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海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三峽電力職業學院在海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海南考生上三峽電力職業學院的分數在250至250分,位次為51070至5038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海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50至250區間才能上三峽電力職業學院。
一、海南考多少分能上三峽電力職業學院
1、2022年海南考生上三峽電力職業學院: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39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0386名;
2、2021年海南考生上三峽電力職業學院: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3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1070名;
3、2020年海南考生上三峽電力職業學院(1):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2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0750名;
二、三峽電力職業學院在海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三峽電力職業學院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專科 | 399 | 50386 | 省政府 |
2、2021年三峽電力職業學院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專科 | 345 | 51070 | 省政府 |
3、2020年三峽電力職業學院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專科 | 250 | 50750 | 省政府 |
軍校畢業后是怎么分配的
軍校畢業后分配根據四個原則回到原單位、留校、新成立的單位、志愿
軍校畢業后一般是本著哪里需要哪里去、到基層去的原則,沒有固定的分配方向。具體到哪個部隊,還要看軍校畢業當年所在部隊對干部的需求,主要是區域政治部干部部向總政打報告,總政具體調配。
1.軍校畢業學員根據“計劃分配、按需補充、面向基層、專業對口、合理使用”的原則。
2.從地方考入軍校的學員畢業見習期滿后,其工作單位及其崗位屬于現役軍官范圍的,可按規定授予軍銜,工作單位及其崗位屬于文職范圍的,任命為文職干部。
3.初級指揮專業畢業的學員,大學專科軍校畢業定排職,授少尉軍銜。大學本科畢業定副連職,授中尉軍銜。工程技術專業的畢業學員,大學專科軍校畢業的定為專業技術14級,授專業技術少尉軍銜,大學本科畢業的,定為專業技術13級,授專業技術中尉軍銜。
4.分配到院校、科研等單位并從事教學、醫療、科研工作的,大部分被任命為文職干部,其技術等級的確定與專業技術軍官相同。
211院校排名
211院校排名 | 學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全國排名 |
1 | 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 |
2 | 清華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3 | 上海交通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4 | 浙江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5 | 武漢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6 | 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7 | 復旦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8 |
9 | 華中科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9 |
10 | 中國人民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0 |
11 | 天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2 | 北京師范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3 | 西安交通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14 | 吉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15 | 山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16 | 國防科技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4 |
17 | 中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18 | 南開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6 |
1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2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21 | 四川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9 |
22 | 同濟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23 | 廈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1 |
24 | 北京理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25 | 東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26 | 華南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4 |
27 | 大連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9 | 中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0 | 西北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1 | 中國農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8 |
32 | 東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33 | 湖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4 | 電子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5 | 蘭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36 | 北京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37 | 重慶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38 | 武漢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39 | 南京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40 | 西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7 |
41 | 華中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37 |
42 | 中國海洋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8 |
43 | 暨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39 |
44 | 河海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0 |
45 | 南京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0 |
46 | 北京交通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1 |
47 | 南京農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2 |
48 | 華東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3 |
49 | 蘇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4 |
50 | 華中農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5 |
51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6 |
5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6 |
53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8 |
54 | 合肥工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9 |
55 | 西南交通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0 |
56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1 |
57 | 西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58 | 湖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59 | 鄭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3 |
60 | 東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3 |
61 | 北京郵電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7 |
62 | 華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7 |
6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8 |
64 | 上海財經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9 |
65 | 云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0 |
66 | 上海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1 |
67 | 西南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2 |
68 | 東華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3 |
69 | 中國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3 |
70 | 海軍軍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4 |
71 | 北京化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5 |
7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7 |
73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9 |
74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9 |
75 | 南昌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0 |
76 | 中國傳媒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0 |
77 | 太原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1 |
78 | 北京工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2 |
79 | 空軍軍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2 |
80 | 江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3 |
81 | 陜西師范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5 |
82 | 中國礦業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7 |
83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9 |
84 | 福州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1 |
85 | 北京林業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2 |
86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中國一流大學 | 83 |
87 | 安徽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4 |
88 | 中央民族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5 |
89 | 長安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0 |
90 | 遼寧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1 |
91 | 貴州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3 |
92 | 中央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96 |
93 | 北京體育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8 |
94 | 河北工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9 |
95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9 |
96 | 東北農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97 | 東北林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3 |
98 | 四川農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5 |
99 | 中國藥科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105 |
100 | 新疆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8 |
101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3 |
102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4 |
103 | 天津醫科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5 |
104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116 |
105 | 大連海事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9 |
106 | 廣西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2 |
107 | 華北電力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3 |
108 | 內蒙古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9 |
109 | 海南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43 |
110 | 石河子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67 |
111 | 寧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70 |
112 | 延邊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70 |
113 | 中央音樂學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75 |
114 | 西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00 |
115 | 青海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16 |
三、三峽電力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三峽電力職業學院是經省政府批準成立、教育部備案、由葛洲壩集團公司主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院校,同時也是中國能源建設集團的職工培訓中心,與葛洲壩黨校、葛洲壩管理學院實行“一個黨委、三家機構”的管理體制。學校前身是成立于1975年的葛洲壩職工大學,至今已有40多年的辦學歷史。校園坐落在世界水電之都——湖北省宜昌市市中心,占地面積429畝,建筑總面積17萬余平方米。學校依托企業、服務社會,現已成為一家以電力、機電、建筑、環保為特色,集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為一體,面向企業的、開放的、多功能教育培訓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人才培養、培訓、鑒定、提升“一站式”全方位教育培訓服務,源源不斷的培養和培訓各類高素質技能人才,得到企業和社會的高度認可。 師資隊伍 學院擁有一支專業理論水平高、實踐教學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303人,其中,40%的專任教師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80%的專業教師具有專業實踐技能等級證書或相關工作經驗,學校還聘請了40位電力行業及知名高校、企事業單位的技術專家擔任客座教授。教師教學水平精湛,2019年代表中國能建集團參加中電聯第二屆全國電力行業青年培訓師教學技能競賽攬獲電建組團體一等獎、三等獎和個人一、二、三等獎。 職業教育 學校設有電力工程學院、機電與自動化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職管理部、繼續教育學院、實訓中心等9個教學單位,有各類在校生10000余人,開辦有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發電廠及電力系統、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等20余個高職專業,建立了20多個校內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學校充分發揮企業辦學優勢,大力開展校企合作,與40余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與28家企業簽訂了頂崗實習協議,推進企業需求真正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學校以培養高水平的現代產業工人為目標、秉承“入學即入職、學生即學徒”人培養理念,由教師與企業師傅聯合傳授知識與技能,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編纂教材,將企業的工藝、標準、文化等貫穿于育人的全過程,打造“產學互動、產教融合、崗位就業零距離”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因在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方面成績突出,學校獲批成為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湖北省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宜昌市產教融合典型示范高校,葛洲壩集團也獲批成為湖北省唯一的國家首批24家產教融合型認證企業。 職工培訓 學校擁有電力行業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湖北省交通運輸廳職業資格中心、交通運輸行業職業技能鑒定站、中國建筑業協會“國際工程項目管理資質(IPMP B/C級)”國際工程項目經理葛洲壩認證培訓中心、安全生產培訓二級機構、湖北省建筑行業關鍵崗位培訓機構、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施工員與造價員定點培訓機構等22項培訓資質,開發了管理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取證培訓三大核心培訓業務20余個培訓品牌項目,擁有各種類型多媒體教室、會議場所共計37個,可同時容納1200余人進行培訓。為減少工學矛盾,學校在全國設有華東、華南、西南、西北、東北5個培訓基地,建立了葛洲壩網絡學院在線培訓學習平臺,可提供送教上門服務和“線上+線下”培訓學習模式。每年開展培訓2.2萬人次。 學校先后榮獲原國家電力部“電力職業技術教育標兵學校”、湖北省人民政府“職業教育先進集體”、首批“電力行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被評為湖北省、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文明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