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海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承德醫學院在海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海南考生上承德醫學院的分數在599至599分,位次為9539至856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海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99至599區間才能上承德醫學院。
一、海南考多少分能上承德醫學院
1、2022年海南考生上承德醫學院:綜合(化 和 生)最低分需要60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536名;
2、2021年海南考生上承德醫學院:綜合(化 和 生)最低分需要6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560名;
3、2020年海南考生上承德醫學院(1):綜合(化 和 生)最低分需要59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539名;
二、承德醫學院在海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承德醫學院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海南 | 綜合 | 化 和 生 | 本科 | 606 | 9536 | 省政府 |
2、2021年承德醫學院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海南 | 綜合 | 化 和 生 | 本科 | 609 | 8560 | 省政府 |
3、2020年承德醫學院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海南 | 綜合 | 化 和 生 | 本科 | 599 | 9539 | 省政府 |
高考滑檔的原因有哪些
一、分數因素:這類退檔,是由考生成績本身引發的。
二、生源已滿:
1、專業已錄滿。
3、漢族已錄滿。
4、本校已錄滿。
三、結論性退檔:
1、取消再閱,這種情況一般稱為“死檔”,往往出現在高分考生身上。
2、在高考過程中,因為舞弊行為被查處而直接退檔。
全國211大學完整名單
序號 | 名稱 | 省份 | 211 |
1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 | 是 |
2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 是 |
3 | 安徽大學 | 安徽 | 是 |
4 | 北京大學 | 北京 | 是 |
5 | 清華大學 | 北京 | 是 |
6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是 |
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是 |
8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 | 是 |
9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是 |
10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 | 是 |
11 | 中央民族大學 | 北京 | 是 |
12 | 北京郵電大學 | 北京 | 是 |
13 | 中央財經大學 | 北京 | 是 |
14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北京 | 是 |
15 | 中國政法大學 | 北京 | 是 |
16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北京 | 是 |
17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 | 是 |
18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 | 是 |
19 | 中國傳媒大學 | 北京 | 是 |
20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是 |
21 | 華北電力大學 | 北京 | 是 |
22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是 |
23 | 中央音樂學院 | 北京 | 是 |
24 | 北京林業大學 | 北京 | 是 |
25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北京 | 是 |
26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北京 | 是 |
27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北京 | 是 |
28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北京 | 是 |
29 | 北京體育大學 | 北京 | 是 |
30 | 廈門大學 | 福建 | 是 |
31 | 福州大學 | 福建 | 是 |
32 | 蘭州大學 | 甘肅 | 是 |
33 | 中山大學 | 廣東 | 是 |
34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是 |
35 | 暨南大學 | 廣東 | 是 |
36 | 華南師范大學 | 廣東 | 是 |
37 | 廣西大學 | 廣西 | 是 |
38 | 貴州大學 | 貴州 | 是 |
39 | 海南大學 | 海南 | 是 |
40 | 河北工業大學 | 河北 | 是 |
41 | 鄭州大學 | 河南 | 是 |
42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黑龍江 | 是 |
4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黑龍江 | 是 |
44 | 東北林業大學 | 黑龍江 | 是 |
45 | 東北農業大學 | 黑龍江 | 是 |
46 | 武漢大學 | 湖北 | 是 |
47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是 |
48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湖北 | 是 |
49 | 華中師范大學 | 湖北 | 是 |
50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 是 |
51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 是 |
52 | 華中農業大學 | 湖北 | 是 |
53 | 國防科技大學 | 湖南 | 是 |
54 | 中南大學 | 湖南 | 是 |
55 | 湖南大學 | 湖南 | 是 |
56 | 湖南師范大學 | 湖南 | 是 |
57 | 吉林大學 | 吉林 | 是 |
58 | 東北師范大學 | 吉林 | 是 |
59 | 延邊大學 | 吉林 | 是 |
60 | 南京大學 | 江蘇 | 是 |
61 | 東南大學 | 江蘇 | 是 |
6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江蘇 | 是 |
63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 是 |
64 | 河海大學 | 江蘇 | 是 |
65 | 蘇州大學 | 江蘇 | 是 |
66 | 南京師范大學 | 江蘇 | 是 |
67 | 江南大學 | 江蘇 | 是 |
68 | 中國藥科大學 | 江蘇 | 是 |
69 | 南京農業大學 | 江蘇 | 是 |
70 | 中國礦業大學 | 江蘇 | 是 |
71 | 南昌大學 | 江西 | 是 |
72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 是 |
73 | 東北大學 | 遼寧 | 是 |
74 | 大連海事大學 | 遼寧 | 是 |
75 | 遼寧大學 | 遼寧 | 是 |
76 | 內蒙古大學 | 內蒙古 | 是 |
77 | 寧夏大學 | 寧夏 | 是 |
78 | 青海大學 | 青海 | 是 |
79 | 山東大學 | 山東 | 是 |
80 | 中國海洋大學 | 山東 | 是 |
81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山東 | 是 |
82 | 太原理工大學 | 山西 | 是 |
83 | 西安交通大學 | 陜西 | 是 |
84 | 西北工業大學 | 陜西 | 是 |
85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陜西 | 是 |
86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陜西 | 是 |
87 | 空軍軍醫大學 | 陜西 | 是 |
88 | 陜西師范大學 | 陜西 | 是 |
89 | 西北大學 | 陜西 | 是 |
90 | 長安大學 | 陜西 | 是 |
91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是 |
92 | 復旦大學 | 上海 | 是 |
93 | 同濟大學 | 上海 | 是 |
94 | 華東師范大學 | 上海 | 是 |
95 | 上海財經大學 | 上海 | 是 |
96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上海 | 是 |
97 | 上海大學 | 上海 | 是 |
98 | 華東理工大學 | 上海 | 是 |
99 | 海軍軍醫大學 | 上海 | 是 |
100 | 東華大學 | 上海 | 是 |
101 | 四川大學 | 四川 | 是 |
102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 | 是 |
103 | 西南財經大學 | 四川 | 是 |
104 | 西南交通大學 | 四川 | 是 |
105 | 四川農業大學 | 四川 | 是 |
106 | 南開大學 | 天津 | 是 |
107 | 天津大學 | 天津 | 是 |
108 | 天津醫科大學 | 天津 | 是 |
109 | 西藏大學 | 西藏 | 是 |
110 | 新疆大學 | 新疆 | 是 |
111 | 石河子大學 | 新疆 | 是 |
112 | 云南大學 | 云南 | 是 |
113 | 浙江大學 | 浙江 | 是 |
114 | 重慶大學 | 重慶 | 是 |
115 | 西南大學 | 重慶 | 是 |
三、承德醫學院最新介紹
承德醫學院是一所隸屬于河北省人民政府領導的全日制高等醫學本科院校,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承德市。建校以來,學校秉承“政治堅定、仁愛至誠、敬佑生命、甘于奉獻”的承醫精神,“仁愛至誠 知行合一”的辦學理念,恪守“嚴謹、求實、勤奮、創新”的校訓,堅持*辦學方向,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征途上,開拓奮進、砥礪前行。 歷史沿革 學校創建于1945年9月,時稱冀東軍區衛生學校,曾先后易名為中國醫科大學冀察熱遼分校、中國醫科大學第四分校、熱河醫學院、熱河省立醫學院、承德衛生學校、河北省承德衛生學校、承德醫學專科學校等。1982年經教育部批準定名為承德醫學院。1996年學校首批通過原國家教委組織的本科院校合格評估。2001年與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特產蠶桑研究所合并。2003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6年整體搬入新校區,開始招收留學生。 辦學規模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554人,本科在校生8954人,專科在校生243人,研究生在校生1122人,留學生235人。建校75年來,學校始終扎根塞外,服務社會,培養了5萬余名畢業生,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一帶一路”沿線的南亞和非洲國家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科專業 現有本科專業18個,其中臨床醫學、中醫學等6個專業納入一本招生;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2個;現擁有省級及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臨床醫學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本科教育創新高地2個、品牌特色專業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3個,省級精品課程9門、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13門省級一流課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個。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15項。有碩士授權一級學科4個,涵蓋25個二級學科;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個,涵蓋39個專業領域。有省級重點(發展)學科8個,省級醫學重點(發展)學科4個,國家重點中醫專科1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培育)單位17個,省級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2個。 科學研究 現有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建有中藥藥理實驗室等4個中醫藥(二級)科研實驗室;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1個,省級科普示范基地1個,河北省高校應用技術研發中心1個;河北省中醫藥重點研究室1個;市級研究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2個;校級研究所(研究室)19個。“十三五”以來,獲批國家級課題11項,省部級課題67項,爭取到科研經費4965萬元。發表學術論文2954篇,其中被SCI檢索收錄233篇,中文核心期刊1254篇。市廳級以上科技成果獲獎391項,其中省級獎勵13項;出版著作23部;發明專利授權56件,其中PCT專利3件,科研成果轉化2項。主編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46部,省部級規劃教材32部。承德醫學院院士工作站于2019年通過全國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認證,同年被河北省科協遴選為模范院士工作站。 師資隊伍 現有教職工2195人(含直屬附屬醫院),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835人,正高職稱225人、副高職稱535人,博士和碩士人員1403人。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模范教師、優秀教師、中青年骨干教師、省突出貢獻專家、政府特帖專家、青年技術拔尖人才、“三三三”人才等專家榮譽稱號近百人次。有博士研究生導師8人,碩士研究生導師992人。 辦學設施 校園占地74.8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9.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7.9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2.13億元。圖書館館藏中外文紙質圖書82萬冊,中外文期刊611種,電子圖書160萬種,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11個數據庫。有直屬附屬醫院1所、非隸屬附屬醫院16所、教學醫院22所,教學床位數4萬余張。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現有本部、南院區兩個院區,總占地面積218畝,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總資產20億元,開放床位2400張。共擁有價值100萬元以上醫療設備91臺(套),10萬元以上醫療設備918臺(套);設置有層流凈化手術間33間;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對外交流 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留學生生源國遍布19個國家;先后與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等10余所國外院校和10余所國內知名高校及醫療機構建立了友好交流與合作關系,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協同創新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果。學校聘請了30名國內外知名學者為客座教授,其中5位外籍院士為特聘教授,丹麥和挪威皇家科學院院士丹麥哥本哈根大學Hans Hultborn教授于2017年獲得了“河北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社會服務 發揮高校服務社會職能,為地方社會和經濟建設作出貢獻。“十三五”以來,學校與企業簽訂協議16項,橫向課題15項,建立科研基地20個,指導企業50余家,培訓人員1萬余人,創益3.3億元,扶貧千余農戶,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輻射河北省及周邊多個省市縣區,技術支持中藥材種植120多萬畝。推廣自主研發飼料桑品種冀桑3號5萬畝以上,科學指導桑樹面積6.9萬畝,產業帶動輻射京津冀、新疆等地。學校作為河北省大學生紅絲帶協會會長單位,指導33個會員單位開展艾滋病防治宣教活動,為我省艾滋病預防健康宣傳教育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學校每年派駐村工作組先后赴寬城、豐寧、灤平等縣農村扎實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積極為幫扶村提供科技及智力支持。2020年,學校發揮心理專業優勢,心理服務地方百姓1萬余人次;附屬醫院全年門、急診150.6萬人次,出院病人7.06萬人次,手術2.80萬例(手術室完成);堅持做好精準扶貧、健康扶貧、醫療保障、醫療救援、健康宣教等工作。 校園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和紅醫精神,先后涌現中國好人、河北好人、承德好人、河北省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學校先后10次榮獲“省級文明單位”稱號;先后被授予河北省校園文化建設“十佳單位”、河北省“文明大院”、河北省“文明校園”;學校黨委被評為“河北省高校黨建工作先進集體”;學校2015年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17年榮獲河北省首屆“文明校園”后復查審核保留“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團委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大學生社會實踐6次獲得中宣部、教育部和團中央等部委表彰;基礎醫學院被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基礎醫學院第六黨支部被評為“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護理學院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附屬醫院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單位”“全國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文明單位”,榮獲“中國醫院質量管理獎—管理創新卓越獎”。 更新于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