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學怎么轉專業,轉專業難不難,首先得確定該校是能進行轉專業的操作,可以通過加一些本校的招生群,向招生處的老師或者是本校的學生對此進行了解,盡量詢問的詳細些,比如轉專業的條件、難度,是否需要留級和轉專業成功的比例等等,本文整理了一些關于燕山大學轉專業的知識,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
一、燕山大學新生怎么轉專業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和特長的發揮,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教育部令第41號),結合我校本科教學實際,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 為充分發揮二級學院辦學主體地位,轉專業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擇優錄取的原則,采取校院兩級管理模式,按照學生自愿申請、學院組織考核、教務處審核備案的方式進行。
第三條 各學院雙創導師應加強對學生專業學習和職業規劃的指導,增強學生對本專業學習的適應性和穩定性,避免學生對專業選擇的盲目從眾,指導學生理性選擇專業。
第二章 組織管理
第四條 學校成立本科生轉專業工作領導小組,由主管教學校領導擔任組長,教務處、學生工作處、監察審計處等有關部門人員組成。各學院成立本學院轉專業工作領導小組和考核小組。領導小組基于自身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專業發展規劃等制定轉專業接收計劃、轉入條件和考核辦法等具體實施方案,負責領導和監督本學院轉專業工作;考核小組負責對申請學生的思想素質、學習成績、專業特長、興趣愛好、發展潛力進行綜合考核,人員構成由學院領導小組確定,并報送學校轉專業工作領導小組。
第五條 轉專業工作由教務處統一組織安排,各學院具體實施,每年進行一次,安排在秋季學期開學初進行。
第三章 轉專業條件與要求
第六條 我校在籍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完成第一學年學年學習任務后有下列情況之一,允許申請轉專業:
(一)學生學習期間出現某種疾病或者生理缺陷,經學校指定的醫療單位診斷,證明不能在原專業學習,但尚能在本校其它專業學習的;
(二)經學校認可,學生確有某種特殊困難,不轉專業無法繼續學習的;
(三)經擬轉入專業考核,學生確有其專業學習興趣和特長的;
(四)休學創業或者退役后復學的學生,因自身情況需要轉專業,學校需予以優先考慮的。
學校根據社會對人才需求情況的發展變化,經學生同意,必要時將適當調整部分學生所學專業。
第七條 若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轉專業:
(一)正在休學或者保留學籍的;
(二)按照專業培養計劃,進入第二學年及以上的;
(三)已有轉專業經歷的學生或已有轉學經歷的;
(四)招生時以特殊形式(如少數民族預科班、高水平運動隊、中外合作培養、藝術類、體育類等)錄取的、國家有相關規定或者錄取前與學校有明確約定的;
注:藝術類除音樂表演、舞蹈表演等專業外,允許在相關藝術類專業內互轉專業。
(五)跨文理科(文理科界限以高考招生為準)轉專業的;
(六)在校期間被認定為有考試違紀、作弊行為或者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的。
(七)經學校研究認定不適宜轉專業的。
第八條 對于轉專業的學生,要轉入的新專業中第一學年重要的基礎課和專業課也必須在后續的學習中補上,以保證新專業課程學習的完整性。若原專業與轉入專業培養計劃差別較大,學生轉入新專業第一學年重要的基礎課和專業課都未曾修讀過,按照轉入專業所在學院意見,需從新專業一年級讀起。
第四章 工作流程
第九條 計劃。為了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各學院接收轉專業總人數原則上控制在學院本年級現有人數15%以內。學院基于自身的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專業發展規劃等,向學校報送各專業接收計劃數,經學校批準后向全校公布。轉專業錄取學生數不得超過公布的專業接收計劃數。
第十條 報名。學生在第二學年開學初第一周周三前向所在學院提交轉專業申請。
第十一條 資格審核。轉出學院對申請轉出的學生進行資格審核,并將審核結果匯總后報教務處復審。審核通過的由教務處轉至相應學院。
第十二條 考核。擬轉入專業所在學院在第一周周末前對申請轉專業的學生進行考核,按考核成績擇優錄取,并于第二周周一前將擬錄取名單報教務處。
第十三條公示。教務處對各學院提交的錄取名單進行復審,報主管校長批準后,在校園網公示。公示無異議后,學生于第二周周五前辦理完轉專業手續。
第十四條 學生根據轉專業的相關要求和各學院的考核辦法,在規定時間內提交轉專業申請,逾期不予受理;學生報名轉專業后,如決定放棄轉專業,須在轉專業考核前書面告知相應學院,逾期不予受理。
第五章 其他
第十五條 在轉專業過程中,若發現存在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等情形的,則取消相應學生轉專業資格,對相應學院予以通報,并對責任人作出相應處理。
第十六條 學生對取消轉專業資格處理有異議的,可按照《燕山大學學生校內申訴規定》向學校申訴。
第十七條 本辦法自2017級學生開始執行。
第十八條 本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二、燕山大學招生專業目錄及重點專業有哪些
國家特色專業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金屬材料工程 旅游管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自動化 |
類別 | 專業名稱 |
---|---|
經濟學類(本) | 經濟學 |
經濟與貿易類(本)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法學類(本) | 法學 |
政治學類(本) | 政治學與行政學 國際政治 |
體育學類(本)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中國語言文學類(本) | 漢語言文學 |
外國語言文學類(本) | 英語 俄語 日語 德語 法語 翻譯 |
新聞傳播學類(本) | 廣播電視學 |
數學類(本)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物理學類(本) | 應用物理學 |
化學類(本) | 應用化學 |
統計學類(本) | 統計學 |
力學類(本) | 工程力學 |
機械類(本)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車輛工程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工業設計 |
儀器類(本)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材料類(本) | 金屬材料工程 材料物理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能源動力類(本)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電氣類(本)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電子信息類(本)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自動化類(本) | 自動化 機器人工程 |
計算機類(本)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件工程 智能科學與技術 |
土木類(本) | 土木工程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化工與制藥類(本) | 化學工程與工藝 能源化學工程 |
礦業類(本) | 石油工程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本) | 環境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類(本) | 生物醫學工程 |
建筑類(本) | 建筑學 |
生物工程類(本) | 生物工程 |
工商管理類(本) | 工商管理 會計學 |
公共管理類(本) | 公共事業管理 行政管理 |
工業工程類(本) | 工業工程 |
電子商務類(本) | 電子商務 |
旅游管理類(本) | 旅游管理 |
音樂與舞蹈學類(本) | 音樂表演 舞蹈表演 |
美術學類(本) | 雕塑 |
設計學類(本) | 視覺傳達設計 產品設計 環境設計 公共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