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多少分能上貴陽人文科技學院?貴陽人文科技學院是什么樣的大學?本文將奉上貴陽人文科技學院2023年投檔分數線位次排名,供考生參考閱讀。
一、2023年貴陽人文科技學院各專業錄取分數線(在本省)
2023年貴陽人文科技學院在貴州各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詳細如下:
省份 | 批次 | 科類 | 招生類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貴州 | 本科二批 | 文科 | 普通類 | 477 | 42183 |
貴州 | 本科二批 | 理科 | 普通類 | 376 | 129442 |
二、貴陽人文科技學院2023年錄取分數線(在各省)
以下是貴陽人文科技學院在全國各省普通類常規批次錄取分數線信息,供考生參考
傳統高考地區
省份 | 批次 | 科類 | 招生類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江西 | 本科二批 | 文科 | 普通類 | 494 | 35849 |
江西 | 本科二批 | 理科 | 普通類 | 457 | 117222 |
貴州 | 本科二批 | 文科 | 普通類 | 477 | 42183 |
貴州 | 本科二批 | 理科 | 普通類 | 376 | 129442 |
四川 | 本科二批 | 文科 | 普通類 | 476 | 60402 |
四川 | 本科二批 | 理科 | 普通類 | 445 | 175581 |
新高考地區3+1+2模式省份
省份 | 批次 | 科類 | 最低專業(組) | 招生類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廣東 | 本科批 | 歷史類 | (201) | 普通類 | 487 | 48538 |
廣東 | 本科批 | 物理類 | (202) | 普通類 | 487 | 161738 |
江蘇 | 本科批 | 物理類 | (02) | 普通類 | 459 | 165041 |
福建 | 本科批 | 歷史類 | 2547(L999) | 普通類 | 458 | 22623 |
福建 | 本科批 | 物理類 | 2547(W999) | 普通類 | 453 | 85992 |
湖北 | 本科批 | 歷史類 | (01) | 普通類 | 453 | 37157 |
湖北 | 本科批 | 物理類 | (02) | 普通類 | 452 | 111186 |
湖南 | 本科批 | 歷史類 | (101) | 普通類 | 449 | 44755 |
湖南 | 本科批 | 物理類 | (102) | 普通類 | 432 | 151188 |
三、貴陽人文科技學院是什么檔次
貴陽人文科技學院 | 貴陽人文科技學院院校基本屬性 | |
創建時間 | 2001年 | |
院校性質 | 民辦 | |
院校類型 | 民族 | |
率屬于 | 省教育廳 | |
是否是211 | 否 | |
是否是985 | 否 |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
本科/專科 | 本科 | |
省/市 | 貴州 貴陽市 | |
碩士點 | ||
博士點 | ||
院校地址 | http://www.gzmdrw.cn/ | |
招生電話 | 0555-2900983,2900997 | |
招生網址 | https://eolwys3-108.edu.yswebportal.cc/index.jsp | |
數據來源于大風車網,查詢請登錄:www.cReDITsaiLING.coM |
四、貴陽人文科技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近1.6萬人,在校教師近900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教師占41.7%,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83%,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黔靈學者”、貴州省省管專家、貴州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等教學名師30余人,有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十大創新團隊”2個。 學校辦學定位于應用型高等學校,不斷深化產教融合,強化實踐教學,助推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先后與北京金山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慧科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產教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形成了以文學、工學、法學為主,管理學、理學、教育學為支撐、藝術學、農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協調發展,并積極探索新文科、新工科、新農科的專業建設模式,現開設有本科專業40個。建校以來,共向社會輸送本科畢業生2萬余人,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 近年來,學校獲省部級以上個人或團體獎項600余次。2019年,學校“銀鳳釵頭”項目團隊在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榮獲金獎,實現了貴州省該項大賽金獎零的突破。學校先后榮獲“全國創建新型智庫先進社會組織”“貴州省高等學校‘五好’ 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思想,秉承“修身、自信、樂學、篤行”的校訓,努力把學校建設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社會信賴、人民滿意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