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皖西衛生職業學院在河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北考生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的分數在208至309分,位次為251464至12805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08至309區間才能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
一、河北考多少分能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
1、2022年河北考生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35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1043名;
2、2021年河北考生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3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8058名;
3、2022年河北考生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3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4343名;
4、2021年河北考生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2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5534名;
5、2020年河北考生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1464名;
6、2020年河北考生上皖西衛生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0151名;
二、皖西衛生職業學院在河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皖西衛生職業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北 | 歷史 | - | 專科 | 353 | 131043 | 省政府 |
2022 | 河北 | 物理 | - | 專科 | 377 | 234343 | 省政府 |
2、2021年皖西衛生職業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北 | 歷史 | - | 專科 | 372 | 128058 | 省政府 |
2021 | 河北 | 物理 | - | 專科 | 208 | 215534 | 省政府 |
3、2020年皖西衛生職業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專科 | 271 | 251464 | 省政府 |
2020 | 河北 | 文科 | - | 專科 | 309 | 150151 | 省政府 |
一本和二本的區別
1、畢業證的含金量是不同的
本來一本就比二本的學歷要值錢,大家將來找份工作的話,一本的學歷要比二本更有優勢,企業也是會更看重一本的學生。因為一本學生在一開始上學錄取的時候,分數就要比二本的學生高。要等一本把學生錄取完以后,二本才有機會去錄取學生。
2、學校的教學質量還是有所不同的
一本的學校本身就要比二本的學校好,因此不管是在教師的資源還是學校的設施上,也都要比二本要好很多。畢竟兩個學校在招老師的時候要求還是有所不同的,一本學校的老師要比二本學校的老師學歷更高,能力更。因此從這個師資上來說,一本學校更有優勢。
3、在考研方面也是有所區別的
一般在一本院校獲得保研資格的學生人數比較多,機會也更大一些。你所處的學校如果是一本的話,名額會更多一些。相比較二本那些名額會少,這樣的話保研的幾率不同的,因此說一本學校更有優勢。導師也會更偏向于一本的學生,認為他們會更加優秀。
4、他們接觸的平臺也是不一樣的
大家知道在招聘一般分為校招和社招,那么校招就是學校和企業簽訂了合同。等學生畢業以后,企業來學校進行招聘,這樣的話一本和二本的區別就出來了。一本院校接觸到的企業,遠比二本學校接觸到的企業知名度更高。
本科一本和二本分別什么意思
一本即本科一批
本科一批,又稱重本,是指在中國高考錄取招生期間,于本科學歷層次中第一批次招生的學校,錄取線一般要達到本科一批錄取線,本科學制通常為4—6年。學生正常畢業后授予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二本即本科二批
本科第二批是指放在中國高考錄取招生的時候在本科層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學校,錄取線一般要達到二本線。學年制通常為4—5年,學生畢業后頒發本科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書。
三、皖西衛生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皖西衛生職業學院是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其前身為始創于1958年的首批國家級重點全日制中專六安衛生學校。學院座落在山川錦繡、人文薈萃的六安市。這里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享有“紅軍搖籃,將軍故鄉”之美譽。 學院辦學成績突出.是原國家衛生部確定的全國六個教改聯系學校之一,教育部、衛生部等六部委確定的護理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基地,教育部、財政部認定的中央財政支持的護理實訓基地,衛生部、香港華夏基金會確定的社區護理骨干培養項目資助學校。同時,是安徽省鄉村醫生培訓中心,六安市全科醫學培訓中心,六安市社區護士培訓基地,六安市衛生系列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和執業醫師臨床實踐技能考試基地。2019年以來,學院開工建設17萬多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同步實施一期改貌工程,成功租賃西院區,市二院整建制設置為學院直屬附院,2020年3月,學院獲批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 學院總占地883畝,現有建筑面積30多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6000余萬元,擁有基礎及專業實驗實訓室92個,實驗實訓面積近2萬平方米;建立有護理、康復治療技術、藥學、醫學檢驗、醫學美容技術、中藥園實訓基地等六個實訓中心(基地)。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53余萬冊,電子圖書2000GB。學院現有教職工324人,在校生1萬人,其中正高職稱10人,副高以上職稱100余人,博士4人(含在讀),省級專業帶頭人2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省級優秀教師2人、省級教壇新秀10人,高校學科(專業)拔尖人才學術資助1人,優秀青年骨干人才國內訪學研修項目3人,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項目5人,院級教學名師8人,院級專業帶頭人18人,學術帶頭人13人,骨干教師25人,教壇新星35人。外聘兼課教師300余人,新掛職副教授2人,其中博士1人。 學院實行了院、系兩級管理,擁有“四系三部兩中心一附院一分校區”即護理系、臨床系、藥學系、醫學技術系、公共部、基礎部、思政部、圖文信息中心、實驗實訓中心、學院附院和裕安分校區。開設有護理(含中韓護理)、助產、健康管理、臨床醫學、藥學、康復治療技術、醫學檢驗技術、老年服務與管理、醫學美容技術、醫學影像技術、統計與會計核算、藥品經營與管理、藥品生產技術、藥品質量與安全、中藥學、中醫養生保健、食品營養與檢測、化妝品經營與管理等18個專業,覆蓋醫藥衛生、食品藥品與糧食、財經商貿、公共管理與服務等四大學科領域。護理、藥學、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均為省級特色專業;護理、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為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建設專業和省級綜合實訓基地建設專業,現有130多個實踐教學醫院、醫藥企業等實習單位。新生報到率、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分別在95%、98%以上。 學院大力推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全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2018年,我院護理系教師在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再次斬獲二等獎,是安徽醫藥類職業院校獲得的唯一獎項;護理系、藥學系、公共部、思政部教師在參加職業院校各類教學能力大賽和說課比賽中分別獲得省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4個。在輔導員能力大賽中獲得省一等獎1個。學院承擔了省級質量工程114項,獲省級教育教學成果獎18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8項;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8門,其中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5門;承擔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項目33項;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7項,教育部創新計劃項目7項,任務14項;教師承擔主編、副主編及編者編寫教材10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近500余篇,其中SCI文章10篇。 學院建校以來為國家輸送了數以萬計的醫療衛生專業人才。護理專業已經連續7年獲得省級技能大賽一等獎,并代表安徽參加國賽。以來,在全省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大賽中共獲金獎5項,學院多次榮獲“優秀組織獎”;在國家和省級學科和技能競賽中獲獎114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27項,二等獎33項,三等獎40項,銀獎3項,銅獎6項,優秀獎4項。近三年,我院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A類)中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5個的優異成績。其中,2019年在全省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3個銀獎、4個銅獎;2019年在全國中藥傳統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實現了安徽省同類院校本專業國賽金牌零的突破,填補了我省空白。 學院附院是三級綜合醫院,現有職工1200人,其中正高19人,副高115人,“江淮名醫”2人,“皖西名醫”10人,現有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總床位1500張,設備價值1.5億元。是安徽中醫藥大學、蚌埠醫學院教學醫院,解放軍第302醫院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協議合作單位,安徽省立醫院網絡成員和醫聯體單位,第三軍醫大學重慶西南醫院幫扶醫院,全市首家省級工傷康復定點醫院,兒童腦癱康復省級定點醫院,安徽省民生工程定點醫院,全國百佳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六安市十佳誠信單位。六安市醫學會腔鏡及微創外科學分會、六安市精神病學及醫學心理學分會、六安市醫學會健康管理分會的掛靠單位和主委單位。2020年2月,開工建設10萬平方米的綜合樓,全力創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學院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對外合作和交流工作。近年來,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施了“1+1+1”工學結合雙主體教學培養模式;護理、助產專業分別與多家醫院、婦幼保健院積極合作,開展了雙主體教學培養模式;藥學專業開展了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醫療美容技術專業開展了校企深度融合育人模式等。很多專業實現了“實習即就業”目標,彰顯了專業的活力和特色。學院積極實施鄉醫培養計劃,為本市培養“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層衛生技術人才。學院還與韓國順天鄉大學、臺灣敏慧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臺企南京明基醫院、香港呈美集團等達成合作辦學協議,不定期開展師資交流、學生選派等活動。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的有力指導下,學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上規模、上水平”發展目標,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提升內涵、久久為功,必將在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征程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