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貴州工程職業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貴州工程職業學院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1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8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5780名;
2、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8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10019名;
3、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重點專業)(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8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4211名;
4、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重點專業)(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8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14958名;
5、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在貴州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8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5503名;
6、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在貴州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18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15012名;
二、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文科 | - | 184 | 125780 |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182 | 210019 |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重點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文科 | - | 184 | 134211 |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重點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182 | 214958 |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 | 2019 | 貴州 | 文科 | - | 185 | 125503 |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185 | 215012 |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 | - |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文科 | - | - | - |
三、貴州工程職業學院介紹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是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具有獨立頒發國家學歷文憑資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學校占地面積1000余畝,建筑面積24.5萬平方米,總投資6億元人民幣,F已設有護理學院、藥學院、裝備制造與信息技術學院、現代服務與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與體育學院等二級教學機構;學校校園網及教學信息網絡管理系統完善,校園環境優美,辦學條件優越。學校領導班子具有豐富的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經驗,院領導中有5名教授, 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具有專家治校,教授治教的優勢。現有教師580人,其中雙師型教師99人,具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55人,具有副高級職稱以上的76人。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辦學宗旨,以“探工程之理、索職業之道、塑時代新人”的辦學理念,秉持“厚德重能 知行合一”的校訓,積極培育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加強內涵建設,持續提高辦學質量、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辦學環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和創新創業環境。學校堅持走政校企合作,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開放辦學之路,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自身發展的需要,按照大數據大生態大扶貧的戰略要求,重點建設建筑、汽車、大健康、財經、管理類和服務類為主的專業群。學院設置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大數據技術與應用、高速鐵路客運乘務、空中乘務、新能源汽車技術、建筑工程技術、工程造價、護理、藥學、會計、智能控制技術、社會體育等25個專業。學校實施政府訂單、企業訂單人才培養模式,招生即招工;學校還將探索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讓學生既掌握知識,又掌握技能,成為技術技能融合的應用型人才。學校推行以就業為導向、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的培養,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合格人才。在校內建立實訓室,強化技術技能培訓,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在校外建立政校企合作的實訓實習基地,強化頂崗實習,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積極開展就業教育和加強創新創業培育孵化,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學院加強內涵建設,凝練辦學特色,把貴州工程職業學院建成特色鮮明、貴州一流、全國知名的高等職業學院,努力建成職業技術大學,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