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許昌學院在河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北考生上許昌學院的分數在473至522分,位次為113007至2830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3至522區間才能上許昌學院。
一、河北考多少分能上許昌學院
1、2022年河北考生上許昌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5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169名;
2、2021年河北考生上許昌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49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534名;
3、2022年河北考生上許昌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2324名;
4、2021年河北考生上許昌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3007名;
5、2020年河北考生上許昌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0176名;
6、2020年河北考生上許昌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300名;
二、許昌學院在河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許昌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北 | 歷史 | - | 本科 | 500 | 33169 | 省政府 |
2022 | 河北 | 物理 | - | 本科 | 482 | 112324 | 省政府 |
2、2021年許昌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北 | 歷史 | - | 本科 | 499 | 37534 | 省政府 |
2021 | 河北 | 物理 | - | 本科 | 473 | 113007 | 省政府 |
3、2020年許昌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 | 507 | 110176 | 省政府 |
2020 | 河北 | 文科 | - | 本科 | 522 | 28300 | 省政府 |
平行志愿如何填報
一、清楚認識自己是處于那個批次的。在不同批次之間是自上往下的原則。比如二本的學生不可以報考一本院校。所以要明確清楚自己是屬于那個階段的。
二、對本批次及以下的院校進行篩選。首先將錄取分數大于自己分數的院校去掉。因為大于自己分數的院校很少有機會是降下來的,一般都是保持不變,有可能還會升上去。
三、平行志愿經過分數線篩選以后,接下來還要進行排名篩選。對于排名高于自己的分數排名的去掉。剩下的學校就是自己可以報考的院校了。
四、接下來是明確自己想要報考的專業,只要感興趣,不管是那個專業,行行出狀元。所以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專業,然后在找出相關專業的學校。
五、找到自己心儀的專業和學校以后開始填報,填報平行志愿的時候,可以將分數比較高,而且相對較好的學校放在前面。也可以把想沖一下的學校放在前面。
專科提前批填報志愿的技巧
1.根據自己的興趣出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誰都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考生和家長要分析比較,高考志愿填報的“專業選擇”要以穩定的“習慣興趣”、“長時興趣”為主導,同時不能被“一時的”短暫情緒所干擾。畢竟專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職業
2.用專業篩選院校范圍
首先根據自己的成績進行定位,選擇自己分數可以報考的院校。然后在初步篩選出的院校中,了解這些院校中是否開設有自己的意向專業,若有開設該專業是否為院校的重點專業,或者該專業在學校的學習內容,實習崗位,包括以后的就業方向等等。
3.通過學校官網介紹,提前了解院校信息
通過初步篩選出院校范圍,家長和考生就要自己動手查詢這些學校的官網。官網會清楚地告訴我們院校層次,開設專業,就業方向等等。同時可以了解專業在學校學習的內容、需要掌握的技能、需要具備的工作能力、畢業之后崗位方向
4.結合自身發展
很多同學可能本身成績不錯,唯高考失利,心有不甘,這部分同學就可以考慮專科結束后,自己的個人發展問題。比如跨校專升本、留學機會等。讀專科還是需要有戰略眼光,要看三年后,不要只看三年內。
5.拉開院校梯度
提醒各位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院校之間的梯度要設置好,才會降低分數的浪費或者掉檔。平行志愿,同一批次的競爭強度并沒減弱,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依然存在。很多高分考生可能掉檔下來把低分考生擠下去。高職專科志愿填報依舊要重視這個問題。
三、許昌學院最新介紹
"許昌學院座落于漢魏故都——河南省許昌市。許昌地處“中原之中”,既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又是一座蓬勃發展的現代新城。許昌區位優勢突出,距省會鄭州80公里,是中原城市群、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之一,鄭許一體化正加速推進。許昌交通條件便利,形成了集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空為一體的快捷交通體系。許昌經濟基礎雄厚,現代工業體系齊全,重點產業特色鮮明,綜合實力穩居河南第一方陣。許昌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被譽為中國花木之都、三國文化之鄉、陶瓷文化之鄉、臘梅文化之鄉,先后獲得國家文明城、國家衛生城、國家森林城、國家生態園林城、國家優秀旅游城、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等稱號。 許昌學院是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42年8月的河南省第五行政區聯立師范學校。1946年7月,河南省立許昌師范學校成立,五區聯師并入許昌師范學校。新中國成立后學校健康發展,1959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師范專科學校,1963年因國家經濟困難調整為中等師范學校,1978年首批復辦師范專科,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2012年通過教育部本科高校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20年通過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學校是河南省首批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試點單位、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河南省碩士學位授予重點立項建設單位、國家“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工程建設項目高校,入選河南省“十四五”時期重點建設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高校。 學校校園環境優美,教學科研設施先進,支撐服務體系完善,教學科研實習儀器設備資產值35019.07萬元,館藏紙質圖書2119830冊,擁有高標準的體育運動設施、文化活動場館和智慧校園系統,建有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鈞瓷文化藝術館、吳道子美術館等。 學校有教職工1764人。有中原學者3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河南省教學名師4人;2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入選中原領軍人才,2人入選中原青年拔尖人才,6人入選河南省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22人入選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有5個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5個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1個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20個河南省高校教學團隊和優秀基層教學組織。聘請有包括院士、*、國家杰青等學術領軍人才在內的一批特聘教授和兼職教授。 學校有69個本科專業和13個專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文學、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醫學等十個學科門類,形成了融入地方、貼近產業、理工為主、突出應用的專業格局,電力裝備與信息工程、新材料與能源、食品醫藥與健康等專業集群特色明顯。有1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一流課程、1個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和課程改革試點專業,12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4個省級特色專業和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河南省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是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河南省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試點、河南省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實驗區。與華中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等聯合培養研究生,并招收有外國留學生。有全日制在校生26343人。 學校有6個河南省重點學科,有河南省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河南省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重點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18個省級科研創新平臺,設有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知識產權運營管理中心試點單位等,與地方重點企業聯合成立有17個校級協同創新中心和產學研合作基地。“潁川眾創”入選國家級“眾創空間”,許昌大學科技園是省級大學科技園和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許昌市政府每年財政預算1000萬元設立“校地合作專項資金”。《許昌學院學報》先后被評為全國社科百強學報和河南省十佳學報,“魏晉史研究”欄目入選教育部“全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名欄建設工程”。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美國西俄勒岡大學、美國俄勒岡理工學院、美國貝爾維尤大學、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普韋布洛分校、英國卡迪夫城市大學、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加拿大卡普頓大學、加拿大荷蘭學院等國外高校聯合舉辦有合作辦學項目。與許繼集團、森源集團、瑞貝卡集團、西繼電梯、黃河旋風等地方知名企業加強產學研合作教育,成立行業學院,共建產業聯盟,不斷強化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科學研究與地方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深化產教融合發展,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生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化工實驗大賽、大學生英語競賽、中國機器人大賽等活動中屢獲佳績,先后獲得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校園舞蹈大賽表演金獎、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金獎、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戲劇藝術節“金刺猬獎”等。 學校秉承“崇德礪志、博學敬業”的校訓,弘揚“教學神圣、崇尚學術”的辦學理念,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開放活校、依法治校”的辦學方針,著力建設“和諧校園、活力校園、學術校園、文明校園、綠色校園”,形成了“團結和諧、勤奮嚴謹、文明誠信、求實創新”的優良校風。曾獲得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組織獎、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河南省文明校園、河南省平安校園、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行風建設先進單位、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河南省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將牢牢把握*辦學方向,緊緊抓住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機遇,堅持“地方性、應用型、國際化”的辦學定位,扎根地方辦學,強化內涵提升,深化改革創新,突出開放融合,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富有特色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