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貴州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在貴州招生錄取數據顯示,貴州考生上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的分數在344至434分,位次為151850至5356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貴州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44至434區間才能上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
一、貴州考多少分能上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
1、2022年貴州考生上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4117名;
2、2021年貴州考生上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9918名;
3、2020年貴州考生上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1850名;
4、2022年貴州考生上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5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3569名;
5、2021年貴州考生上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4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1848名;
6、2020年貴州考生上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3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8988名;
二、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在貴州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47 | 144117 | 省政府 |
2022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456 | 53569 | 省政府 |
2、2021年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44 | 149918 | 省政府 |
2021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449 | 61848 | 省政府 |
3、2020年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62 | 151850 | 省政府 |
2020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434 | 68988 | 省政府 |
財經大學推薦院校
1.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是我國最好的財經大學,分數極高,超過了大多數985院校,雖然它只是211大學。而且上財位于上海,區位極佳,在全國的認可度和影響力都非常高。
2.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位于北京,也是頂級財經名校,與上財貿大合稱“兩財一貿”。
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貿大在財經大學屆和浙大在全國的地位差不多,前三的水平和實力。
4.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坐落于錦官城,四川成都。西財在西南地區的影響力首屈一指,也是一所頂尖的財經大學。
5.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大位于湖北武漢,與西財不分上下。
中國最好100所大學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1 | 北京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4 | 復旦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中國人民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5 | 浙江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7 | 上海交通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8 | 南京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9 | 武漢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10 | 中山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11 | 吉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華中科技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天津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四川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16 | 南開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北京師范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西安交通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1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20 | 中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山東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廈門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同濟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4 | 東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東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7 | 西北工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北京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華南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1 | 大連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湖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重慶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中國農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35 | 蘭州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6 | 華中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37 | 電子科技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38 | 西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39 | 河海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40 | 武漢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1 | 西南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2 | 北京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3 | 華中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4 | 北京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5 | 西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6 | 鄭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7 | 南京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8 | 華東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9 | 蘇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0 | 南京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2 | 東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3 | 南京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4 | 中國海洋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55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56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8 | 北京郵電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59 | 湖南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59 | 上海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1 | 暨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2 | 合肥工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4 | 南昌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5 | 陜西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6 | 華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7 | 昆明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8 | 東華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9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0 | 云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71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2 | 上海財經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3 | 福州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4 | 中國礦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4 | 中國政法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6 | 江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77 | 北京化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78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9 | 華南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80 | 燕山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81 | 河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2 | 寧波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3 | 首都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3 | 福建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5 | 浙江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6 | 深圳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7 | 浙江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8 | 江蘇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9 | 廣西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9 | 上海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1 | 長安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2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2 | 北京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4 | 揚州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5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96 | 天津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7 | 山西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8 | 齊魯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8 | 中央民族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100 | 太原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河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西南財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三、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是一所省屬公辦全日制醫藥衛生類普通高等學校,江蘇省省級示范性高職院,具有80多年的辦學歷史,隸屬于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學校的主源是1933年創辦的國立中央助產學校,歷經國立中央高級助產職業學校、華東助產學校、南京第一助產學校、江蘇省南京助產學校、南京衛生學校、江蘇職工醫科大學等歷史時期,留下了楊崇瑞、屈錦琴、孫世英、陳嘉政、黃孟虞等諸多名師的足跡,是我國最早的現代衛生類院校之一。 學校另一源頭是1958年創辦的南京中醫學院附院護士學校,歷經南京中醫學院附院衛校、江蘇省中醫學校等發展時期。江蘇省中醫學校是全國第一家開辦中醫護理專業的學校。 經省政府批準,省衛生廳于2002-2005年對省屬醫學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優化,先后將江蘇省醫學情報研究所、江蘇省衛生統計信息中心、江蘇省衛生人才培訓中心、江蘇省中醫學校并入江蘇職工醫科大學,籌建江蘇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2009年3月,學校轉型為普通高等院校,更名為江蘇建康職業學院。2017年3月,正式更名為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 學校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擁有漢中路校區、鳳凰西街校區和浦口校區3個校區。學校擁有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南京市高淳人民醫院、南京市浦口區中心醫院、江蘇民政康復醫院等4所附屬醫院。現有專兼職教師8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占45.9%,碩博士教師占60%,“雙師”素質教師超90%。近三年,獲國家衛健委高層次人才項目、省“333工程"、省“六大人才高峰”等國家級、省級人才項目20余項;學校教科研成果顯著,擁有國家級、省級教學科研團隊3個,近五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省自然、省社科基金、“六大人才高峰”課題20余項,廳局級課題百余項。學校現為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男科專委會、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生殖與男科分會、中國職教學會健康與養老服務專委會會長單位,江蘇省衛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衛生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同時學校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評為“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 學校全日制在校學生8700余人,成人教育學生6000余人,各級各類學生共萬余人,設有衛生管理與基礎學院、護理學院、臨床醫學院、藥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康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6個二級學院,開設臨床醫學、中醫學、預防醫學、針灸推拿、護理、助產、藥學、中藥、康復治療技術、中醫康復、衛生信息管理、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等19個專業。其中,與徐州醫科大學開展康復治療學“4+0高職與普通本科聯合培養”項目。護理專業與南京醫科大學,康復治療技術、藥學、衛生信息管理(醫院病案管理)專業與徐州醫科大學開展“3+2”高職本科分段培養。護理、康復治療技術、醫學營養、衛生信息管理專業與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開展海外本科直通車項目。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為江蘇省品牌專業;助產、護理、藥學、衛生信息管理專業為江蘇省高水平高等職業教育骨干專業;康復治療技術、藥學、護理、衛生信息管理(醫院病案管理)為省級示范性高職院重點建設專業;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醫學美容技術、醫學營養、中藥學為校級特色專業。 學校建有校內情景化實訓室57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7749臺,總值達10477.47萬元,生均15724.86元。校企合作企業202家,開辦南京市高淳人民醫院、太倉市第一人民醫院、江寧醫院等駐點班10個。主辦《中國腫瘤外科雜志》、《醫藥高職教育與現代護理》兩本期刊,其中《中國腫瘤外科雜志》被2018年、2019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收錄。學校獲公開授權專利31項,《言語治療技術》為省級在線開放課程。“江蘇衛生健康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為國家級職業技能鑒定機構,承擔養老護理員、育嬰員、美容師等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學校秉承“勤慎誠愛”的校訓,堅持“立足江蘇,服務區域經濟,依托行業,面向健康事業”的辦學定位,特別是通過省級示范性高職院建設,學校不斷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化產教融合,加強社會服務能力,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社會影響力顯著增強。近年來,始終保持招生就業進出兩旺發展態勢,招生錄取分數線位穩居全省高職前列,畢業生年終就業率穩居99%以上。學校連續多次榮獲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資助工作先進集體。2018年12月學校第二次黨代會明確了“把學校辦成中醫藥特色高水平應用型高校”的辦學目標。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繼續秉承“勤慎誠愛"的校訓精神,以*新時代**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衛生健康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等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宗旨,加快特色內涵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健康江蘇建設,為創建中醫藥特色高水平應用型高校而努力奮斗! (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