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簡介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成立于2001年,是由貴州民族大學申辦,民營資本投資,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確認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學校現有兩個校區,花溪校區坐落于山清水秀、被譽為“高原明珠”的貴州風景名勝區貴陽市花溪區,大學城校區坐落在產城融合創新、生態文明示范的貴安新區,毗鄰貴州財經大學、貴州醫科大學、貴州師范大學等高校。學校占地面積700余畝,校舍面積30余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20余萬平方米。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近100萬冊。
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設有16個行政管理部門、7個學院和2個教輔部門,開設有本科專業36個。
學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秉持“依托優秀資源,延攬優秀教師、培養優秀學生”的理念,以“修身、自信、樂學、篤行”為校訓,按照“人才培養應用型、科研開發支撐型、社會服務區域型”的發展定位,圍繞“抓學科建設、促教學質量、上科研水平、辦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思路,以“內涵發展、產教融合、服務地方、形成特色”為主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較強社會政治經濟建設能力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努力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效益良好、社會信賴、民族團結、人民滿意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通過實施一系列人才工程建成了一支德才兼備、生師比匹配、專兼比合理、學緣結構優化的師資隊伍。目前,學校有專兼任教師600余人,副高以上職稱占50%,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70%。其中,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務院辦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黔靈學者”、貴州省省管專家、貴州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教學名師等近30人。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的人才培養體系。按照“突出應用、培育特色、提高質量”的思路,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積極調整專業結構,對接行業產業發展,積極開展校政、校企、校地、校所合作協同育人,著力培養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
2、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比較好的專業名單
專業名稱 | 所屬院系 | 批準時間 | |
---|---|---|---|
校級特色專業 | 漢語言文學 |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 2017 |
漢語國際教育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大數據與信息工學院 | 2018年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
物聯網工程 |
校級精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
3、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所有的專業名單
教學單位 | 專業 |
---|---|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 漢語言文學、英語、漢語國際教育、學前教育、新聞學 網絡與新媒體、廣播電視編導 |
建筑工程學院 | 工程管理、工程造價、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土木工程 城鄉規劃和建筑學 |
管理學院 | 市場營銷、旅游管理(含導游、民族文化方向)、行政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社會與勞動者保障、文化產業管理、電子商務 |
法學院 | 法學 |
教育與藝術學院 | 音樂學、體育教育、休閑體育、美術學、環境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動畫 |
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建筑電氣與智能化、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物聯網工程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研室 |
基礎教育學院 | 大學英語教研室、大學語文教研室、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教研室和公共體育教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