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在河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北考生上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的分數在257至327分,位次為241123至13903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57至327區間才能上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
一、河北考多少分能上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
1、2022年河北考生上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31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8258名;
2、2021年河北考生上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35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9030名;
3、2022年河北考生上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36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1123名;
4、2021年河北考生上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25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3246名;
5、2020年河北考生上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9086名;
6、2020年河北考生上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2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0810名;
二、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在河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北 | 歷史 | - | 專科 | 315 | 158258 | 省政府 |
2022 | 河北 | 物理 | - | 專科 | 369 | 241123 | 省政府 |
2、2021年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北 | 歷史 | - | 專科 | 357 | 139030 | 省政府 |
2021 | 河北 | 物理 | - | 專科 | 257 | 213246 | 省政府 |
3、2020年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專科 | 317 | 239086 | 省政府 |
2020 | 河北 | 文科 | - | 專科 | 327 | 140810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錄取時間
考生填完高考志愿一般是半個月或者一個月后就能知道自己是否被錄取了。各個省之間的錄取規則有差別,公布時間也有差異,具體還是以當地招生辦出的公告為準。填報志愿后就可以查詢自己的錄取信息,查詢方式如下:
1、登錄學校官網進行查詢:考生要是想要知道自己的高考錄取結果,第一個方法就是可以登錄到所報考學校的官網上進行查詢,一般而言,學校的官網會提前向考生們公布錄取的結果。
2、登錄所在地區的教育考試院網站進行查詢:考生們可以登錄自己所在地區的教育考試院網站進行查詢,比如廣東的考生就可以登錄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并找到查詢高考錄取結果的窗口,按要求填寫自己的準考證號碼、身份證號碼以及相關信息,就可以查詢到高考錄取結果。
新高考志愿填報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立足高考成績,這是志愿填報的最重要依據,如果高考分數一塌糊涂,其他的想法都只能是胡思亂想、不切實際。2020年高考已經結束一段時間了,各地新高考成績也已經全部發榜,接下來填報志新高考愿就成為了考生的重中之重;怎樣志愿填報,最主要的依據當然是高考成績,高考分數的高低好壞,可以說直接決定著,你將能夠讀什么樣的大學和專業。
其次、遵從內心,就是在立足高考成績的前提下,依據個人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比較理想的大學和專業,力爭夢想成真。考生在正視新高考成績這個最大現實的前提下,才能充分考慮個人的興趣愛好,否則就是脫離實際、一事無成;因為我們都是社會的人,離不開社會的現實需要,只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不會與社會脫節,才能在社會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三、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是一所集農林、生物、工程、信息、財經、管理于一體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學院,隸屬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受江西省教育廳指導。學院創辦于1940年,前身是江西省樟樹農業學校,1980年被確定為江西省重點中專,2000年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重點中專,2004年升格為高等職業學院。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為江西省農技人員定向培養學校(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分配)。2017年經省教育廳批準,與井岡山大學聯合培養應用技術型本科人才。2019年獲批國家第二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 2020年被確定為江西省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2021年經省教育廳批準,與中醫藥大學聯合培養“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本科層次人才。 學院地處中國藥都樟樹市,交通便利,環境幽雅,設施齊全。學院占地面積800余畝,建筑面積14.65萬㎡,綠化用地面積23.5萬㎡。固定資產總值1.8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000萬。圖書館藏書50萬冊。體育設施完善。建有校園網絡系統。 學院堅持“人才強院”戰略,通過“內培外引”打造了一支優秀的教學團隊。現有教職工514人,其中在編教職工195人,離退休154人(含離休干部2人),外聘165人。教授30人,副教授42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省級中青年骨干教師10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在校生12000余人。 學院設有生物工程學院、中醫藥學院、動物科學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幼兒師范學院、創業學院、基礎部、思政部、汽車駕駛培訓學校和鄉村振興研究中心。開設高職專業40個,其中畜牧獸醫專業為“國家級骨干專業”,學前教育為國控專業、中草藥栽培技術專業為省“雙高”建設專業,園林工程技術為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中醫養生保健、寵物醫療與保健、農業生物技術、電子商務等專業為學院創業試點專業。現已建成“植物組織培養”“藥用植物栽培技術”“植物及植物生理學”等省級精品課程,“藥用植物栽培技術”“土壤肥料”“市場營銷”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數控編程與操作”“現代禮儀”“寵物美容與護理”“中藥調劑技術”“寵物外產科病”“中藥鑒定技術”等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院級精品課程38門。 學院成人教育有學歷教育(本科、專科、中專)與非學歷教育兩種形式。前者包括遠程教育、函授教育、自學考試等。學校先后與華中農業大學、宜春學院、江西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聯合辦學,成立了中國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學習中心。非學歷教育包括職業技能培訓、鑒定、汽車駕駛員培訓等。設有國家職業技能培訓站與鑒定站(批準鑒定初、中、高級25個工種)、全國英語四六級考試考點、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點和全國電子商務師資格考試等考點。 學院重視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和文體素質的提高,成立了20余個學生專業技術和文化類社團、協會,組織學生參加國家、省、廳級各類職業技能比賽和文藝、體育競賽并獲得良好成績,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 學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建立了“就業引導、職業輔導和創業指導”三位一體就業指導體系,為實現“充分就業、體面就業、公平就業和安全就業”提供科學指導和服務。學院一次性就業率位于全省高職院校前列,被評為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學院堅持探索多元化辦學模式,實現了由單一教學辦學模式向“教學—科研—培訓—推廣”多元辦學模式的轉變。建有國家級園林實訓示范基地,中草藥實訓基地、農機維修實訓中心、畜牧獸醫實訓中心獲省財政支持建設項目,擁有82個校內實驗實訓室和校內教學基地,128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是國家農業部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藥品生產技術生產性實訓基地”、江西省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訓基地、江西省高級農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基地。近幾年來,先后承擔了江西省農技推廣人員培訓、農民創業培訓、農民田間學校師資培訓和江西省高級農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的培訓項目。自2009年以來,我院承擔省農業農村廳陽光工程培訓以來,先后開展了各類如種植大戶、家庭農場主、致富帶頭人、創業女農民、農業經理人以及基層農技人員培訓,為我省培訓農業技術人才及農村基層干部近2萬余人,圍繞鄉村振興,建設秀美鄉村為內容,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為貧困地區、貧困戶培訓大量技術人才。2019年開始我院又開展了高素質農民擴招教育,共招收學員3581人,其中高素質農民2082人,為我省服務“三農”工作作出很大的貢獻。 在近80年的辦學歷程中, 學院以“辦黨和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己任,情系“三農”、服務“三農”,為促進我省農業科技進步、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一大批學子已成為農村科技人才和創業致富帶頭人、各行各業業務骨干、專家學者和各級領導干部。據不完全統計,獲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者達20余人。學院先后被農業部授予“加強實踐性教學,為農村經濟建設服務先進單位”,獲“全國農業職業院校能力教育體系教學改革成果獎”,榮膺“中國職業教育百強院校”殊榮,多次獲“江西省職業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省專科院校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全省高校平安校園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多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技術改進獎、國家專利、江西省人民政府成果獎和省高校科技成果獎、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當選中國現代農業職教集團、中國現代畜牧業職教集團、中國現代農業裝備職教集團、中國都市農業職業教育集團、全國信息安全職業教育集團常務理事和副理事長單位,中國高校眾創空間聯盟首批成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