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在河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北考生上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的分數在506至529分,位次為84188至2497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06至529區間才能上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一、河北考多少分能上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1、2022年河北考生上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5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706名;
2、2021年河北考生上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51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837名;
3、2022年河北考生上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51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9317名;
4、2021年河北考生上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50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1500名;
5、2020年河北考生上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4188名;
6、2020年河北考生上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976名;
二、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在河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北 | 歷史 | - | 本科 | 514 | 25706 | 省政府 |
2022 | 河北 | 物理 | - | 本科 | 510 | 79317 | 省政府 |
2、2021年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北 | 歷史 | - | 本科 | 518 | 26837 | 省政府 |
2021 | 河北 | 物理 | - | 本科 | 506 | 81500 | 省政府 |
3、2020年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 | 535 | 84188 | 省政府 |
2020 | 河北 | 文科 | - | 本科 | 529 | 24976 | 省政府 |
高考300到400分都能上哪些大學
300分到400分能考上的部分大學名單:
學校名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型 | 科目 | 分數 |
衡水職業技術學院 | 公立 | 理工 | 理 | 400 |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 民辦 | 綜合 | 文 | 400 |
遼東學院 | 公立 | 綜合 | 文 | 400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公立 | 理工 | 文 | 400 |
桐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公立 | 師范 | 理 | 399 |
天津市職業大學 | 公立 | 綜合 | 理 | 399 |
棗莊職業學院 | 公立 | 綜合 | 理 | 397 |
三峽大學科技學院 | 民辦 | 理工 | 文 | 397 |
安慶師范大學 | 公立 | 師范 | 理 | 385 |
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 | 公立 | 理工 | 理 | 383 |
焦作大學 | 公立 | 綜合 | 文 | 383 |
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 公立 | 財經 | 文 | 383 |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 民辦 | 理工 | 文 | 383 |
烏魯木齊職業大學 | 公立 | 理工 | 文 | 383 |
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 | 民辦 | 理工 | 理 | 382 |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公立 | 師范 | 理 | 382 |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 | 公立 | 醫藥 | 文 | 382 |
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 | 公立 | 理工 | 文 | 382 |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公立 | 理工 | 理 | 375 |
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 | 民辦 | 綜合 | 理 | 375 |
志愿填報看分數還是看排名
高考填志愿看排名比看分數穩妥。排名是很重要的。
全省排名與學校錄取直接掛鉤,學校都是按專業和人頭錄取的。參考分數填志愿風險較大,雖然決定你排名的是分數,但是說不準今年難還是上年難,分數起伏較大的情況常有,今年超出一本的分與往年超出一本對應的學校比不太可信,在每一分數間隔同分的同學人數,也決定了你的全省排名。而省排名則客觀反映你的分數層次,是分數的最好劃分。
在看往年排名時,要注意一段一分表,預估前年自己的排名,根據學校最低錄取排名對比填報。同理,在劃分時分數作為小參考,在學校各年的錄取最低分數線上,提高或降低幾十分來選擇性預估今年分數,最后根據自己分數,大膽填報去年高分志愿。
三、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最新介紹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的辦學基礎是創建于1949年的山東省團校。1987年,經原國家教委、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2010年,經教育部批準建立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成為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建校72年來,學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力傳承弘揚紅色基因,始終與新中國同頻共振、同向同行,凝練了“德才兼備,自強不息”的校訓,形成了“朝氣蓬勃,實事求是”的校風,培育了“自加壓、共奮進、重實效、爭一流”的山青精神。“青年政治”辦學特色成為學校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和辦學施教、事業發展的寶貴財富。 學校是省級文明校園,獲評2019、2020年度山東省省屬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優秀等次,是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首批支持高校。舞蹈學院黨總支入選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獲評2019年山東省“勇于創新獎”先進集體,2021年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馬克思主義學院直屬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現設有13個教學單位,全日制在校生18902人,其中本科生13368人、專科生5534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總數的比例70.72%。現有教職工869人,擁有博士學位教師135人,碩士學位教師605人,其中教授64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占34.8%。擁有雙師雙能型教師12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全國專業社會工作領軍人才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省級重點學科首席專家1人,山東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山東省理論人才“百人工程”3人。 培養“青年政治人才”是學校的初心和使命。近年來,學校堅持應用型辦學定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一強化兩拓展”發展戰略,進一步強化凝練“青年政治”辦學特色。構建了以堅定信念跟黨走,做**可靠接班人為目標,實施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網絡思政、崗位思政四位一體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和青年領導力學位班的“4+1”青年政治人才培養模式。立足區域經濟,面向現代服務業,致力于培養具有青年政治特質的管理者和專業人才。 學校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現有42個本科專業,其中普通本科專業37個,職業教育本科專業5個,涉及經濟學、法學、文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6個學科門類。社會工作、舞蹈編導、廣播電視學三個專業群9個專業是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8個本科專業獲評山東省一流本科建設點,26門本科課程獲批山東省一流本科課程。4門課程(《基于業財融合的共享流程設計》《管理學》《國際貿易實務》《影視配音藝術》)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個專業(社會工作、廣播電視學、舞蹈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校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構建了課程體系、第二課堂活動體系和自我教育體系“三位一體”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學校十分重視創新創業教育,提出并實施了“立足專業、教師先行、學生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 學校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大類招生分流培養、聯合培養、主輔修制等多種模式,實施了學分制管理,較好地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需要。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近三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在95%以上。2010年以來,學校獲得山東省教學成果獎9項,其中一等獎4項。 學校建筑面積28.7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2.78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767.57萬元,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6545.24元。建有先進開放的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54萬冊,電子圖書151萬冊。堅持以生為本、能力為重,建設山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學校實踐(實驗)教學中心10個,實驗室面積4萬余平方米,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實保障。 學校重視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工作。五年來,承擔國家藝術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8項,承擔各級各類項目500余項,獲廳級以上科研獎勵120余項。學校在社會工作、地域文化、養老產業、物業管理等多個領域設有研究機構和服務平臺,社會工作服務平臺被評為全國百強社工服務機構和示范單位,是山東省首批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基地。近年來,舞蹈學院先后參加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國家重大政治、文化文藝演出,以及外交部山東全球推介等重大活動,贏得好評。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主動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廣泛開展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建設產業學院、舉辦合作專業、共建課程、實驗室、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育人項目和研究平臺100多個。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后與英國、美國、西班牙、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境)外的30余所高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廣泛開展師生交流和學術科研合作,現有2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重視留學生的教育與培養,累計招收來自23個國家的100名留學生來校學習。 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歷程,是一代代山青人攻堅克難的創業史,是全體師生拼搏奮斗的成長史。當前,學校正處在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將申報碩士點作為戰略目標,并借此過程開創學校辦學新局面。全體山青人將和衷共濟、同心同德,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加快提升辦學實力和水平,朝向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目標不斷邁進! (數據更新時間:2021年10月20日)