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貴州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西安交通工程學院在貴州招生錄取數據顯示,貴州考生上西安交通工程學院的分數在189至245分,位次為214734至3602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貴州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89至245區間才能上西安交通工程學院。
一、貴州考多少分能上西安交通工程學院
1、2022年貴州考生上西安交通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8181名;
2、2022年貴州考生上西安交通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1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2540名;
3、2021年貴州考生上西安交通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1231名;
4、2021年貴州考生上西安交通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0877名;
5、2020年貴州考生上西安交通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3367名;
6、2021年貴州考生上西安交通工程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6024名;
7、2021年貴州考生上西安交通工程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5935名;
8、2020年貴州考生上西安交通工程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3306名;
二、西安交通工程學院在貴州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西安交通工程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364 | 128181 | 省教育廳 |
2022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10 | 172540 | 省教育廳 |
2022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471 | 43928 | 省教育廳 |
2、2021年西安交通工程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384 | 111231 | 省教育廳 |
2021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17 | 170877 | 省教育廳 |
2021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491 | 36024 | 省教育廳 |
2021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367 | 105935 | 省教育廳 |
3、2020年西安交通工程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409 | 103367 | 省教育廳 |
2020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189 | 214734 | 省教育廳 |
2020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471 | 42781 | 省教育廳 |
2020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245 | 133306 | 省教育廳 |
高考志愿填報的流程
1、錄入院校志愿。
考生須在規定時段內憑本人考生號和密碼登錄高考志愿填報系統(如忘記登錄密碼,可通過已經綁定的手機號碼重置密碼),按照事先填寫并校對正確的《考生志愿表》草稿表,錄入各批次志愿的院校代碼、專業代碼、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并在網上提交。
2、網上確認志愿。
考生需逐批次填報志愿,在提交某一批次所填報的志愿后,系統會先進行志愿校驗,如果出現紅色警告字符,該批次所填志愿將無法保存,請考生仔細核對院校代碼及專業代碼,直至修改正確為止。
確認該批次志愿無誤后,請保存所填志愿。考生填報的所有批次志愿均填報并保存后,須進行網上確認。網上確認時,須點擊獲取短信驗證碼,并輸入收到的驗證碼(發送到報名時已綁定的手機)后再進行網上志愿確認。
3、修改志愿時限及次數。
考生志愿未在網上確認前,在規定時間內可多次上網修改自己填報的志愿;考生首次“確認志愿”后,如有需要可最多進行2次取消志愿確認,修改志愿并重新確認志愿。
當考生確定不再進行志愿修改時,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網上志愿確認。取消志愿確認后重新修改的志愿,必須再次進行網上確認,否則志愿修改無效。錄取時以考生網上最后確認的志愿數據為準。
填報服從調劑需要注意什么
服從專業調劑會影響你意向性的專業錄取,都是由高分開始錄取,比如你報的是財會專業,你已達到這所學校的最低投檔線,但是由于這個專業已經錄滿了,你就會被調劑到其它未被錄滿的專業,而你將去往的專業很可能就是報的人比較少的冷門專業。
服從調劑的確可以保證達到最低投檔線的考生能夠去往該校,卻無法保證能夠學到你填報的專業。但是,越來越多的一本高校實行大類招生。大學給予學生轉專業的機會,所以,服從調劑可以以較低的分數進入高校,不失為一個上好大學的辦法。
如果考生確認他們“服從分配”,一方面,他們增加了被錄取的機會,另一方面,他們接受了根據分配進入學校的義務。轉學和錄取的學校或專業很可能與申請考試的初衷相去甚遠,因此他們應該做好心理準備。
如果你填補空缺,你將優先考慮在空缺招生計劃中部署更好的學校或專業。一旦那些服從部署的人被錄取,他們必須去你被錄取的機構。否則將影響全國招生計劃的完成。因此,對于本專欄,考生不僅要充分關注,而且要認真對待,做出具體明確的陳述。
如果考生選擇服從調劑,無論他是否會被最喜歡的學院或專業錄取,他都應該準備好承擔所有的選擇和后果,因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未來學習和工作的發展方向,所以無論如何都應該謹慎。
三、西安交通工程學院最新介紹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創辦于1994年,是陜西省唯一一所以軌道交通類專業為主的普通本科高校。 學校堅持“人文、科技、創新”和諧統一的辦學理念,秉承“自強不息、修德載物”的校訓和“篤實惟新、負重圖強、馳而不息、交通報國”的大學精神,堅持“地方性、行業性、應用型”辦學定位,根植陜西、輻射全國,服務軌道交通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經過二十多年建設發展,形成了以軌道交通學科專業為主的辦學特色和以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中興模式”為引領的多類型協同育人人才培養模式特色,構建和完善“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升和實踐鍛煉”五位一體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著力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區域一流、國內知名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學校是中國職教學會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理事單位,理事長張晉生教授任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俄交通大學校長聯盟—中國軌道交通應用技術人才培養聯盟”成員單位;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會員單位。近年來,先后被授予“五星級黨組織”、“陜西省平安校園”、“陜西省教育系統文明校園”、“最佳人才培養獎”等榮譽稱號。 學校坐落于“關中山水最佳處”、秦漢上林苑和唐代京城長安著名風景名勝——西安市鄠邑區渼陂湖東畔,占地面積804畝,校園環境優雅,辦學條件優越,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科技中心等,按照國家現行鐵路運營標準建成了425米集電氣化鐵路線路和配套的電力軌道車、通信信號系統、牽引變電站及車站為一體的軌道交通綜合實踐基地及“軌道交通信號聯鎖實訓基地”等專業教學實驗實訓基地;在教育部與中興通訊建設的全國首批30所高校共建“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項目中是陜西高校唯一一所基地共建簽約學校。現有交通運輸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中興通信學院、土木工程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課部等8個教學單位。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匯聚了一批高學歷、高職稱的優秀教師,教師隊伍中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占教師總數的60%以上,副教授、教授占比30%,“雙師型”教師占比30%以上;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學術骨干近百名。 學校學科專業設置以工學為主,以軌道交通類、電氣信息類、人文與管理類學科群建設為重點,形成了工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專業融合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開設20個本科專業,現有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交通運輸、車輛工程、交通工程4個省級一流專業;通信技術、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電氣自動化技術、城市軌道交通控制4個省級重點專業。交通運輸實驗教學中心獲批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火車俠眾創空間”獲批為市級眾創空間。 學校重視和加強大學文化建設,著力建設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形象文化為基本內容的大學文化,不斷提升大學文化品位,強化育人功能,彰顯生機活力,為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和環境。 學校貫徹國際化教育理念,堅持開放辦學,注重對外交流和國際教育合作,開展多形式的國際交流活動。先后與法國普瓦提埃大學、澳大利亞中央昆士蘭大學、泰國先皇技術學院、馬來西亞科技大學等開展學術交流、人才培養、教師培訓等方面的校際合作,為拓寬國際視野以及推進教育國際化奠定了基礎。 學校以“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就業”為目標,不斷強化校企、校地合作,先后與杭州、成都、蘭州等18家地鐵運營公司;成都、武漢、上海等7家鐵路局集團公司;中鐵一局、四局、七局、中鐵電氣化局等12家中鐵工程局、與中興通訊、陜西重汽、交通銀行、長安銀行、浙江機電設計研究院、西安曲江文旅股份有限公司、京東集團等200多家優質企業建立了穩定的人才培養與輸送機制,并成為中鐵電氣化局“四電工程”人才輸送基地,學校為寧波地鐵“電客車司機”委托訂單培養單位、杭港地鐵“通信與信號維修、車輛檢修”委托培養單位,港鐵深圳公司訂單培養單位。訂單培養、定向安置已成為就業常態,就業率連續6年保持在95%以上。 建校二十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文化鑄校”的發展戰略,按照“注重內涵、彰顯特色、產教融合、協調發展”的建設思路,構筑軌道交通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培養了數萬名“思想品德優、專業基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職業適應快”的應用型人才,為國家軌道交通行業發展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內容及統計數字截至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