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詞一般分轉折關系、假設關系、條件關系等。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在意義上有密切聯系的句子組合在一起,叫復句,也叫關聯句。復句通常用一些關聯詞語來連接。
㈠ 作為連接分句、標明關系的詞語,關聯詞語總是標明抽象的關系,可以作為某類復句的特定的形式標志。
㈡ 說話時很容易發現必須帶有的一到二個詞語,雖然意思不同,但連在一起無論是說還是聽都覺得很舒服。將分句連起來,使它變為通順、完整的一個句子。
一、并列關系
㈠ 表示句子或詞語之間具有的一種相互關聯,或是同時并舉,或是同地進行的關系。例如:
① 小明一邊走路一邊唱歌。
② 這個蘋果又大又紅。
③ 打碎花瓶的是劉星而不是小宇。
二、承接關系
㈠ 以時間為坐標軸,來講述前后順序的一種關聯詞應用規則。關聯詞前后說明連續動作或者連續發生的事情,分句前后有先后順序,不能將分句順序進行顛倒。例如:
① 小偷一聽到警報聲,就嚇得站了起來。
② 小飛寫完字,又去練鋼琴。
㈡ 常見的表示承接關系的關聯詞有:
三、遞進關系
㈠ 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表達的意思向更重、更大、更深、更難的方向推進一層,分句間的關系是遞進的。例如:
① 小英不但會唱歌,而且獲得了全校歌唱比賽二等獎。
② 嘎子不但會游泳,而且潛水技術很熟練。
㈡ 常用的表示遞進關系的關聯詞有:
四、因果關系
㈠ 一個分句表原因或根據,另一個分句表結果或推論。例如:
① 因為今天下雨,所以小明淋濕了書包。
② 因為長期營養不良,所以他看起來臉色蒼白。
㈡ 常用表示因果關系的詞語有:
五、選擇關系
㈠ 表示已定選擇的復句由兩個分句構成,說話者在提出的兩種情況中已經有所取舍。例如:
① 我寧肯轟轟烈烈過幾年,也不愿平平淡淡過一輩子。
② 與其大家一起陷入下崗的困境,不如先給一部分人找條出路。
㈡ 常用的表示轉折關系的關聯詞有:
六、轉折關系
㈠ 一般情況,轉折復句前面分句提出某種事實或情況,后面分句轉而述說與前面分句相反或相對的意思。即后面分句才是說話人所要表達的真正意圖。例如:
① 小明文化不高,但能寫一手好字。
②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③ 雖然窯洞不住了,可是生活并沒有什么改變。
㈡ 常用轉折關系的關聯詞有:
七、假設關系
㈠ 假設復句,一般由兩個有假設關系的分句組成,前一個分句假設存在或出現了某種情況,后一個分句說明由這種假設的情況產生的結果。例如:
① 如果于勒叔叔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
② 假如只是埋頭苦讀,不動腦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
③ 我們若能這樣追問,一切虛妄的學說便不攻自破了。
㈡ 常用的假設關系的關聯詞有:
八、條件關系
㈠ 條件復句中分句之間的關系是條件和結果的關系。偏句提出一種真實或假設的條件,正句說明在這種條件下所產生的結果。例如:
① 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把事情辦好。
② 除非讓他親自去解釋,才有可能得到原諒。
㈡ 常用的表示條件關系的詞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