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貴州醫科大學在河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北考生上貴州醫科大學的分數在528至577分,位次為48153至1655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28至577區間才能上貴州醫科大學。
一、河北考多少分能上貴州醫科大學
1、2022年河北考生上貴州醫科大學:歷史最低分需要5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558名;
2、2021年河北考生上貴州醫科大學:歷史最低分需要5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893名;
3、2022年河北考生上貴州醫科大學:物理最低分需要5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194名;
4、2021年河北考生上貴州醫科大學:物理最低分需要54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4261名;
5、2020年河北考生上貴州醫科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8153名;
二、貴州醫科大學在河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貴州醫科大學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北 | 歷史 | - | 本科 | 535 | 16558 | 省政府 |
2022 | 河北 | 物理 | - | 本科 | 542 | 47194 | 省政府 |
2、2021年貴州醫科大學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北 | 歷史 | - | 本科 | 528 | 21893 | 省政府 |
2021 | 河北 | 物理 | - | 本科 | 549 | 44261 | 省政府 |
3、2020年貴州醫科大學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 | 577 | 48153 | 省政府 |
高考報考軍校有哪些條件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忠于祖國,熱愛軍隊,志愿從事國防事業,未參加過任何非法社會團體和組織;
2、道德品質優良,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未受過紀律處分,無違法違紀行為;
3、身體健康,男生要求身高165厘米以上,體重50公斤以上,但不得超過標準體重百分之25,女生要求身高162厘米以上,體重45公斤以上,但不得超過標準體重百分之15。每一眼裸眼視力在4.6以上,矯正視力在4.9以上。紅綠色盲、色弱者不可報考。無傳染性疾病等;
4年齡在二十周歲以下。
5、軍校只招收高中應屆畢業生。
6、考生必須參加面試:
面試的要求包括:發育正常,體形勻稱;面部無明顯疤痕,無文身;語言表達流利,無口吃;表情自然,舉止文明有禮,衣著整潔得當,動作協調自然;報考動機明確,愿為祖國國防事業獻身。
填報平行志愿有什么技巧
1、合理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報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報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據自己高考成績、個人興趣愛好、身體條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錄取的院校范圍中,合理、有序組合院校志愿。
一般來說,平行志愿填報按照“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原則。
沖一沖:把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作為A志愿;
穩一穩:把與自己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作為B志愿;
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學校作為C志愿。
不過,要注意的是,“沖一沖”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亂沖,當然某些省份志愿有幾十個上百個,少數幾個亂沖也無妨。
同時各志愿間要拉開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準確,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愿填報過高(比如多個平行院校志愿之間沒有拉開梯度),就可能導致所填報的幾個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2、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報在平行志愿的前列。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順序的,當考生填報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檔條件時,計算機系統會將考生電子檔案投檔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同時填報的專業志愿不要過少。如果考生只報考某些院校的一兩個專業,當考生檔案被投檔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總分或相關科目成績偏低、不服從院校專業調劑、身體條件受限等原因,面臨投檔后被退檔的風險。
三、貴州醫科大學最新介紹
貴州醫科大學前身為1938年建立的“國立貴陽醫學院”,是當時全國最早直屬國家教育部的9所高等醫學院校之一,首任院長是來自北京協和醫學院的中國早期熱帶病學專家、醫學教育家李宗恩教授,在他的帶領下,楊崇瑞、朱章賡、湯佩松、賈魁、楊濟時、劉維德、洪謙、林紹文、侯寶璋、張孝騫、郭秉寬、王季午、朱懋根、李瑞麟、李漪、王志均等大批學術造詣精湛的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云集國立貴陽醫學院,使其被譽為當時的“小協和”,開創了貴州高等教育之先河。 1950年“國立貴陽醫學院”更名為“貴陽醫學院”并劃歸貴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65年將“貴陽醫學院中醫系”劃離另行組建“貴陽中醫學院”;1981年成為全國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3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5年4月更名為“貴州醫科大學”。 學校占地面積1868畝,直屬附屬醫院8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0所,教學醫院12所,非臨床專業實踐教學基地132個。擁有多個科研平臺和創新團隊,其中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平臺4個,省部級平臺27個,廳級平臺26個,校級平臺21個;擁有各級各類創新團隊42個。 學校設有教學單位21個,本科專業3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其中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學位類別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臨床醫學)。碩士學位授權點16個,其中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專業學位類別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貴州省一流學科4個,貴州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I類學科群1個,貴州省特色重點學科一級學科4個,貴州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2個,二級學科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進入ESI全球前1%。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7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6個。2019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支持下開辦臨床醫學教育改革創新班——“協和班”,在貴州省率先舉辦臨床醫學精英班。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4900余人(其中研究生2600余人、留學生200余人),學校已為社會累計培養全日制畢業生58500多名(其中研究生7900余人)。學校在職在崗職工180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400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668人。“*獎勵計劃”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專家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4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8人、中國青年科技獎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全國模范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1人、貴州省“十百千人才計劃”十層次人才1人、百層次人才7人、貴州省“百千人才引進計劃”百人領軍人才5人、千人創新創業人才6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5人,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貴州省核心專家4人,貴州省省管專家14人。 2015-2020年,學校共獲得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028項,其中,承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365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自然科學、科技進步、哲學社科等各類獎項33項(其中一等獎7項)。在地方病研究、中藥民族藥研發、組織工程干細胞生物醫藥研究、病原生物學研究等領域特色明顯。 學校充分發揮教、研、醫優勢,始終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建立了省內最大的醫療服務體系,在緊急醫學救援、疑難危重患者救治、藥物臨床試驗、公眾健康素養提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地方醫藥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始終堅持“文化建校、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恪守“誠於己、忠于群、敬往思來”的校訓,秉承“大醫精誠”的貴醫精神,立足貴州,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為建成特色鮮明、同類先進、國內一流的百年醫科大學而努力奮斗。 (數據截止至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