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海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安徽建筑大學在海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海南考生上安徽建筑大學的分數在558至580分,位次為17249至1236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海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58至580區間才能上安徽建筑大學。
一、海南考多少分能上安徽建筑大學
1、2022年海南考生上安徽建筑大學: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5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882名;
2、2022年海南考生上安徽建筑大學:綜合(物)最低分需要57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095名;
3、2022年海南考生上安徽建筑大學: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5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954名;
4、2021年海南考生上安徽建筑大學: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5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970名;
5、2021年海南考生上安徽建筑大學: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5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363名;
6、2020年海南考生上安徽建筑大學(4):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5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240名;
7、2020年海南考生上安徽建筑大學(2):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5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880名;
8、2020年海南考生上安徽建筑大學(3):綜合(物)最低分需要5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549名;
二、安徽建筑大學在海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安徽建筑大學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海南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570 | 15882 | 省政府 |
2022 | 海南 | 綜合 | 物 | 本科 | 574 | 15095 | 省政府 |
2022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580 | 13954 | 省政府 |
2、2021年安徽建筑大學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海南 | 綜合 | 物 | 本科 | 558 | 17249 | 省政府 |
2021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575 | 13970 | 省政府 |
2021 | 海南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584 | 12363 | 省政府 |
3、2020年安徽建筑大學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海南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565 | 15240 | 省政府 |
2020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578 | 12880 | 省政府 |
2020 | 海南 | 綜合 | 物 | 本科 | 580 | 12549 | 省政府 |
中國二本大學排名整理
以下部分中國二本大學排名數據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全國排名 | 院校名稱 | 批次 |
1 | 廣東財經大學 | 二本 |
2 | 貴州醫科大學 | 二本 |
3 | 重慶醫科大學 | 二本 |
4 | 遵義醫科大學 | 二本 |
5 | 上海海關學院 | 二本 |
6 | 廣東金融學院 | 二本 |
7 | 天津理工大學 | 二本 |
8 | 西安郵電大學 | 二本 |
9 | 四川外國語大學 | 二本 |
10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二本 |
11 | 集美大學 | 二本 |
12 | 重慶理工大學 | 二本 |
13 | 北京聯合大學 | 二本 |
14 | 上海商學院 | 二本 |
15 | 蘇州科技大學 | 二本 |
16 | 成都大學 | 二本 |
17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18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二本 |
19 | 廣東醫科大學 | 二本 |
20 | 重慶工商大學 | 二本 |
21 | 貴州師范大學 | 二本 |
22 | 廈門醫學院 | 二本 |
23 | 云南師范大學 | 二本 |
24 | 天津外國語大學 | 二本 |
25 | 新鄉醫學院 | 二本 |
26 | 湖北醫藥學院 | 二本 |
27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二本 |
28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二本 |
29 | 溫州大學 | 二本 |
30 | 廣州體育學院 | 二本 |
31 | 廣西師范大學 | 二本 |
32 | 江蘇師范大學 | 二本 |
33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34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 二本 |
35 | 廣西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36 | 南京工程學院 | 二本 |
37 | 浙江科技學院 | 二本 |
38 | 西安醫學院 | 二本 |
39 | 廣東警官學院 | 二本 |
40 | 安徽財經大學 | 二本 |
軍校畢業后是怎么分配的
軍校畢業后分配根據四個原則回到原單位、留校、新成立的單位、志愿
軍校畢業后一般是本著哪里需要哪里去、到基層去的原則,沒有固定的分配方向。具體到哪個部隊,還要看軍校畢業當年所在部隊對干部的需求,主要是區域政治部干部部向總政打報告,總政具體調配。
1.軍校畢業學員根據“計劃分配、按需補充、面向基層、專業對口、合理使用”的原則。
2.從地方考入軍校的學員畢業見習期滿后,其工作單位及其崗位屬于現役軍官范圍的,可按規定授予軍銜,工作單位及其崗位屬于文職范圍的,任命為文職干部。
3.初級指揮專業畢業的學員,大學專科軍校畢業定排職,授少尉軍銜。大學本科畢業定副連職,授中尉軍銜。工程技術專業的畢業學員,大學專科軍校畢業的定為專業技術14級,授專業技術少尉軍銜,大學本科畢業的,定為專業技術13級,授專業技術中尉軍銜。
4.分配到院校、科研等單位并從事教學、醫療、科研工作的,大部分被任命為文職干部,其技術等級的確定與專業技術軍官相同。
三、安徽建筑大學最新介紹
"安徽建筑大學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類學科專業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始建于1958年。學校是安徽省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國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省優秀教學管理集體、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省高校后勤工作先進單位、安徽省文明單位。 學校設有12個學院,現有61個本科專業,涵蓋工、管、理、藝、文、法、經七大學科門類。全日制本科生16800余人,研究生2100余人。現有教職工1500余人,其中教師1214人,教師中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480余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1094人,博士生導師15人,碩士生導師458人。擁有國家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29人,國家級、省級教學團隊13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5個,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6人、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7人。 學校現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8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5個國家級、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安徽省高校智庫。圖書館現有紙質圖書170多萬冊,電子圖書300多萬冊。 學校緊緊依托“大土建”學科優勢,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凝練科研方向,在節能環保、城鎮化與徽派建筑、地下工程、公共安全、先進建筑材料等重點領域,形成了多個具有較大影響、特色鮮明的科研方向和學術團隊。近年來,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科基金項目270多項,省部級科研課題950多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8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中國發明專利金獎1項。 學校始終堅持質量立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建立健全質量監控體系,大力實施質量工程并取得突出成績。近年來,獲得國家級質量工程項目22項、省級質量工程項目800多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7項、一等獎22項。學校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5個,國家級一流課程4門,國家級專業教育評估(認證)通過專業9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8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新工科項目4項,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項。 學校現有節能研究院、徽派建筑研究所等25個科研機構,擁有建筑設計研究院、巖土勘察設計院、規劃設計研究院等校辦企業,成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基地。 學校面向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近年來,生源質量不斷提高,新生錄取分數線和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位居省屬高校前列,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青睞。學生在全國、全省大學生各類學科競賽和體育競賽中屢創佳績,獲得國家級、省部級表彰、獎勵1000多項。 學校對外交流日趨活躍,已與美國、德國、英國、俄羅斯、白俄羅斯、韓國以及臺灣地區2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在學生聯合培養、教師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辦學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學校是教育部認定的中外合作辦學單位。 學校堅持“進德、弘毅、博學、善建”的校訓,堅持“立足安徽、面向全國,依托建筑業、服務城鎮化”的辦學定位和“質量立校、創新領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依法治校”的辦學理念,堅持走打好“建”字牌,做好“徽”文章的特色發展之路,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為建設國內一流、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建筑大學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