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南昌工程學院在河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北考生上南昌工程學院的分數在473至546分,位次為123116至1786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3至546區間才能上南昌工程學院。
一、河北考多少分能上南昌工程學院
1、2022年河北考生上南昌工程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5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706名;
2、2021年河北考生上南昌工程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5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954名;
3、2022年河北考生上南昌工程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0090名;
4、2021年河北考生上南昌工程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3007名;
5、2020年河北考生上南昌工程學院(中外合作):理科最低分需要4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3116名;
6、2020年河北考生上南昌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6893名;
7、2020年河北考生上南昌工程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4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868名;
二、南昌工程學院在河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南昌工程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北 | 歷史 | - | 本科 | 514 | 25706 | 省政府 |
2022 | 河北 | 物理 | - | 本科 | 492 | 100090 | 省政府 |
2、2021年南昌工程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北 | 歷史 | - | 本科 | 530 | 20954 | 省政府 |
2021 | 河北 | 物理 | - | 本科 | 473 | 113007 | 省政府 |
3、2020年南昌工程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 | 493 | 123116 | 省政府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 | 532 | 86893 | 省政府 |
2020 | 河北 | 文科 | - | 本科 | 546 | 17868 | 省政府 |
女生錄取率高的軍校有哪些
女生考國防科技大學、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等國內十分不錯的軍校,都很適合女生報考,而且每年招生名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女生名額。女生考軍校更多的時候不是看考多少分,而是看在報考人數中排在第幾名,所以競爭很激烈。
第一、國防科技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該軍校中適合女生報考的專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指揮自動化工程,外國語言文學,公共事業管理等等一些專業。
第二、國防大學政治學院
在該軍校中適合女生報考的專業有:軍事心理學,新聞學,圖書館學,檔案管理學,哲學。這些專業也都是國防大學政治學院的強勢學科。
高考志愿一定需要填滿嗎
高考志愿表沒有強制規定要填滿,但為了增加錄取機會,建議考生用好志愿表,充分表達自己的報考意愿,盡量填滿每個批次的院校志愿以及每個院校志愿中可填報的相關專業志愿。
專業志愿不填滿將會增加考生不被錄取或被調劑的風險。因為目前各大院校的專業招生跟計劃人數、報考人數以及招生省份息息相關,少填一門專業都會大大提升個人錄取的不確定性。
因此,雖然報志愿的時候專業可以不用填滿,但建議考生仍要一一報滿,盡可能地降低不必要的報考風險。
會被調到沒填的專業,如果能填滿,盡量還是填滿,最起碼告訴學校你的專業傾向性。讓學校真的要調劑也會慎重考慮。
如果出現了意外情況,就容易出現滑檔或退檔。所以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前面幾個志愿上,還是要多給自己多一些選擇。
如果不想耗費大量的時間去選擇院校,也可以找類似的或者可以接受的院校找出來,填滿剩下的空白。如果用不到最多就是浪費點時間寫字,如果用到了也算是給自己的機會。一旦退檔可能面臨復讀或無法讀大學的結果,還是比較嚴重的。
三、南昌工程學院最新介紹
南昌工程學院是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理學、農學、文學、經濟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水利電力特色鮮明的本科高校。學校原為水利部直屬高校,2008年實現江西省人民政府與水利部共建。前身為1958年創建的江西水利電力學院,1978年恢復辦學,歷經江西省水利水電學校大專部、江西工學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專科學校、南昌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南昌水利水電高等專科學校等階段,2004年更名為南昌工程學院,2005年被批準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11年先后被批準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和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高校,并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3年被總參謀部、教育部批準為定向培養直招士官試點院校,201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7年成為江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9年入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高校,2020年以來2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21年,學校開啟“更名升大”奮斗新征程。 學校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軍旗升起的地方”——江西省省會南昌市。學校擁有瑤湖和彭家橋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046.9畝,校舍建筑面積69.4萬平方米,另外在金溪縣建有面積達1000畝的科教基地。學校設有研究生院、水利與生態工程學院、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經濟貿易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學部、士官學院和瑤湖學院等17個教學院(部),與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合作培養本科人才。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769人、留學生15人。學校擁有水利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土木水利、林業、機械、能源動力、電子信息、工商管理、應用統計、出版、藝術、翻譯1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開設57個本科專業,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特色專業1個、教育部“卓越計劃”專業6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4個、教育部“卓越農林計劃”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1個,省級“卓越計劃”專業6個(省“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5個、省“卓越農林計劃”專業1個)、國際合作教育專業2個、一本批次招生專業7個。 學校現有教職工15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00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43.25%;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89.38%。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二級教授9人,全國水利高等院校水利類專業帶頭人1人,江西省“雙千計劃”人選、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等省級人才100余人。聘請1位諾貝爾獎得主為學校名譽教授,柔性引進杰出人才8人。學校擁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3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50余萬冊,電子圖書近140萬冊,各種中外文數字資源庫9個。 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四個回歸”為遵循,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強化優良學風養成,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本科畢業生和碩士畢業生就業率均位居全省前列。近五年,學生榮獲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金獎、“創青春”創業計劃大賽金獎、全國大學生水利創新設計大賽特等獎等國家級獎勵492項。建校60多年來,學校面向地方和水利行業培養了13萬高素質人才,為經濟社會和水利電力行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贏得良好社會聲譽。 學校現有各級各類創新平臺36個,其中國家級科技平臺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平臺1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國家級學會南方水土保持研究會、江西省電子學會掛靠我校。《南昌工程學院學報》在全國工程類院校學報中排名靠前。學校擁有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個,省級高水平本科教學建設團隊4個。近五年,獲國家級項目96項、省部級項目908項,累計科研經費4.7億元;獲專利和軟件著作權892項;發表學術論文3187篇,其中SCI/EI類檢索論文507篇;獲省政府科技獎12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1項、省教學成果獎勵5項、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2項、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2項,其中江西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學校先后承辦首屆國際水土保持青年論壇、第三屆全球森林生態經濟論壇、中國水利學會學術年會、第五屆中國珍貴樹種學術研討會、南方水土保持研究會學術年會等大型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學校大力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響應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主動融入浙贛粵大運河工程,積極參與特高壓入贛工程,在水工程安全、生態水利、智慧水利、智能電網等領域開展科技成果應用推廣,社會服務經費達8000余萬元;推動樟樹良種選育及開發利用,在江西、廣西、云南等地推廣種植,促進地方特色經濟發展;積極參與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對口支援,全面助力鄉村振興;與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江西省水利廳、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江西省水利水電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等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開展科技合作。 “十四五”期間,學校將堅持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更名升大”奮斗目標,秉承“自強不息、格物致知”的校訓,弘揚“開拓、勤奮、求實、文明”的校風,著力深化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高水平水利電力特色大學建設,譜寫南昌工程學院發展新篇章。 (數據截止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