點班!985工程”大學均為教育部或其他中央部委直管,也稱部屬高校;除985外的“211工程”大學則多為省部共建高校,地方屬性更強一些。但985大學都是211大學!半p一流”則是兩個平行的評價體系!耙涣鞔髮W建設高!敝卦谝涣鲗W科基礎上的學校整體建設、重點建設,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創新能力,共計42所,在原來39所985大學基礎上新增3所。
3、985、211是固化的標簽,“雙一流”則是有進有出
985高校名單確定已有近20年,這兩項工程對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缺陷也有目共睹,很多非985/211高校發展很快,但是受制于“非重點”“非部屬”的標簽,學校辦學實力并不為社會所認可。而“雙一流”是一個動態建設過程,遴選認定不是一勞永逸的。
300分文科女孩適合報什么學校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院校名稱 |
文科 | ?婆 | 300分 | 山東水利職業學院 |
文科 | 專科批 | 300分 |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文科 | 專科批 | 300分 | 西安海棠職業學院 |
文科 | 專科批 | 300分 |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 |
文科 | ?婆 | 300分 | 遼寧金融職業學院 |
文科 | ?婆 | 300分 | 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歷史 | ?婆 | 300分 | 三峽電力職業學院 |
歷史 | ?婆 | 300分 | 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歷史 | ?婆 | 300分 |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 |
文科 | ?婆 | 300分 | 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
文科 | ?婆 | 300分 | 云南商務職業學院 |
文科 | ?婆 | 300分 | 西安汽車職業大學 |
文科 | ?婆 | 300分 |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文科 | ?婆 | 300分 | 天府新區信息職業學院 |
歷史 | ?婆 | 300分 | 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 |
歷史 | ?婆 | 300分 |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 |
歷史 | ?婆 | 300分 |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文科 | ?婆 | 300分 |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 |
文科 | ?婆 | 300分 | 鶴崗師范高等?茖W校 |
三、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學校簡介 2021年03月06日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于2009年成立,是東莞市唯一一所公立高等職業院校。建校以來,學校依托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以“辦成具有東莞特色的全國一流職業技術學院”為發展目標,凝練了“政校行企協同,學產服用一體”的辦學模式,確立了“服務學生成長,支撐東莞制造”的辦學理念,實現了快速發展:建校三年成為萬人大學,四年成為省第三批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單位,六年位居全省83所高職高專院校第18位、全國1335所高職高專第286位,七年成為省一流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八年邁入高職高專院校全省13位、全國166位,十年成為國家“雙高計劃”立項建設單位。先后榮獲“全國大中城市社科先進工作單位”、“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示范院校”、“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教育后勤工作先進集體”、“廣東高校優秀后勤服務實體”、“世界莞商大會志愿者服務工作先進集體”、“東莞市社科先進工作單位”、“東莞市園林式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擁有松山湖、大嶺山、道滘3個校區,校本部位于松山湖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校園總面積70.55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39.90萬平方米,F有固定資產13.84億,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72億元。圖書館藏有紙質圖書110萬余冊,中文報紙57種,中文期刊850種,擁有33個中外文數據庫,中外文電子期刊達4萬余種,電子圖書180余萬種,建成校園網萬兆主干、千兆接入、百兆到桌面。 學,F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各類成人學歷教育在校生9000余名。教職工830人,其中專任教師566人。專任教師中,有雙師素質教師446人,高級職稱201人,中級職稱305人,博士48人。現有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1人、南粵優秀教師4人、省技術能手3人、省專業領軍人才2人、省優秀青年教師4人,東莞市優秀教師10人、市特色人才(四類)7人。教師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在省級以上教師教學能力競賽中累計獲獎47項,在2018年廣東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中,我?偝煽兙尤〉谝弧2020年,學校被廣東省教育廳確立為廣東省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 學校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灣區都市,品質東莞”發展戰略,對接東莞現代產業體系構建需求,完成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電商物流、數字創意、康養護理等“1+6+N”的專業群布局,開設了工業機器人技術等46個專業,F有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1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5個,中央財政支持高職建設專業2個、省重點(品牌)專業6個、高水平建設專業6個、省高職教改項目31個、國際工程認證專業1個。 學校根據東莞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和高職教育辦學規律,創新實踐“政校行企協同,學產服用一體”的辦學模式,先后與400多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牽頭成立東莞市職業教育“政校行企”協同育人指導委員會,與松山湖管委會簽訂融合發展合作協議,按照混合所有制模式與行業企業和政府部門共建建筑學院、嶺南園林學院、大朗毛織產業學院,與華為、恩智浦等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合作,先后開辦3個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12個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建有6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468個校外實訓基地、270個校內實訓室和47個校內實訓基地。 2012年以來,學校實現普通高考省內3A批次招生,連續3年第一志愿上線率超過115%,連續5年新生報到率位居廣東省高職院校前列,畢業生就業率始終穩定在98%左右,東莞本地就業率保持在75%左右,用人單位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的比例達到88.68%。學校是省教育廳批準的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試點、“3+2”專升本應用型人才培養試點院校,成功開辦專本協同育人專業,與廣東醫科大學等公辦本科院校開展本科插班生協同育人合作,為學生搭建起了成長成才“立交橋”。近年來,我校師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累計獲獎近500項,其中國家級獎項70多項,學生參加職業技能競賽總成績進入全省前十,并獲得廣東省技能大賽特殊貢獻獎。 學校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和技術優勢,不斷增強社會培訓和科技服務能力。與松山湖管委會聯合共建松山湖社區學院,與東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簽約共建東莞市城市管理培訓學院,與廈門大學合作建立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東莞工作站。設立16個成教校外教學點、35個職業培訓基地、6個技能鑒定機構,年均培訓3萬人日。目前,學校已建成各級各類科研創新平臺25個,培育科研創新團隊11個、技藝能手21名,初步形成了功能分層、項目分類、團隊分組的立體服務架構。 建有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鼓勵11個科研創新團隊充分發揮在技術創新、技術改造、決策咨詢、政府智庫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近年來,學校主持和參與制訂國家行業標準7項,獲市級以上項目立項300余項、省科學技術獎1項、省農業技術推廣獎1項、東莞市科技進步獎1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32項、實用新型專利300余項;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2個、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三五”規劃學科共建項目4個。據“聚志愿2020年中國高職高專排行榜”,我?茖W研究綜合得分排名全國第42名、全省第5名。學校積極響應和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國際化辦學彰顯活力。與美、英、加等20多個國家及港澳臺地區30多所高校機構合作,開設中外合作辦學、學分互認、學生交流、師資培訓等多種項目,在英國設立拉夫堡學院教學基地,與海外建立了持續而穩定的合作關系。2020年,成立“互聯網+”中泰國際學院,招收我校第一批國際學生,國際化辦學邁出堅實步伐。 2013年,國家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蒞臨學院,考察學校校企合作情況;,學校及校企合作單位應教育部邀請,出席“職業院校和企業學習貫徹落實全國職教會精神座談會”,向與會者分享學校的經驗做法。2017年,中國工程院院長、原教育部部長周濟院士蒞臨學院參觀考察。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副秘書長丁向陽、教育部副部長孫堯一行蒞臨學校調研指導,對學校建設發展表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